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中国省级行政区,简称“赣”(gàn),又称江右、别称赣鄱大地,省会南昌。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古为干越之地和省内最大河流为赣江而简称赣。景德镇的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色闻名中外,中国的英文名“CHINA”就源于国外对中国瓷器的认识。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1.三杯鸡
三杯鸡是江西省地方传统名菜,相传与民族英雄文天祥有关。因烹制时不放汤水,仅用米酒一杯、猪油一杯、酱油一杯,故得名。这道菜通常选用三黄鸡等食材制作,成菜后,肉香味浓,甜中带咸,咸中带鲜,口感柔韧,咀嚼感强。
三杯鸡发源于江西省,后来流传到台湾省,成了台菜的代表性菜品。其中,江西省内以宁都三杯鸡、南昌三杯鸡、万载三杯鸡最有名和最具代表性。
三杯鸡
南宋末期,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元被俘。一位江西的老婆婆得知文天祥即将被杀,就带了一只鸡和一壶酒来狱中探望他。在一位狱卒老乡的帮助下,老婆婆见到了文天祥。她把带的鸡收拾好切成块,在瓦钵中倒上三杯米酒,用小火煨制。一个时辰后,两人把鸡肉端到文天祥面前,他心怀亡国之恨吃完了最后这顿饭。这个狱卒回到老家江西宁都后,每逢文天祥祭日,必用这道菜祭奠他。后来,厨师将三杯酒改成一杯甜酒酿、一杯酱油、一杯猪油,而且用江西宁都特产的宁都黄鸡做原料,这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三杯鸡了。2008年,这道菜还入选了奥运主菜单。
2.黄元米果
黄元米果又称黄米果,黄粄,是江西省特色传统名点,属客家菜,以田村黄元米果最为出名,口味正宗。发源于江西赣县田村,后流传至赣县白鹭、田村、石芫,等地,直到现在赣县石芫、白鹭、田村的黄元米果在赣州一带也久负盛名。它是以赣南本地产的糯性“大禾米”为主要原料,是赣南客家人十分喜爱的食品和送礼待客的上等佳品。黄元米果历史悠久,早在明朝正德年间就被列为贡品。
黄元米果
黄元米果原用大禾米加工而成,黄气香质软。60年代后多用粳米精制,工序繁琐。现各地均改为机器制作,每年腊月均有黄元米果上市。制作黄元米果要先用黄元柴灰加开水过滤成灰水,冷却后浸米一夜,次日用甑蒸熟成饭,再将饭拌灰水,摊开晾干后又蒸熟置于大石臼内,用硬杂木棍捣烂成团,起碓后,用手揉搓均匀,切块做成各种形状的米果。由于做工繁琐,往往要亲邻朋友相助才会动工兴做。机制黄元米果盛行后,民间仍有少数家庭在冬季手制黄元米果。做好的黄元米果色黄味鲜,通常用灰水浸没,藏于缸中,可留至第二年夏天。有的切碎晒干,再用沙炒或袖炸,做成各种类型的果品。具有柔软细嫩、熏香味鲜、爽口久藏的特点。
3.南昌白糖糕
南昌白糖糕是一种流行于南昌当地民间的传统糕类小吃,起源于明清时期,到民国时代,这种白糖糕已是南昌街头巷尾各大茶铺常备的佐茶食品,被誉为“江西五大传统名点”、“南昌十大特色小吃”。其特点香糯、柔软、洁白,造型上与一般白糖糕比独具一格,其表面沾有江西独特的冻米粉和糖份混合物,风味独特,是深受江西地区民众喜爱的传统糕点。
白糖糕
南昌白糖糕是一种流行于南昌民间的传统小吃,起源于明清时期,到民国时代,这种白糖糕已是南昌街头巷尾各大茶铺常备的佐茶食品,被誉为“江西五大传统名点”、“南昌十大特色小吃”。它清甜爽口弹牙烟韧,优质糯米经浸泡、洗滤,入石臼舂成细粉,冲开水揉和,搓为细条,展为薄片,多层叠起,弯转成圈,入油炸至金黄,起锅滤油,以白糖、米粉混和撒于糕上。糯软香甜,表酥内嫩。其特点香糯、柔软、洁白,其表面沾有江西独特的冻米粉和糖份混合物,吃时别有一番风味。
4.瓦罐汤
瓦罐汤,又名民间瓦罐汤,是民间传统的煨汤方法,是赣菜的代表。《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了煨汤的真谛:“凡味之本,水最为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则成至味”,几千年的历史记载和沉淀,使其独具特色。今天的瓦罐汤以江西南昌地区的闻名全国。
瓦罐汤
瓦罐汤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一种极具风味的地方小吃。今天的瓦罐汤以江西南昌地区的闻名全国,瓦罐煨汤作为是赣菜的代表。
民间饭庄瓦罐汤的是采用古来的煨制工艺,在专业瓦缸内进行煨制而出,以土质瓦罐为容器,加以食物配以纯净水为原料,以硬质木炭火恒温六面体受热,煨制出的瓦罐煨汤原汁原味,而且更含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5.庐山石鸡
庐山石鸡,蛙的一种,叫石蛙,是著名的庐山“三石”之一。庐山三石:石耳、石鸡、石鱼。
庐山石鸡是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的一道特色名菜,属赣菜系浔阳菜一支。庐山石鸡选用阴涧岩壁洞穴中的蛙加辣椒等佐料精致而成。庐山石鸡具有“色泽深黄,肉质细嫩,香味浓郁,口味甚醇”的特点,深受民众喜爱。
庐山石鸡
据《本草纲目拾遗》载:“石鸡尚可滋补,治疗小孩痨瘦,疳积。”庐山石鸡选料广泛、主料突出、注重刀工、制作精细,在烹饪中突出“原汁原味”。烹饪以烧、焖、炖、蒸、炒为主。味型偏重,以鲜辣为主。
6.老表土鸡汤
老表土鸡汤是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传统的特色名菜,属于赣菜系袁州菜一支。因其肉质鲜嫩,鲜香爽口兼具滋补养身的神奇功效而被列入“十大赣菜”之一。老表土鸡汤的主料土鸡为袁州当地特产袁州土鸡。相传此菜于朱元璋有关。
土鸡汤
元朝末年,朱元璋在鄱阳湖上讨伐陈友谅,却被打得丢盔弃甲、全军覆没。朱元璋一干人马逶迤往西败退。那年正值江西大旱,又是盛夏,将士又饥又渴,不肯前行。朱元璋情急之间顿生一计,大呼:“前面就是袁州府,我记得那里有道泉水岭,泉如珠涌、水甘似醇,我等何不前去。”众将士听得有水,顿时来了精神,一气赶到泉水岭,却并无什么泉水。将士顿觉受骗,团团围住朱元璋。朱元璋无可奈何,急得只是跺脚。这跺脚之间,就跺出几个坑,果然就有几股泉水从坑中如珍珠般涌出,少顷成池。朱元璋大喜,朝天作揖,长呼:”天助我也。”等将士畅饮完毕,朱元璋令人拿来笔墨,题了两个字:珠泉。这就是宜春八景之一“南池涌珠”的传说。朱元璋率残兵后来逃到一个村庄,一个好心的村民将家中仅有的一只土鸡杀了,给朱元璋等人炖汤喝以解其饥渴,朱元璋很受感动。在得知村民的全村都姓陈后,朱元璋高兴极了,表示凤阳老家的娘舅也姓陈,如此说来,大家还是姑表兄弟!自此以后双方都亲切地称呼彼此为“老表”。 “江西老表”就有由此而来的一种说法,老表土鸡汤也从此成为了江西一道原汁原味的农家菜并闻名遐迩。
7.南昌炒粉
南昌炒粉是江西地区有名的特色小吃。久负盛名的南昌米粉,具有香油、细嫩、久漂不烂、久炒不碎的特点。南昌米粉历史悠久,主要制作原料是优质晚米。要经过浸米、磨浆、滤干、采浆等多道工序。吃法也方便、简洁,可以凉拌米粉、炒煮米粉,,是南昌人最不可少喜欢的。
南昌炒粉
江西是鱼米之乡,盛产大米,因此也有很多大米做的食品,其中米粉是老百姓日常主食,炒粉为江西民间的一种食物,是将粉(南方人叫米粉,江西人通常就叫粉。形状为圆条状,白色,用米浆做)煮熟,再捞起(捞起后可持续晾干放置数小时,晾干放置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到炒粉的硬度和口感),然后将粉放入油锅里通过明火翻炒,放入酱油、辣椒粉、青菜等配料,有米的醇香和爆炒的煎炸味道。这是一道风味独特饮食,方便容易制作,可做正餐使用。同类的还有炒面。
8.萍乡烟熏肉
萍乡烟熏肉是江西萍乡市传统的特色名菜,属于赣菜系萍乡菜一支。腊香扑鼻,芳香四溢,酥软可口,滑而不腻,是佐酒下饭的佳品。主料烟熏肉取自萍乡市当地土特产烟熏猪肉,因其具有“肉香四溢、扑鼻不止”的特点而入选“十大赣菜”之一。
萍乡食风深受吴楚文化的影响,加之东汉末年,北方战乱,大量中原百姓南迁至此。明末清初,福建、广东两省百姓大量内迁至萍乡,在烟熏火燎与刀勺锅瓢的交响声中,演绎出赣西美食的神奇魅力。
烟熏肉
萍乡腊肉堪称一绝。《易经》上就有“日希于阳而炀于火,曰腊肉”的记载。每年冬至后,农户人家杀了过年猪,就要熏制腊肉、腊味,以备正月里待客,所有的畜、禽肉及其内脏,鱼类及芋头、豆腐均可熏制。熏制前先用盐腌渍2-10天,然后悬挂在火塘一米多高处,燃木柴、树蔸、锯屑、谷壳熏制,冬季取暖,一举两得。熏制时宜文火慢熏,半月后取下洗去烟垢,晾晒干爽,色泽金红,如浸在茶油缸里,经年不坏。腊肉可蒸可炒,食后难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