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2018-9-28 10:26: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帅承瀛,字土登,号仙舟。黄梅人。乾隆癸卯年(公元1783年)十七岁考上举人,嘉庆丙辰年(公元1796年)中进士一甲第三名(即探花)。由编修累迁中允祭酒、太仆寺卿、通政使、左副都御史以至侍郎。历任兵、礼、刑、工四部官职,并担任经筵讲官。他风华并茂,威仪端庄,被推为一代风流人物。辛酉、戊寅两年,典试广东、江南。癸亥、戊辰两年督学广西、山东、江南,又屡次充当钦差,在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山东、江南等省审查案件,所到之处,公正廉明,颇得人心。
道光元年巡抚浙江,锄*除弊,兴利举废,其中较大的事迹,有如奏请盐政改归巡抚兼理,停止加课银五十万两,每年减少商捐外款银二十万两,对国库既无亏损,对商人又减轻负担。
当时,杭、嘉、湖三郡发生大水灾,他申请拨国库钱,留住漕粮以作赈济,并奏请免除米贩关税,以便招徕远商。因此,军民无一流亡。又捐费疏浚西湖,修建海盐石塘,凡是有益于国计民生的事情,无不尽心竭力筹划经营,直到做得完善妥贴才肯罢休。道光帝嘉奖他是“一代名臣”。
甲申年(公元1824年9因亲丧回籍,有应入他名下的平时积余钱八万两,役吏告诉他可依旧例提取。他拒辞道:“拿这笔款子何用?留下来一半作疏浚湖泊的用费,其余的用来救济贫苦的读书人和鳏寡孤独的受苦人。”浙江人很感激,修建生祠于西子湖边叫“帅公祠”。
守服期满,奉召回朝,因眼病辞归,归家十余年,布衣蔬贲。并严教子弟,对待劳动人民要有礼貌,不可恃势欺人。又捐款置办琼林庄田,藉以资助贫困的读书人。庚子年(公元1840年)病卒,年七十四。死时留下疏章。推荐重用山左杜受田,闽中林则徐。国事以外,曾无一语谈及家事。曾祖父帅明赠光禄大夫,叔祖父光阳、光年,赠奉政大夫,光榜赠光禄大夫,叔父上敬、上钰、上文赠光禄大夫。子宁拭赠户部陕西司主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