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老吴镜头下农村改革开放40周年 1:八、九十年代,老家的土坯茅草房 2:2000年代农民住房 3:2000年前农村牛把式 4:2000年前农村集市 5:留守儿童和母亲 6:传统手工割稻子 7:2000年前农民收割完稻子全靠人力挑担 8:农村传统牛耕 9:九十年代农村耕田机械 今日农村耕地机械 今日农村集市 今日农村收割稻子 今天老家农村住房
老吴,大名吴贤德。60年代初,老吴出生豫南大别山下固始县一个贫穷落后的偏僻农村,由于那里是个耕地少人口多的地方,一年打下来的粮食,就是一天三顿喝稀饭,勉勉强强也只能够半年吃,全村人住的除了土坯茅草房,还是土坯茅草房,可以说那里是个穷的不能再穷,穷的叮当响的地方。 1983年,老吴凭着自己好学进取精神,从农村生产队长到公社邮电所担任山区邮递员,在担任山区邮递员工作期间,由于老吴不怕吃苦耐劳和工作出色,先后被评为全县“新长征突击手”和优秀通讯员。 1991年3月,老吴辞去家乡工作,身背装满衣物的“蛇皮袋”加入打工大军,他先后干过一天十几小时建筑工地小工和泥水匠;他在玻璃店帮老板划过玻璃、蹬过三轮车;他在街头修过自行车和补鞋匠;他在街头卖过甘蔗和报纸…… 在郑州打工期间,无论白天工作多累,让老吴始终不能忘的,那就是一边拼命工作,一边拚命读书学习,一边拼命写作,一边自学摄影知识。20多年来,老吴用相机见证了农村改革开放40年变化。吴贤德摄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