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司法宣 本网记者 舟语 “筑梦法治社会·大学生远程普法”活动,是老河口市和中国政法大学联合开展的一项深化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工作,也是大学生们开展法治社会实践活动的平台。中国政法大学的大学生们响应号召,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和优势,利用暑期组建了12人的中国政法大学暑期老河口普法小分队,到老河口市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积极服务老河口基层法制建设。活动主要围绕“法律六进”开展,由志愿者深入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开展送法律资料、送法制文艺、送法律服务、送法律咨询、送法律讲座、送法律知识等普法宣传和法律援助活动。活动得到了老河口司法部门的积极支持和赞扬,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和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解疑释惑,把法律说到人们心坎里 许多老百姓对法律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晦涩难懂的语言,或是长篇大论的法条的印象上,总觉得法律离他们的生活很远。此次普法行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让普通老百姓真正的认识法律、了解法律。 8月1日上午,小分队走进老河口市北京路办事处冯营社区,向社区居民开展普法宣传。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老百姓比较关注的,他们就将消法宣传作为开山“第一炮”。学生们结合所学的知识,通俗易懂地介绍了新消法的改变、消费者权益和“三包”政策等相关内容。现场有很多人主动上前询问,队员们都一一耐心解答了居民提出的法律问题。 8月2日上午,同学们来到老河口市酂阳办事处高潮社区,向社区居民讲解了与他们生活联系紧密的《婚姻法》和《继承法》等相关法律知识讲座。 有了第一天的经验和前期的充分准备,这次普法活过程十分顺利。居民们说讲解内容简单易懂,确实给自己带来了帮助。讲座结束后,有很多人主动上前就个性问题进行了咨询,同学们有针对性地一一作了耐心解答。 8月6日,队员们来到老河口市酂阳办事处友谊社区。刚过9点,社区的大讲堂里已经坐满了前来听讲座的居民。同学们仍就《婚姻法》《继承法》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了宣讲。解答提问环节现场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居民们提出了很多生活中与之相关的具体问题,同学们一一作了详细的回答。 “原来觉得法律是门高深的学问,我们老百姓怎么学得会。通过娃娃们的讲解,原来法律不是那样难懂,还挺有用的啊!”一个姓郭的老大爷由衷地感叹到。 “活动结束后,作为政法大学大一的新生,能第一次近距离走进社区、走近百姓释法,让我好有成就感哦。通过这次宣讲,我们能及时发现和总结活动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明确了接下来的普法活动的具体改进方向。”一名大学生深有感触地说。 创新形式,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丰富法治宣传形式,让老百姓乐于接受,用法律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队员们精心设计编排了一场普法家、情景剧。 8月3日,老河口市光化办事处秋丰路社区 。这一次的社区普法中,同学们为了让居民更直观地学习法律,改编了《西游记》中的一个片段,讲述唐僧师徒四人重返西天,却因一路的假冒伪劣产品叫苦不迭的故事,以此来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在喜剧感极强的普法剧后,大学生们开始正式进入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法条的讲述环节,内容与表演的剧情相呼应,社区居民很快了解并记住了这些法律知识。 有许多过往的市民都停下了脚步,走上前来咨询。有一位阿姨咨询的是关于老人购买保健品的问题,在大家的帮助下,阿姨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她高兴地直拍志愿者的肩膀,连说“你们大学生做的活动太有意义了,真是太谢谢你们了!”几句话让在场的队员们备受鼓舞,更有干劲儿了。 实地参观,学法律实现自我提升 队员们所掌握的法律知识还很有限,要做好一名合格的普法志愿者还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利用此次活动契机,队员们先后走进李楼镇张庄村、老河口市人民法院、老河口市社区矫正局等地,参观村级组织法治建设、观看现场审判、座谈交流,极大地开阔了队员们的视野。同时,队员们在普法宣传活动中也极大地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质,丰富了同学们的专业知识储备。 8月1日下午,小分队一行来到了李楼镇张庄村。大家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美丽乡村和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成果。同学们感受到新时代带给乡村的新变化:村民精神饱满,充满自信;民居地域特色鲜明,规划整齐;道路硬化刷黑,标线清晰,干净整洁。队员们看到了该村村民自治、民主决策和村务公开的章程和公告,从村头路边别致新颖且与环境和谐统一的法治文化宣传设施中,感受到该村强烈的法治氛围。 8月2日下午,全体队员来到老河口市人民法院参观学习。看着神圣的国徽和庄严的法庭,大家的使命感责任感油然而生,热情再次被点燃。他们七嘴八舌,不断向做引导的法院小姐姐问这问那,交流探讨,提出了许多诸如司法实务等方面的疑问。大家参观了法庭、立案厅、专用会议室及办公室,并旁听了庭审。 这次的参观学习,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基层一线法院工作繁重,感受到了法官们的职业担当和坚守。 8月3日下午,同学们参观老河口市洪山嘴镇司法所。同学们翻阅了大量的台账、档案和相关资料,惊叹于原来在同学们心里没啥印象的司法所肩负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和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等如此繁重的工作。 随后,大家参观了洪山嘴镇人民法庭,了解到最基层法庭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情况。 “洪山嘴镇之行,让同学们深感基层政法干警的不易。他们远离城市,面对广袤的乡村、面对千家万户、面对的大多是生活琐事,可他们任劳任怨,积极工作,化解矛盾,定分止争,维护着一方的社会稳定与发展。”张易颖感慨道。 告别洪山嘴镇,队员们来到老河口市社区矫正局,全面了解了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历史沿革、2012年《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正式施行以来以及目前老河口社区矫正工作开展情况。工作人员向同学们演示了矫正人员定位追踪系统,并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学以致用,模拟法庭见高低 8月6日下午,小分队一行来到老河口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 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设在老河口市中小学生校外活动中心。中心除了法治教育基地还设有农耕园、拓展中心、老河口本地历史文化走廊、图书馆和学生食堂。法治教育基地是一栋三层的教学楼,里面建有世界法治文化沿革和本地法治建设的展厅,专门的模拟法庭和法治剧场,一个食品药品法律法规专业宣传展厅。中心园内的道路也按交通法规要求设有信号灯,地上喷涂了各种交通标线。 在模拟法庭里,同学们精心准备的这次活动压轴戏——模拟法庭比赛正式上演了。 从普法活动的第一天起,同学们便开始分头精心准备,无论是对证据的研究,还是对文书的书写,都耗费了同学们大量的精力。不论是与证人进行排演,还是对资料进行整理,都充实了同学们的休息时间。队员中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接触模拟法庭,但在同学们共同努力下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圆满地完成了这场友谊比赛。 模拟法庭的“实战”,让同学们和现场的其他人员都深感获益良多。 为期一周的“筑梦法治社会·大学生远程普法”活动转眼间就要结束了,队员们感到今年的暑假收获颇丰,不虚此行。 “这些天,同学们感动于老河口市司法局给予的全程服务,感动于老河口市法院提供的支持,感动于法律工作的前辈哥哥姐姐们对我们的祝福和期望,也欣慰于能为广大居民提供些许帮助和在参与具体司法实践过程中的收获。”李斌一语道出了大家的感触和心声。 “司法局的叔叔对我们说,中国点滴法治进程都是全体法律人努力的结果,未来法治建设的重任将越来越多的落在同学们的肩膀上,希望同学们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为中国的法治社会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在中国的法治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普法小分队队长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深感前途光明,责任重大。今后,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穷尽毕生所学,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也希望能给这座美丽城市的法治蓝图带来一抹新的色彩。 山水相逢,未来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