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6474|回复: 1

[风俗广角] 归去来兮

[复制链接]
来自
江苏
精华
10

121

主题

215

帖子

341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41

IP属地:江苏省

发表于 江苏省 2018-8-17 10:3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归去来兮


    大姐今年七十多岁,身体硬朗,退休后一直帮姑娘带伢。现在她的外孙上了初中,空闲时间明显增多。于是,她对周边地区的风土人情热心起来。
    大姐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文革串联走过许多地方,工作期间也经常出差。有了这些经历,她便对外面的精彩不太感兴趣。她经常跟我们絮叨,外面千好万好,不如在家休息牢靠。没想到,人老了反而不安分起来。今天去新洲,明天又去蔡甸,后天又跑黄陂。每次都是当天去当天回,来回都坐专车,路费全免,而且还有免费的午餐供应。大姐是接受传统教育熏陶很深的人,约节省钱是她一貫的行为准则。再说这般便宜的好事,她也不想一人独享。于是拉上二姐和我老伴一起行动。弄得老伴也象中了邪似的。回到家就不停唠叨,今后谁也不用靠,未来就这么办!
    大姐、二姐以及我老伴都是进入花甲之年的人。早在这之前,新闻媒体就传递出中国社会已进入老年化的信号。现在,大姐一反常态地活跃,原来是民间资本打起了养老的主意。这些经济实体在郊区建起了养老院,以股权或者出让使用权等各种方式招徕投资人入股或老龄人入住。大姐经人介绍,知道有这些免费的促销活动。就领着老姊妹进行所谓的考察。
    我们这辈人,是受计划生育影响最深的一代。大姐是四零后的人,计划生育的政策,在她这个年龄段实行的是两胎指标。大姐育有一儿一女,按照民间说法,子嗣齐全是有福气的祥兆。本地有个风俗,新郎娶媳妇,铺床的人必须是生有儿子的妇女。象大姐这样有儿有女的人,就成了被人争抢铺床的热门人选。民间迷信好运可以传染,二姐看到大姐走俏的这一幕,总要夸大姐命好。
   其实,大姐命好除了命中注定有儿有女之外,儿女有出息并且孝顺是她最大的福气。外甥女是知名医院的医生,业务能力強,拿的薪酬高。大姐帮她操持家务,外甥女怕老妈劳累,经常花钱请钟点工。大姐跟姊妹们聊家常,把这个事情讲出来。二姐和我老伴听了,羡慕不已。说家有金山银山,不如有个懂事孝顺的儿子或姑娘。而大姐却并不领她姑娘的情,说自己身板硬朗,家里的活都能干。她嫌姑娘大手大脚,乱花钱,总为这样的事跟姑娘闹别扭。时间一长,大姐就觉得老年人不宜跟子女呆在一个屋檐下。于是,熟人一介绍养老院的优越性,大姐就动了心。
    外㽒女知道后,埋怨老妈对她不信任,要老妈不参入这样的活动。说这都是为家庭人口不健全的人员准备的去处,对正常家庭而言,是好看不中用的项目。外甥女是医生,接诊过很多住养老院的患者。她说,有的患者刚入院就错过了治疗期,这都是因为身边没有亲人作主而养老院又怕承担责任造成的延误。人老体衰,生理需求在养老院可以得到一些解决,而精神需求和心理问题工作人员哪有亲人做得到位与贴心呢?养老院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能解决所有的老年问题。离开亲人的养老会有蛮多问题,不是广告词里说的那么好听,也不是项目策划中预计的那么简单。
    亲家从外地来,说要去宝通寺。宝通寺地处武汉市武昌区的闹市中心,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千年古刹,自然环境十分优美。庙宇为三进制的规模,以黄、红为主色调。庙宇的重点是三大宝殿,每一宝殿构成一个院落。三大院落由下而上呈阶梯状排列,宝殿座落在院落的最高处。这种利用高低落差的布局,使由下而上的步入者有一种高山仰止的震撼。殿堂是寺庙建筑的主体,均由粗大的廊柱,厚重的木门,以及飞檐翘檩如华盖的大屋顶构成。而且做功极为精良、讲究,每根柱子下都有重达千钧的石墩做基础,大有立于万世不败的架式。如此沉郁厚重的风格,确实有一种令人过目不忘的深刻!更为叫绝的是,寺庙的千年古树,枝繁叶茂,浓郁的绿荫把主色调映衬的格外妖冶,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
    武汉寺庙众多,亲家千里之外赶来,只奔宝通寺去。开始我很纳闷,一个不常出门的妇道人家,隔山隔水,她是如何得知此地是旅游的好去处?谁知领她去了,她却不是观光、拜佛,而是带着找归属的目的去的。
    据她介绍,寺庙有一种养老的寄宿项目,她是奔这一目的而来。说庙里寄身有好处,临终有人超度。我很理解她的想法,她也是响应号召的独生一族。其唯一的女儿远嫁这里,免不了牵挂与无人相伴的孤独。此处离她女儿家近,能在此地落脚,一来老有所托,二来了却相思的痛苦。可怜亲家是个社会底层妇女,还以为现在的寺庙是净土,现在好些寺庙早就被金钱益利熏得俗不可耐了。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闹市的寺庙岂肯让她容身?
    亲家说,佛门以慈悲为怀,普渡众生。自己有皈依证,会被寺庙接纳。说我不是佛门弟子,不懂她们的规矩。我虽然不了解佛家的道道,但整个社会仍是以世俗为主流,若以俗人的观点分析,我觉得亲家的想法不靠谱。如果寺庙能收容的话,这岂不是变相移民?虽说佛门的法力无边,但寄居者在凡尘中的法律关系以及民事权力又如何定位?在寺庙里也有生老病死的问题存在,出了问题寺庙难道就不怕承担民事责任?……
    嗨!围绕在我身边,相同和不相同地方的人,都想着同一桩事。这不是偶然的巧合,看来归宿问题,是我们这个年纪摆到议事日程上的事。现在都把目光盯住养老院,说明普遍都有的对子女不信任的心态。不依靠子女,走社会化的养老之路,这是否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必然归宿?这不是一个能轻易下结论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23

2万

主题

60万

帖子

7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人在天涯ξ灵气袭人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775326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24-5-1 18: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社会问题。
活着应该快乐,因为你会死很久。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如果你涉世未深,我会陪你看遍世间繁华;如果你历尽沧桑,我会带你坐十遍木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