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钟祥市长寿镇高跷传承人陈万福 高跷是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高跷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操作一些如跳跃、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极具高难度的动作。乍看时,乡村“田埂”和高难度的“高跷”技艺并没有什么关联,而钟祥市长寿镇廖湾村3组村民陈万福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能人在民间,巧匠于躬耕,志士藏身边,田埂上照样能踩出来一个“高跷王”。 “百善孝为先,高跷报母恩”。陈万福,长寿镇廖湾村3组村民,他是长寿镇武高跷代表队队长,1990年11月从师学艺,深得其师真传,队列中主要担任二毛角色(武高跷中通常扮演丑角)。谈起自己与高跷结缘的经历,陈万福微微翘起嘴角说,自己的母亲当时非常喜欢观看武高跷表演,常常晚上带着他搬着小板凳到村头大广场上观看,广场上时常是里一圈外一圈围满了观看高跷表演的人群,农家四周暖黄的灯光照着,广场上表演者热情地舞动着,围观的大人小孩呐喊着,那种氛围和场景到现在在他脑海里还是那么清晰和温暖。他说,也许那个时候自己就被这种浓厚的氛围所感染了,再加上母亲非常喜欢看武高跷,心想着何不自己去学武高跷,既能让母亲每天都能观看,也能使村里这种氛围延续下去。通过严格筛选,陈万福顺利通过高跷队选拔,虽然那时年龄还小,但面对平日非常残酷的训练,胳膊划伤了、腿部红肿了、脚趾变形了等等困难,他也从不轻言放弃,咬紧牙关迅速在三年时间内熟练掌握并能精准演绎十八套高难度的高跷经典舞蹈动作。 这些年长寿镇武高跷在湖北省范围内广为流传,并以钟祥为中心辐射襄阳、随州一带。以陈万福为队长的廖湾高跷代表队声名远播,这支武高跷代表队不仅活跃在民间,还常年在钟祥及周边地区巡演,并参加了央视、湖北电视台等各种大中型演出活动。2017年参加CCTV-7“美丽乡村行”节目,武高跷的震撼动作,深受观众喜爱。2018年5月,“长寿武高跷”成功申报荆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也获得了不少荣誉,但陈万福心里总是沉甸甸的,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不容忽视,就是武高跷已显出衰落之势,随着一些老艺人相继去世,青壮年艺人常年在外务工,造成自然传承后继无人。陈万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武高跷的传承人,内心十分焦急,他一直暗下决心,决不能让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自己手中失传,这两年他常年奔走在政府文化部门和乡村能人志士之间,希望整合社会各界力量传承武高跷技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寿武高跷”永远传承下去。(张军 王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