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送你一碗南瓜汤 》
去非洲看霜
姐姐和姐夫都七十岁的人了,一直想与我们结伴旅游。 太太问:你们想去哪儿? 井冈山!这可能是姐夫的主意,他上世纪六十年代在井冈山脚下当过兵。
大巴车转了个弯,就进入井冈山区,山不陡,弯道多。 漆黑的柏油路,逶迤连绵,路旁的大山,翠绿葱郁,无际的竹海,随风摇曳,起伏的山峦,云雾缭绕,偶尔出现一排小楼,红栏白墙,一闪而过。 太太眯着眼,似睡非睡,喃喃自语:游井冈,红米饭,南瓜汤。 姐姐应声:这次,让你吃个够。
七月盛夏,哪儿都是酷署,但井冈山上,凉风习习,天上太阳高挂,地上绿树成荫,山涧泉水,顺山淌下,捧一把水,冰凉甘甜。 茨坪镇,像块灰色地毯,铺在罗霄山脉之中。
夕阳偏西,晚幕拉开,山峦朦胧,游人如织。 我们就住宿在茨坪,紧邻天街。 天街是条商业街,汇集了井冈山区里的所有特产,吃的,玩的,穿的,戴的,还有卖手杖的,最热闹的商铺,要数卖红军服的,198元一套,含军帽,衣裤,皮带,绑腿。游人争相购买,都想过把红军瘾。 我和姐夫最关心的是,井冈山卖什么酒。 太太嚷道:不逛了,我饿了。 姐姐赞同:走。走,吃饭去。
有一家餐馆门上写着:南瓜汤。太太高兴地跳起来,第一个冲进去,餐馆老板过来递上菜谱,太太看都不看,把菜谱扔到一边,脱口报出菜名:红米饭,南瓜汤,井冈山笋,桂花豆腐,还要栀子花,红军菜。还有…… 这些菜名,都是太太在家做功略时准备好了的。 姐姐叫停,说:够了,够了。 姐夫不敢做声,干瞪眼,看着我,我明白,点的都是素菜,没有我俩下酒的。 我建议:来个荤菜吧? 餐馆老板乘机推销:井冈山的石缝鱼,油炸,干煸,你们吃哪种?
太太日夜想念的南瓜汤,上桌了。这汤,清如粥水,浊如潲水,一句话,清汤寡水,不见一滴油珠。 大家各舀一勺,喝了,略甜,不香,有点南瓜味。 姐姐和姐夫直摇头,反正我是不会再喝第二勺的。 大家看着太太,她却一副喝得香,喝得甜的样子,她抬头,说:好喝。又去舀了一碗,一连三碗才肯罢休。 红军菜上了,这菜,紫红,多纤维,入口粗糙,嚼在嘴里如同枯萎的南瓜叶。 太太又称赞:好吃,助消化。 我们三人再也没吃这菜了,让太太吃了个够。 吃完结帐,老板递过菜单,240元。姐姐看了只摇头。 第二天,从五指峰回来,又是傍晚,姐姐说,换一家吃饭,昨天那家太贵了。便围着天街转了一圈,太太又喊饿了。 我们选择了一家农家菜馆,又是太太点菜,全是素晏。少不了的是南瓜汤。 姐姐无所谓,可苦了我与姐夫两个爱酒的人。 太太振振有词地说:到井冈山就要吃当地特色菜,这些菜都是在家里吃不到的。姐姐支持她。 姐夫爱酒胜过我,我俩几次晚上想溜出去,被姐姐拦住,姐姐警告:你俩不能不讲义气,想偷吃偷喝不成。 在井冈山玩了五天,有几家餐馆老板认熟了我们,望见我们就喊:今天上我家来吃,送你们一碗南瓜汤。(南瓜汤18元一汤碗) 姐姐答:好,留个靠窗的桌子。 太太慌了神,扯着姐姐,哀求道:不去他家了,换一家吧,我想吃肉。 姐姐笑了,逗她说:他送我们南瓜汤,不喝白不喝。 明天要结束旅游,姐姐说去吃顿大餐,去了几家大餐馆,都说没有红烧肉卖,有腊肉,土鸡,竹鼠,小鱼小虾。 姐姐看了菜,说:腊肉太干了,像柴火,来只鸡,红烧。 姐夫指着酒柜上的一个白色塑料壶,问老板,里面是不是酒? 老板说,是酒,不卖,家里酿的,自己喝的。 姐夫软磨硬泡,说了一堆好话,老板终于同意:10一杯,大概三两。这酒好,进口润喉,一人两杯不上头。 一大盘鸡,七下八下,就被吃得精光,其他菜没人动筷子,太太怨道:应该要两只鸡的。这时,老扳端来一盆南瓜汤,笑着说:不收钱,送的。 姐姐问太太:你喝不喝? 太太答:不喝,鸡没了。 姐姐又说:不喝,叫他拿走,别糟蹋了。
回程路,显得格外快,大家都闭目养神,太太一个劲儿撞我,“老公,老公……”姐姐听见,看我没答理她,就问:你有么事? 她冲姐姐一笑,轻声说:肚子饿了,我想吃肉。
2018.08.18.
南瓜汤
红军菜
井冈山上红旗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