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建市70周年辉煌成就展示之三
老河口位于汉江流域腹地,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雨热同季,沿江的冲积沙洲和鄂北丘陵岗地适宜梨桃等水果生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老河口立足本地优越的自然条件,逐步实施“百里汉江水果走廊”建设,使水果种植发展成为全市农业产业化品牌产业。 春满桃花浔(记者 李闻 摄) 1978年老河口实施“梨下滩、桃上山”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水果产业化发展之路。1982年在酂阳办事处的王甫洲、太山、八一3个村和“五七”高中发展梨树种植。1983年种植面积达到880亩。1984年在韩巷村进行新品种示范,种植面积200亩。1985年种植区域扩大到洪山嘴、酂阳、竹林桥、仙人渡、李楼、张集和光化七个乡镇(办)。 1989年提出“发展以林果为主、大办绿色企业”。1992年提出水果产业“八路八基地”建设。1994年提出建设“百里汉江水果走廊”。1995年实行“规模经营、集中连片开发、定向发展”的生产方针,由零散向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联村一品的区域特色转变,同时积极优化品种结构,使果树种植由传统产品和大宗产品向名、特、优产品转变,全面提升果品品质,促进老河口市水果产业跨越发展。全市共发展高效优质水果面积6万亩,引进培育华冠、华帅、贝拉、早捷、新乔纳金、砂子早生、岗山早生、布目早生等新品种,初步形成了以仙人渡、李楼、酂阳、光化、洪山嘴为主的沿江水果基地和老石、汉孟、半秦、老丹等四条水果带。到2000年,老河口市发展水果基地10万亩。 第13届梨花节暨第四届黄河大合唱文化旅游节(记者 舟语 摄) 2005年全市果业总面积达到15万亩,其中砂梨10.5万亩,桃2.5万亩,枣1万亩,其他果树1万亩,年水果产量突破16万吨,年产值达3.2亿元 。2009年全年完成砂梨品改面积0.2万亩,使全市品改总面积达到2万亩,新发展果园0.5万亩,其中新发展桃0.3万亩、梨0.2万亩,建立了0.1万亩高效精品园示范区。2009年全市优质梨、桃面积达16万亩,其中砂梨11万亩、桃5万亩,年产量30万吨,年产值3.4亿元,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品牌营造、龙头企业三个“全省第一”。 坚持以品牌促销售、以品牌增效益、以品牌促果农增收的发展战略,按照全市一盘棋的思路,举全市之力整合打造“汉水”砂梨和“仙仙”大仙桃品牌,汉水牌砂梨和仙仙牌大仙桃双双获得中国国际博览会金奖并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老河口被确定为湖北省8个优势农产品板块基地县市,入选全国44个水果种植重点区域重点县市,全国唯一的一家县级砂梨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落户老河口市。 美丽江城老河口(记者 舟语 摄) 人间四月芳菲尽,小城桃花始盛开。经过40年的努力发展,老河口建成今天生机盎然瓜果飘香的“百里汉江水果走廊”,水果产业实现了资源技术优势向经济市场优势转化的跨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风光旖旎滨江城市老河口,已成为汉江之滨荆楚北隅的“中国梨花之乡”“中国大仙桃之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