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八名大学生再次来到了东正街的梦泽影戏馆,秦老先生慢慢打开了门。老先生已经69岁了,可这精气神怎么也不像一个快70的人,老人脸上洋溢着笑容,把队员们迎进了门。
其实早在两天之前,队员们就找到了这家十分著名的影戏馆,遗憾的是,影戏馆已经关门了,老先生也因为有事出远门了。也就是昨天晚上,队员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打通了老人的电话,没想到老先生十分痛快的答应了我们的请求。
秦礼刚,男,1949年出生,湖北云梦人。国际木偶联会会员,中国木偶皮影学会理事,湖北工艺美术名人,梦泽影戏馆馆长。1987年开始从事皮影艺术事业,为中国皮影艺术的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皮影戏在秦礼刚那个时代可是十分流行的,那时电视没有普及,这皮影戏自然成为人们娱乐生活的主导,男女老少张口都会几句,人们也都爱看,秦礼刚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书法、画画、木匠等各个手艺都会一点。但是秦礼刚一家有九口人,这些手艺在那个年代是养不活这么一个大家庭的。为了谋生,秦礼刚想到了学皮影,可皮影和那些手艺不一样啊,皮影如果不拜师,怕是连门都入不了。
老人说,这是他第一门拜师学的手艺,印象特别深刻。可秦礼刚拜师这过程也相当的不简单,那时候有个规矩,想要学皮影得先给师父敲三年锣,可秦礼刚等不起三年啊,他有一大家子人等着吃饭呢。于是秦礼刚找师父借了一个皮影,白天就去做工,晚上则一个人研究到深夜。。真可谓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秦礼刚大胆创新,用胶片代替牛皮,用油彩代替水彩,制作成了一批带有强烈个人特色的皮影。他做的皮影不仅耐用,而且色彩鲜艳,从此以后,这种皮影就在云梦皮影圈子里流传开来。
秦礼刚开始练习时,就在门口搭了个屏,就在那里一边比划一边唱,师父便在一边指导。秦礼刚天生有一副好嗓子,男声、女声、童声,唱什么像什么,很快秦礼刚门口便聚了一大群人。村里的公社听说了这个消息,很快就给他搭了个戏台,可这时候秦礼刚才练了六天,也就刚可以唱一小时,可这的规矩上台就得唱三小时,名声都传出去了这时候这么能退缩,秦礼刚就这么硬着头皮唱了三个小时,没想到反响十分好,这给了他很大信心。他就这个村唱七天,那个村唱八天唱出了名堂。
成名之后,秦礼刚戒骄戒躁,沉下心来耐心琢磨,开了梦泽影戏馆,一年365天,老先生唱364场,除了除夕休息,每天都会唱上三个小时,名气也越唱越大。闭馆之后,老人也没有放弃喜爱的皮影,一直致力于皮影的创新与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