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盛夏 人们梦想中的生活, 总离不开“空调”、“冷饮”和“防晒” 然而, 总有那么一些人的夏天, 与这些美好词汇 隔着一光年的距离
对于苏岭山大桥 施工人员来说 盛夏 就是他们最难熬的时光 虽然刚下过一场暴雨,但是中午时分苏岭山大桥施工现场依然感觉到很晒,站在桥面上四周看不到一处阴凉的地方,户外气温已经达到了33度,脚下钢筋水泥也散发着阵阵热气,但建筑工人们仍在紧张施工着。
27号上午10点,记者来到苏岭山大桥项目部,远远望去,大桥的钢结构高大雄伟。两座红色的缆塔每一座都高达130多米,它们是搭建大桥拱形结构的重要工具。记者跟随工作人员沿着缆塔的旋梯登上距离唐白河河面70米高的桥面。
项目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6月28号晚大桥的主拱顺利合拢之后,眼下他们主要进行的工作就是将1320块桥面板拼接起来,这项工作不太需要大型机械,主要靠工人们的劳动。 记者在现场看到,虽然是三伏天,大桥施工的工作人员却都穿着长袖长裤。来自河南信阳的李师傅说起了缘由,原来,为了预防皮肤受到太阳紫外线的伤害,只能穿长袖长裤遮挡,要不然工人师傅的胳膊就会晒起泡。
李师傅挽起裤腿记者看到,虽然他的皮肤已经很黝黑了,衣服遮住的地方还是要比露出来的部分白一些。 工人们说,修桥跟修路不一样,修路的地方路边常常还有树荫可以歇一歇,但修桥因为在水面上,四周没有一个可以躲太阳的地方。一天活干下来,如果不防晒,皮肤就会出现很严重的问题。所以大家宁愿热一些。
成荣是中铁大桥局七公司,苏岭山项目部的工会主席,虽然他在大桥上待的时间远没有工人们多,但十几天断断续续晒下来,皮肤已经出现灼热发痒的现象。 据介绍,随着大桥建设进入尾声,眼下工人们已经不用过多进行电焊作业。三伏天,桥面钢筋温度可以达到51到53度,再进行电焊作业真是一段难熬的时光。
为了确保工人们的安全,进入夏季,项目部也对施工时间进行了调整,绿豆、西瓜、防暑药品等也都常备在施工现场。另外,调整了工作时间,工人们早上五点钟上班,中午大概十点半就下桥了,下午如果天气太热就要调整到四点钟,略微好一点的话可能三点钟上班,一直到晚上八点钟。 苏岭山大桥全长1945米,设计标准为双向八车道,建成后将代替年久失修的六两河大桥,成为沟通东津新区与襄州区的重要枢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