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巴水源 于 2018-9-22 21:07 编辑
莲花寺传奇 话说公元6世纪的某一天清晨,天空突然一暗,似夜幕降临。接着一道霞光闪过,恢复了阳光。这时,正在上朝的玉皇大帝一惊,问众神仙:“什么情况?”众神仙走出宫外向空中一望,只见一朵硕大的莲花飘来落到宫前,上面还有一个白玉净水瓶。玉帝只是觉得好奇,传旨观音菩萨近观其迷。观音听令随即双掌一合,向莲花深鞠一躬,提上轻功飘至莲花之上,拿起白玉净水瓶。就在这时,莲花带着观音飘动起来,一下升向空中。莲花飞快地飘呀……飘呀…… 两个时辰过后,莲花飘到一片崇山峻岭、森林密布的上空,这里是大别山深处麻(麻城)罗(罗田)两县交界的一座高山。莲花又慢慢地向下降落,落在一座高高的寺庙旁边停了下来,观音环扫一下四周,只见该寺庙座东向西,两测和后方树林密布;前面有一口大水塘,水塘周围生长着各种花草,鲜艳夺目,香气扑鼻,景色宜人;观音转眼望着水塘,欲有所思,似乎水塘里少了点什么,只见她左手握着白玉净水瓶,伸出右手,掌心向上,食指勾向拇指做出一个OK的动作,向着水塘轻轻一弹,奇迹出现了——只见满塘莲花怒放:那荷叶如片片翠玉,掀起层层绿浪;那莲花如窈窕少女,冰清玉洁,脉脉含情;散发出阵阵芬香,让人陶醉。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观音菩萨驾临,称该寺庙为“莲花寺”。 观音驾临“莲花寺”,这时正是上午午时。一时间,寺庙里百余众僧涌出寺外拜见观音。这时,观音开口说话:“佛教致力于除恶扬善,自净其身。山脚下有位张氏秀才是济贫救苦、憎恶扶善的大好人,你们何不一见?”观音说完,众僧随观音手指的方向向西俯视过去——啊,一条峡河从这里不远处飞流直下,到下面慢慢变宽,绕过一个月牙山岗(西山月)到前面三河汇合成一条大河就是现在的巴水河,再往西看是一道比一道高的三道山岗挡住了再往西的视线。观音接着说道:“那位秀才就在三河交汇的地方,就叫它‘秀才河’吧。” 观音说着面向河中吹了一口气,河水涨起,接着就是右手一挥,一条巨龙飞来,十六位年轻僧人坐在巨龙背上,顺水下游。这时,只见观音说了声“我走了”,莲花载着观音慢慢升向空中,一会不见了。巨龙载着众僧一口气就到达秀才河,众僧找到了那位秀才居住的地方求见了秀才。后人为了纪念这段传奇历史,将巨龙游过的上段峡河称之为“龙峡河”。 话说众僧所求见的这位秀才名叫张果,三千年前青年时期,一次上山打柴经过麻邑观庙前,被观音的美貌所吸引,为讨得观音的欢心,他在王母娘娘的蟠桃宴上偷得一盘蟠桃欲献观音,快到观音岩时,因过分激动蟠桃从手中滑落,掉在山上的乱石堆中,献蟠桃不成,张果痴情不改,便在观音岩前面的石丛中下跪表忠心,据说一跪三干年。 后来有一天,雷声大作,倾盆大雨,把张果震醒了。醒后的他,后悔莫及,决心重新做人。于是,他天天上山打柴卖,集攥银两,三年下来他终于存到很多银两。经打听,张果终于在秀才河旁的张庄找到一位老先生求学,这位先生收留了他。经过数年的努力,张果终于考上秀才。由于先生与张果是同姓,他们如同父子关系,就这样,张果一直就在张庄居住。 考上秀才的张果,把自己的文才和智慧都用在救苦救难、除恶从善上,后来成仙了。由于他年纪很大,所以人们在他的名字上加一个“老”字,即:张果老,表示对他的尊敬。(作者:东山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