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876|回复: 5

襄阳白起渠申遗背后:专家团每日奔波400多公里 让世界知道“华夏第一渠”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45

601

主题

9061

帖子

1万

积分

少校

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Rank: 8Rank: 8

积分
11971

东湖终身成就勋章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18-9-1 11: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流星雨 于 2018-9-1 11:49 编辑

2018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国际评审结果于北京时间8月14日上午8时许在加拿大揭晓,长渠(白起渠)与我国的都江堰、灵渠、姜席堰4个项目全部申报成功。长渠成功申遗,填补了我省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空白。8月22日,记者采访了刚刚返回襄阳的长渠(白起渠)申遗代表团成员、市水利局副局长李国栋。

“现场宣布中国第一个入选项目是长渠,第一个上台领奖,我们非常自豪、激动不已。”李国栋说,历经国内复核、国外终审,一路爬坡过坎、过关斩将。长渠(白起渠)凭借其厚重的历史、领先的科技、显著的效益,终于从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国家灌排委和国际灌排委的高度认可。

李国栋说,长渠是中国较早的古代灌渠之一,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因种种原因,长渠并不为外界所熟知,此次申遗让全世界了解了它。

回顾白起渠申遗的历程,可以说是“宝剑锋从磨砺出”。在这期间,我市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始终遵循“保护为先、文化为魂、以人为本”的理念,将申遗工作和文化传承、旅游发展、保护修缮、科学利用有机地统一起来,破解了历史遗存不多、地域条件复杂、管理权限交叉等诸多难题,以抓铁留痕的精气神,不断攻坚克难,最终助力申遗成功。

“与都江堰、灵渠等石渠不同,白起渠是一条土质渠,每当暴雨或其他极端恶劣天气长渠都可能受到影响,同时,白起渠在历史上经过多次大型修缮,历史遗存并不完善。”李国栋表示,这给申遗工作带来了困难。

不过,申遗专班找准了长渠自身的优势。李国栋说,长渠历史悠久,它始建于公元前279年,距今有2297年的历史。长渠创建时间比都江堰早23年,比郑国渠早33年,比灵渠早65年。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国水利之最》将其列为中国最早的灌溉渠,堪称“华夏第一渠”。

长渠的灌溉布局,采用“陂渠相连”的灌溉模式。“陂渠相连”是古时的叫法,现在常说“长藤结瓜”,就是将渠首拦河坝比作“瓜根”,渠道比为“瓜藤”,沿渠道连接的一个个库、塘好似“瓜藤”上结出的“瓜”,“藤”引水、“瓜”蓄水,有效保证了渠水水位、抗旱防汛及灌溉面积。评审专家来现场考察,刚好遇上大雨,目睹了安乐堰水位上涨,通过泄洪道将水引回附近蛮河的过程,纷纷赞叹不已。

“分时轮灌”的用水管理技术和制度保障让人称道。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曾在《襄州宜城县长渠记》中记述“时其蓄泄而止侵争,民皆以为宜也”。北宋时实施“分时轮灌”技术,供水时通过水门抬高水位可直接灌溉,这一创新之举一直沿用至今并得到了革新发展。“分时轮灌”实现了高渠高田有水抽,低渠低田能自流,极大地促进了灌溉效益的发挥。

至今,白起渠仍灌溉着南漳县和宜城市的30.3万亩良田。

历史文化厚重。自战国起,众多的文化名人,如郦道元、欧阳修、曾巩等都赞叹过这一变战渠为灌渠的典范,并留下了很多文献记录。长渠周边散落着很多的楚文化“明珠”。沿着渠道两岸,有着楚皇城、安乐堰楚墓群、临沮城、罗国城等历史遗迹,其中包括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还组织了南漳、宜城等地研究历史或对历史感兴趣的专家,沿白起渠两岸收集相关历史文献和佐证材料,同时广泛发动老百姓,获得了大家的积极支持,并取得了很多成果,弥补了历史遗存不足的缺陷。”李国栋说。

2017年底,襄阳市三道河水电工程管理局邀请庹先沮、李福新等几位历史研究者与爱好者等组成专家顾问团,沿白起渠两岸收集相关历史文献和佐证材料。为帮白起渠申遗,专家团沿着白起渠沿线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徒步寻找,每到一个村,先找村干部了解情况,找村里老人聊天,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史料。专家团早出晚归,几乎每天都要奔波400多公里。就这样,专家团走遍了白起渠两岸,翻遍《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读史方舆纪要》《襄阳县志》等60多本重要古籍资料。

听闻白起渠正在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白起渠两岸村民积极支持。今年6月,南漳县武安镇莲花堰村村民王华国主动捐献自家收藏多年的涨水碑。碑上记载了清朝道光六年,白起渠渠首莲花堰和武安镇一带的一次洪水水势的涨消情况,以及此次洪水对武安镇蛮河两岸的肆虐状况。这块石碑的获得,为白起渠申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王华国说,不求什么回报,只希望白起渠申遗成功后,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白起渠的历史,为子孙后代留下点值得回忆的东西。收藏爱好者吴华听闻后,二话没说,也将自己收藏的十余件白起庙石构件拿了出来。

经过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长渠一举夺得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金字招牌。申遗成功后,《人民日报》、央视、新华网、《光明日报》《湖北日报》《经济日报》等多家媒体前来探访长渠,进一步全方位推介长渠。

“以往,都江堰、灵渠、郑国渠被中国水利界称作三大古名渠,现在业界人士说,如今加上长渠该称作四大古名渠了。”李国栋说,历经艰辛,终成正果。保护利用,任重道远。来自群组: 荆楚在线

评分

参与人数 1经验 +10 收起 理由
荆襄居士 + 10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请点击进入版区→ 襄阳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14

主题

5896

帖子

6621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621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8-9-1 19: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襄阳人对楚文化不感兴趣;;;这个就是明显例子。。。楚文化是湖北主流;;襄阳的河南属性还是比较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美国
精华
2

6139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贵宾

仙侠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28847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

IP属地:美国

发表于 美国 2018-9-2 10:15: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市区对楚文化展现的确实太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

8740

主题

2万

帖子

3万

积分

上校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3689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8-9-4 14: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渠历史悠久,它始建于公元前279年,距今有2297年的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9

2795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095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

QQ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8-9-4 14: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起渠最早是秦将白起以水代兵、水淹楚国鄢城(为今宜城市郑集镇楚皇城遗址)的战渠。因白起伐楚有功,秦王封他为武安君,湖北南漳的武安镇由此而得名。长渠之名,最早见于中唐时期的《元和郡县图志》:“长渠在县南二十六里。昔秦使白起攻楚,引西山谷水两道,争灌鄢城。”《长渠志》记载,公元前279年,白起率兵进逼鄢城,久攻不下之时,于距鄢城百里之遥的武安镇蛮河上垒石筑坝,开沟挖渠,以水代兵,引水破鄢。北魏《水经注》描述了这场残酷的战争:“水溃城东北角,百姓随水流,死于城东者数十万……”。战后,周围农民用此渠灌田,“战渠”由此变为灌渠。在后来的一千多年,几经兴废。史料记载,唐大历四年(769年)、北宋咸平二年(999年)、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元大德九年(1305年)5次对长渠进行了较大规模地修整,明代中期以后渐废。民国28年(1939年),国民党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驻防宜城县,电请湖北省政府复修。民国31年(1942年),长渠复修工程破土动工。为了纪念张自忠,曾将长渠更名为荩忱渠(张将军字荩忱)。施工跨时5年,终因时局动荡未能修成。新中国成立后的1949年10月26日,湖北省水利厅召开全省第一次水利工作会议,通过修复长渠的决议。于1950年1月经水利部批准,并将其列为贷款工程项目予以支持。1952年1月,宜城、南漳两县投入4万劳力,动工修复。1953年5月1日,长渠修复工程完工。












人间万事一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89

2795

主题

2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7095

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

QQ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8-9-4 14: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起.jpg
人间万事一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