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上海市 2018-9-12 04:5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海阔天是岸,山高我为峰。在学习过程中,她不断摸索探讨,积累经验,总结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她作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引导学生运用已获得的规律性知识,使学生在精神上获得成功感的喜悦。三十多年如一日,在教育学生时,她始终把关心、爱护学生作为自己行为的最高准则。
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东西都符合想象。学生也不是个个都天生就学习成绩好。她是老师,更像妈妈。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从不放弃、不抛弃,耐心说服,从不训斥,坚持循循诱导。
山里孩子胆小,多数学习信心不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不敢说。课余时间,她就耐心地找每个学生谈心,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消除障碍,让他们能够轻松学习,快乐学习,并和他们建立浓厚的师生友谊。总是一点一滴地细心辅导,帮他们把落下的知识补回来,学习成绩自然就慢慢提高了。
从学习到生活,她无微不至地关心每一个孩子,也换来了他们的一片感恩之心。她牙痛,张黎明同学让他奶奶煮了—大碗咸鸡蛋,送到成老师房里要她吃;成伟、成梦知道她胃痛,周日上山采草药送到她家里;教师节,她总收到孩子专门自制的贺卡----很多学生长大了,参加了工作,也都念着她的好,每年,都有一些原来的学生专程来看望她,在美国留学的成梦同学,如今在哈佛,每次从国外回来,总是第一时间来拜访她。每当这时候,她总是感到十分欣慰和感动。
成芳的弟弟看到她时常常说:“姐,你现在身体也不好,家庭条件也差,再说在这大山里也干了30多年,我去托人找找领导,把你调到镇上学校去?”她对弟弟总说:“我现在在这深山里也习惯了,我走了,家乡的乡亲们希望孩子好好读书的愿望就可能破灭。为了乡亲,我愿意!”
这正印证了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告诉他们,我度过了幸福的一生。”
“为了学生,我在意!”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核心,培养行为习惯是关键,洒满爱心是教育成功的源泉。自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认真负责,积极探索班级管理和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制定了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她一直致力于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倾注爱心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还根据学生特点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做到了寓教于乐,注重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她最喜欢这样的一句话:一个人来到世界上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她要让德育教育渗透学生的心田,让学生们拥有健康体格的同时,拥有健全的人格。针对独生子女缺乏责任感和爱心两大弱点,她积极在学生中开展以“不给别人添麻烦”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责任心的培养,进而引导学生开展“多给别人留方便”的系列教育活动,教育学生从只会关心自己的圈子里跳出来,学会关心和爱护他人。在持久的、有意识的引导下,“不给别人添麻烦”和“多给别人留方便”成了班上同学的自觉行动,班级集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山区学校留守学生较多,为了对留守学生的情况更加了解,她经常和他们的家长电话交流,和学生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们沟通、谈心,让身在千里之外的家长们对自己的孩子放心,让他们时刻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动向。同时对留守学生时常进行心理辅导,解除学生的一些心理困惑,切实帮助学生及他们的家庭解决困难。
记得那是1996年,蔡家寨村的何愿英、何水英两姊妹从小父母双亡,当年由70多岁的爷爷何在厚照顾,何在厚艰难地爬过夹山沟,找到她,恳求着说:“成老师,孩子从小就是孤儿,我打听到你对学生好,我家虽然离你学校远,孩子交给你我放心!你千万收下,就当你多生了两个女儿!”她深知,如果答应老人,就意味着,孩子放学她得天天接送,这么远,隔着一个村。怎么办?看着这个不幸的家庭、望着这位70多岁的爷爷,她毅然决定收下两个可怜的孩子。由于俩孩子小,开始两年,她天天陪睡,接送两孩子要经过一条长达五里地的夹山沟,当年野兽出没,不说一个女人领着两个孩子,就是男人也会毛骨悚然。每逢周五放生活假,她都要送她们五里地外的家,由于路远,山路崎岖,骑不得车只能步行,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夜幕降临,天黑林密,山风呼啸,打着手电,依然叫人害怕。但为了孩子她顾不了那么多。小学几年她一直坚持接送。后来上初中了,吉人自有天照,小姐妹与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敬一丹结缘。2006年7月10 日在清华大学大礼堂举行的“世界人口日”活动上,央视著名主持人、关爱女孩形象大使敬一丹声情并茂地说:“这姐妹俩的梦想就是长大当导游周游世界,和成为老师或医生……在今天这样的场合下,她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得到大家的帮助。”后来何水英进麻城市一中、何愿英进黄冈中学学习。现在人们问起她们立志当老师的原因,是因为受到她的熏陶和影响。这件事更让她坚信老师对学生的爱能挽救影响孩子的一生。
“护儿山是—座天然屏障,让我远离浮燥与不安,这样我与世无争,知足常乐。”深知长期在山区从教的艰辛和不易,但她立志做一位好老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信念是坚定的。三十多年来,她热爱学生,团结同事,工作热情认真,尽心尽力为家乡教育事业呕心沥血、默默奉献,深受领导、同事、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赞誉,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1997年被麻城师范评为“优秀学员”;2013年在暑期“体、音、美”三科教师培训中评“优秀学员”;2011年9月福田河镇中心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2016年9月福田河镇委镇政府评为“师德标兵”。
记得那一年,她同学回来听说何水英、何愿英的故事,看到她的一张张证书。“你就这么在意这些证书?你教学上取得了这样的成绩,也受到家长和学生的肯定,奖金一定不少吧?”同学带着疑问问她。
她说:“教学生,是良心工作,不能用奖金衡量!”
“学生教好了,那是别人的孩子。你能凭这些证书把自己的孩子送进重点大学吗?”同学不可思议地问。
她不假思索地回答:“为了学生,我在意!”
是的,这样一名普通而平凡教师,虽然不能惊天动地,但她却可以为了当好教师、为了乡亲的心愿、为了学生的未来,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坚守在这大山深处,做一名好老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