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6319|回复: 1

感知城市发展的脉络 梳理城市发展的片段 找寻我们共同的城市记忆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80

主题

484

帖子

514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14
QQ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8-6-25 08:5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改革开放四十年,武汉这坐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武汉每天不一样
真实反映这些年的变化和发展
每天不一样的武汉
那些昨天的印记和片段需要有一个地方存放
那些城市建设发展的脉络需要给历史一个交代
那些美好的城市规划和建筑需要留存传播
············
一个城市发展有太多需要保存的东西
需要用档案的管理形式珍藏
武汉城建档案馆
把这件事做到了科学细致完美
武汉市城建档案馆成立于1981年,1990年位于台北路的档案馆正式开馆对外,每年接收大量的武汉工程档案,并接受公众查询利用。
随着城市大建设,接收的工程档案越来越多,不到20年时间,库容量已捉襟见肘。
2013年,新馆库大楼建成投用,档案全部搬入新家。老馆不再存档,而成为办公大楼,一楼则设市民等公众查档窗口,并接收施工方、监理方、建设方提交的工程档案。
  这里藏有110万卷武汉主城区房建及市政工程档案,涵盖路、桥、隧、房屋建筑、重要地标,留存着重要的“城市记忆”。
近日,以“我们共同的城市记忆”为主题的活动,我们自媒体达人走进了武汉城建档案馆新馆库大楼,参观、体验、采访、互动,一起探秘、了解武汉城建档案馆里藏着的“宝贝”,感知城市发展的脉络,找寻我们共同的城市记忆。
档案馆是历史的存放,也是历史的传承,参观武汉城建档案馆,让我们有信心展望这个城市发展的未来。
偌大的档案存放库,档案柜有序排列,找寻取放档案,手摇密集架把手使其开合查阅资料有实物、网络、电子版本等形式查阅,电脑管理数据更是科学规范
印象最深的应该是用翻拍资料以胶片的形式保存资料。
为保存这些重要遗产,档案馆用上了最新科技:先将一张档案图纸铺压在缩微拍照机下,人在旁边的显示屏上点几下,就可完成拍照,最后转换为胶片另一台数字存档机则可将数字档案转换成胶片。
这些新式设备全从德国进口,目前全国的城建档案馆中,只有北京和武汉两家引进。从国外的应用来看,已经证明缩微胶片可保存100年,而理论寿命则可达500年,且稳定性高,不占空间,并具有法律凭证作用。
通过这次参观武汉城建档案馆,感觉到武汉城建档案馆在管理上与时俱进,运用现代科技与传统模式结合管理档案是一个较大的进步,武汉城建档案馆让武汉市民感知每天不一样武汉的发展脉络,他们整理武汉城市发展的片段,让武汉更具智慧,城市拥有肌理。
武汉城建档案馆能做到这样确实不错,为他们点赞。

IMG_1377_缩小大小.jpg
IMG_1376_缩小大小.jpg
IMG_1375_缩小大小.jpg
IMG_1371_缩小大小.jpg
IMG_1369_缩小大小.jpg
IMG_1364_缩小大小.jpg
IMG_1363_缩小大小.jpg
IMG_1362_缩小大小.jpg
DSC_3440_缩小大小.jpg
DSC_3438_缩小大小.jpg
DSC_3436_缩小大小.jpg
DSC_3435_缩小大小.jpg
DSC_3428_缩小大小.jpg
DSC_3418_缩小大小.jpg
DSC_3414_缩小大小.jpg
DSC_3413_缩小大小.jpg
DSC_3412_缩小大小.jpg
DSC_3410_缩小大小.jpg
DSC_3409_缩小大小.jpg
DSC_3408_缩小大小.jpg
DSC_3404_缩小大小.jpg
DSC_3403_缩小大小.jpg
DSC_3401_缩小大小.jpg
DSC_3396_缩小大小.jpg
DSC_3391_缩小大小.jpg
DSC_3387_缩小大小.jpg
DSC_3385_缩小大小.jpg
DSC_3383_缩小大小.jpg
DSC_3381_缩小大小.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47

511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14717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18-6-25 10:19: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席欣赏!好拍摄,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