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上尉
  
- 积分
- 691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8-6-28 19: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广水市当年工业就是在现广办起步,那是刚解放武汉防洪时用广水的片石河沙,有了国营采石场河沙站,以后一发不可收拾,大大小小企业数百家,而很长时间,当时的城关镇东门外有一家风机厂和东方红机械厂,再就是西门那里有一家国营食品厂和粮油加工厂,另外就是草街上两边一大排铁匠铺而已,只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才有了麻纺厂涂料厂等镇办工业,但与广办差很远。广办这边税收支撑着应山的财政的天。原因就是广办有交通优势。而且是国家南北交通大动脉京广线,这条线其实是从东北哈尔滨一路到广州,达百年历史,过广水还有一条铁路就是汉丹线,走长岭马坪,那里相应经济也活过,但没有广办强,因为那条虽然历史也不算短,但必竟是向西连接中国不发达地区的线,因而经济自然搞不过广办。后来建市,起初是打算市政府建在广办,地址就是现在师范体育场所在,也预留了。但后来就变了,落实时变为应山,十里,广水三个街道办事处,应山为政治中心,广水为经济中心这样一个哑铃城市,所谓街道,就是其国土性质变了,不是集体而是国家所有,可能征收的。当时广水街道书记主任分别由市委副书记和副市长担任。这种格局渐渐变了,市政建设一直是在应山搞,到了胡某手中,广办书记主任待遇就与其它乡镇一样,广办一天天没落。这个原因主要是因为搞建设没有遵循一张蓝图搞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科学规律,而是一届班子一把号,各吹各的调。胡也就一粮库过磅员出身,任职后若再不努力学,又能有多高学识,这就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些人小农思维,只把眼光放应山,以至后来又出来个城郊街道办事处。试想,当初即便把政府安到应山,但如果按应广两镇相向而行,是不是早都连成一片了?直到李某手上,才重新纠偏,确定建马都寺新城,然而这时广水已以划到随州。随州刚好在广水的西边,以至马都寺新城胎死腹中,成为招牌。广水这点财力,现在要沿线建设投资,怎么可能顾得过来应广两地同城同质同建?随州虽然建了地级市,但他们地理位置比广水更偏些,另外他们建市时干部任用用他们自己的话讲,单位扫地的都提科长了,这种能力这种素质,以至所以他们的小农思维比广水人更甚,广随成为一体,如果协调统筹发展是不是更和谐更好,不,他们只让自己的老地盘好,说是地级市,但地级市所能争来的项目多安在老随土地上。从不把广水人当自己一家人。比方汉十高铁,在长岭设个站有么不行,非得要在洛阳镇设,用那个么度的话说,在洛阳设站是为了那里的银杏村!在这种环境下,广水交通能有么结果?而且,现在的班子还是小农思维占道,比方我们从文件中看到,现班子也提出应山交通边缘化要努力改变,我们不禁要问一句,广办是不是与应办一座城?放着这么好的京广铁路107不用,非得用那么大力气重新投资修路。实事求是的讲,广水市现在看不到光明前景了,应办在城镇化过程中经济赚了一把,但因为集中在那么大一块地方,要建厂解决生活出路,还要有商业三产服务业,中央现在经济发展模式又在改了,要建青山绿水,房地产应该在走下坡路,请问应山后劲在哪里?现在众网友要求高铁城铁只是广水发展过程中累集问题的一个爆发而已,而且是无解的。根本原因就是路线错了,经济搞不上去没有钱。广水这个湖北北大门要发展,从省这个层面来讲,脱随直管当然最好,万一脱不了,其实应该把广水东三镇从随州剥离出来与大悟重新组合,让他们集中精力建设好湖北北大门,从随州这个层面来讲,应该把广水一分为三,长岭马坪与府河建一个区,应山恢复成县,东三镇建一个区。这个办法不是空想的,而是划到随州去时当时的随州书记提出后被当时广水的陈某否定的。陈当时否定也不是为广水好,而是当时这种分法让应山没有了经济来源。从广水市这个层面讲,应该坚持以马都寺为中心不动摇,在应广之间摆开一个大阵仗,应山当然要建好,那是三产服务和住居中心,广开一带依托铁路公路搞工业加工业等,十里则是政务商贸中心。这样才能凝聚共识,同时青山绿水也有了。如果还是像眼前这种搞法,广水死路一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