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5399|回复: 7

[古塔茶馆] 又见炊烟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2018-10-13 17:56: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添加时间 : 2018/10/13 15:24:54
作者 : 胡 涂   来源 : 黄冈新闻网
 
我的老家在大别山南麓,那里有很多的风物传奇,而让我常常想起的是故乡的炊烟。

故乡的炊烟是儿时的记忆。“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样的梦里老家在我的家乡到处可见。

记得小时放学回家,几个小伙伴远远地就看自家屋顶上的炊烟,谁家的屋顶上冒烟了,就说明家里有人在做饭。那细细的白白的直上云天的烟说明是干柴烈火,那浓浓的黑黑的歪歪斜斜的在空中飘荡的烟则是湿的柴草,那时断时续冒着的青烟意味着家里的饭已做好了……

万木葱茏的季节,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农家小院,家家户户屋顶炊烟袅袅,细细的,密密的,灰白的炊烟,远远看去就像是从树梢上冒出来的,无拘无束、漫不经心地飘向天空,那份恬淡、宁静、自然、洒脱的样子干净透了。太阳出来的时候,炊烟在太阳底下和蓝天白云慢慢融为一体,一点一点地消失在视野里,让人想起“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诗句。冬日的早晨,大地暖气微微,这时的炊烟略显灰色,直直地飞向天空,烟雾腾腾,氤氤氲氲,蔚为壮观的场面仿佛是一首朦胧诗。黄昏时分,红霞万朵,炊烟、小河、村庄,远山近舍,长天一色,只能用唐朝的流水宋时的天空这样的想象来描绘这如画的美景了。

曾经的那个年代,农村人生活的燃料就是树木、柴草,一度山上的树快采伐光了,附近山上的草皮都被扒拉露出了白肚皮,很多家庭要起早贪黑地跑到十几里地的深山里去捡柴烧。大山里的柴就是不一样,又干又脆又有分量,一入灶膛,红红的火焰烧得呼呼响,没有一点烟,那真叫个爽。

干柴、烈火、土灶,铁锅烧出来的饭是真香,这是妈**厨房,家的味道。长期在家做饭的老家人都有一个绝活:根据炊烟能判断灶台火候及做饭质量。每次回老家,我最喜欢自己动手做饭做菜,这时候母亲往往就到后山去捡柴,她一边干活一边看着屋顶上的炊烟大喊:“黑烟满处跑,灶里火没拨开”“炒菜要大火炒才好吃,加片柴,火大没烟”“烙东西要细火,不能让烟在屋里跑”……按母亲讲的去办,做出来的饭菜可口极了。

好多年了,回到家乡再也难得一见炊烟。有一段时间,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在外面赚了钱又回到家乡,家里都用上了电器、煤气,少有人烧柴做饭。现在农村的路修到了家门口,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长得又高又大,小河里的水清澈见底,小洋楼掩映在青山绿水中,这里已成为城里人游玩的好去处。许多当地人都利用自家房子开办了农家乐,不少人家的楼顶上搭起了烟囱,又见炊烟升起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2018-10-13 17:57: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乡秋意浓
添加时间 : 2018/10/13 15:20:44
作者 : 方银旺   来源 : 黄冈新闻网
 
光阴荏苒。一过农历七月半,故乡秋意初现;仲秋时节,秋意渐浓;深秋时节,秋意中则会偶有冬天寒意的侵袭。

故乡秋来风景异,天凉好个秋。秋天是故乡气温适宜景色最美的季节。处暑节后,阳光逐渐由夏天的暴烈而变得温柔。进入白露季节,秋意加快了前进的步伐。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人们单衣薄衫,凉风习习,让人神清气爽,气候如春天般宜人而无春困的烦恼。秋高气爽,蓝天白云,天空偶尔飘来南归的雁阵,传来雁鸣的清音,让人心旷神怡,精神抖擞。作为夏天与冬天的过渡季节,秋天景色独特,赏心悦目。枫叶和乌桕叶开始逐渐褪去苍翠,为初冬的灿烂积蓄力量作好铺垫。经秋风秋雨的吹洗,银杏叶子慢慢苍老变黄。桂花绽放,香飘十里。野菊花星星点点,颇有蓬勃蔓延心花怒放之势。鸟儿的叫声似乎少了些烦躁而变得婉转悦耳。夏天膨胀张狂的河水到秋季也收敛起野性,变得苗条温顺、清洌可鉴,让人看后便产生一种欲掬一捧品尝的冲动。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故乡久负盛名的板栗无疑是这个季节的主角,故乡人们每年这时便会集体上演一场板栗节的大剧,一批批游客慕名而来,深入一个个板栗园体验打板栗剥板栗的快乐,为乡亲们助兴;红灿灿的板栗闪亮登上城乡市场,到处车水马龙,随处可见收购销售板栗的热闹场面。栗农收获金钱,收获喜悦,增添了秋天丰收的喜庆氛围。早熟的甜柿一上市就引起了消费者的青睐,而挂满枝头待熟的柿子让人垂涎欲滴。稻谷金黄,黄豆摇铃;花生入仓,红薯待挖;绿豆张开小嘴催人收拣。乡村八月无闲者,硕果累累喜农人。

秋来美食多,珍馐次第尝。秋天是故乡的美食季节。板栗烧鸡,板栗炖鸡,土椒炒野生鱼虾,土椒煎土鸡蛋,土椒炒扁豆、秋豆角煲河塘鱼虾,清炒野生马齿苋,清炒嫩南瓜或南瓜苗,清炒嫩红苕尖……一道道美味佳肴,天然野生,绿色环保,色香味美,营养丰富,可激活味蕾,可大快朵颐,可唤醒乡愁。作为一个长年在外的游子,多年来,我喜欢选择仲秋时节回到故乡,观美景,尝美食,抛却城市的喧嚣,与亲朋好友共享丰收的喜悦,共度仲秋时节恬静美好的时光。借此回味顽皮有趣的儿时生活,消弭心中积淀已久挥之不去的乡愁,让浮躁的心逐渐趋于平静。

故乡秋意浓。这浓浓的秋意展示了乡村诱人的现状。这浓浓的秋意孕育着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2018-10-13 17:57: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日追思
添加时间 : 2018/10/13 15:21:47
作者 : 曹 杰   来源 : 黄冈新闻网
 
秋风,落叶,蓝天。

许是,人到老了有恋乡情结,或许,我是真的老了,自从母亲出车祸过世后,我就“隔三差五”爱往老家程家山跑。

入秋这些天,“秋老虎”发威,连着几天的闷热,着实让人有点“吃不消”。临近中秋,天气总算阴沉下来,时不时还冒出几点秋雨,一丝丝凉意袭人,这才感受到季节的交替,深秋已至,冬也快来了。

一直忙得没空歇,不是“外拍”就是整理片子,也不记得哪天是个什么日子。昨天傍晚,女儿、女婿提着月饼回来“送节”。开门那一瞬间,我像是得了“老年痴呆”症,站在门边愣了半天,女儿和女婿都对我说了些什么?我似乎一句也没听清楚。此刻,我只是在想,往年这时要么给住在浠水家里的母亲提前打个电话,要么买点东西直接开车送回去看望母亲,可现在呢?一股揪心的失落感涌上心头,大脑顿时一片空白。还是孙女儿乖巧,蹦蹦跳跳喊“爷爷”,把我从记忆中拽了回来,然后拉着我坐在客厅的沙发上,跟我“东扯西拉”,说说笑笑逗乐子。

又是一年中秋节。转眼也就到了母亲的“周年忌日”,这是母亲走后的第一个中秋节,我不晓得怎样过好这个节,该上哪儿去找我那苦命的母亲啊?

一场无情的车祸,夺去了母亲的性命。

去岁月儿圆,今朝月儿缺。

母亲出车祸那天,正遇初冬寒气逼人。农历九月二十五日清晨,一个冬雨绵绵的黑色日子,出事后的母亲被送往浠水县人民医院,经医生全力抢救最终也没能挽回老人家的生命,母亲就这样带着痛苦和遗憾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老人家疼爱的儿女和心爱的菜园。当天下午三点,母亲在医院重症监护室辞世,顶着天黑前的淫淫冷雨,我与大弟商量将母亲直接送回到曹塆老屋安放。母亲生前,曾几次吵着要回曹塆老屋去住,都因各种缘故未能如愿以偿……

老人家回来了,终于了了这桩心愿。

记得,那是十多年前的事,母亲健在时帮我和大弟在老家买了几间旧房子,那房子是丁司垱镇废弃的程家山村小学,自己家原来的老房子是在曹塆的塆中间。上世纪80 年代末,迫于在县城家里的困难,父亲便将乡下的老屋卖给了塆里亲房叔爷。现在的这个老房子,

是与村部连在一起,隔老屋曹塆还有几里路。母亲是从这个屋里出的殡,办完后事我就承诺要把这房子简单装修,结果拖到今天才下决心装一装。这房子买来已有十多年了,墙壁四处斑驳不堪,连水电也没安装,接母亲回来还是临时叫人在村里搭线牵个照明灯。

叶落归根。我十三岁离开家乡,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年轻时,却很少想到要回去,也就清明祭祖扫墓时回一趟老家。临到老了,虽说客居黄州城,生活环境各方面都很好,我却念念不忘老屋曹塆,越来越离不开那个生我养我的家乡,那山,那水,那人,那情,不能忘,也不敢忘。论说,我这个年纪并不算太老,尽管头发白了,脱落了,但我每天仍坚持背个相机包到处“疯疯癫癫”。不知怎么,就在母亲走的这一年里,我像是苍老了许多,人也明显呆了很多,不是忘了这就是忘了那,成天丢三落四,满脑子尽出现一些儿时的幻景。

物是人非。位于县城老屋门前的菜园依旧青翠欲滴,母亲走后我就嘱咐大弟媳接着打理,我说菜园在母亲就在。可当我每次回去,还是禁不住习惯性地瞄一眼菜园,却再也见不到母亲往日忙碌的身影,再也吃不到母亲种的各式各样蔬菜,再也听不到母亲那喋喋不休的

唠叨,一生含辛茹苦的母亲,临终都怕拖累了儿女……

每逢佳节倍思亲。父亲走得早,现如今母亲也走了。母亲在,我尚有去路,母亲不在,我也只剩归途。

子欲养而亲不待。今夜,有酒,有月,儿与谁同沽共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2018-10-13 17:57: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金秋荞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2018-10-13 17:58: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添加时间 : 2018/10/13 15:23:54
作者 : 江旺明   来源 : 黄冈新闻网
 
一场秋雨过后,山上柿子红了,农人便开始播种荞麦。

种后三五天,小苗儿从地里拱出来,合着两片叶瓣,半天时间,就伸展开了,像一把小伞。嫩绿油亮的叶儿,胜于翡翠玛瑙。再过三五天,小苗长高,开始舒枝长叶,长成一株小树。枝秆渐渐变红,叶子变得更绿。红秆绿叶,娇态可鞠,像一位位亭亭玉立、风韵翩翩的少女。

野菊花摇金,枫树叶飘红,荞麦花开了。

众多庄稼中,能开花的不少,但多数难与荞麦花媲美。棉花虽五彩缤纷,但躲藏在枝叶丛中显得过于含蓄;芝麻开花虽节节高,但花儿一层层显得有点拘谨;花生开花虽金光灿灿,但花儿总是开在枝节下端快接近地面,显得有点胆怯;豌豆、蚕豆开花,虽娇态可人,但属“小家碧玉”,缺一种大气蓬勃之势。

荞麦花开,一畦畦、一片片,铺排大气,形成浩浩花海,唯独与其媲美的只有油菜花。

走近观看,荞麦花儿,细细的花骨朵,如颗颗雪霰。绽开的花儿,淡黄的花蕊,雪白的花瓣,如梅花,似梨花,媚妩夺人。几朵花并在一起,组成一团,像一朵绽开的白菊花。荞麦花香,引来蝴蝶翩翩起舞、蜜蜂嗡嗡吟唱。大概是因荞麦花儿稚嫩娇小,蝴蝶在花团四周飞舞,很少落在花团之上,只是偶尔间亲吻一下花儿。蜜蜂采蜜也很少脚踩着花团,多是脑袋朝下,屁股翘向天,扇动小翅膀采蜜。群蝶起舞像五彩秋叶在田园飘逸,蜜蜂歌唱像大提琴合奏曲,把秋野闹得不再静谧。

深秋之夜,盛开荞麦花的原野景色更迷人。皓月当空,凉风习习。

月光之下,远处的田野,荞麦花好像是一片皑皑的积雪。

荞麦花儿美,历代诗人拿它作诗。唐代白居易写道:“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宋代苏轼写道:“但见古河东,荞麦如铺雪。”宋代陆游则描绘道:“城南城北如铺雪,原野家家种荞麦。”清代管缄若赞荞麦花曰:“秋雪絮杨柳,秋雪秀蒹葭。”

重阳节过后,荞麦开始收割。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荞麦的果实有这样的记述:“结实累累如羊蹄,实有三棱,老则乌黑色。”荞麦颗粒在所有粮食中,是最具有艺术品位的。它棱角分明,黑皮白瓤,外朴内秀。人们习惯把外表笨拙、内心机灵的人,比作为荞麦。

荞麦花好果美,农人不在乎荞麦的美丽。他们只知道,荞麦生长期短,秋种秋收,能弥补当年粮食歉收。

在大集体年代里,一月口粮,往往半月吃光了。在我的家乡,生产队长怕饿坏了乡亲,有时候偷偷分给各家各户一点荞麦度饥荒。吃荞麦粑比吃大米、小麦面要难得多。必须先将荞麦晒干,接着用石舀捣去外壳,用筛子滤出米粒。米粒不大,呈白色,与高粱米粒差不多。然后用石磨将米粒磨成面粉。乡亲们习惯吃荞麦“疙瘩粑”。将荞麦面粉参进适量的水,调成干巴巴的糊浆,用手揪排成一坨一坨地丢进开水锅里,然后加入一些青菜一起烧煮。荞麦“疙瘩粑”在锅里渐渐变成灰白色,浑身光溜溜、硬实实的,与河边小鹅卵石差不多,锅里汤水渐渐变成青灰色,如同汤水里撒了芝麻糊似的。那时候,根本没有人知晓荞麦的营养价值,只是觉得荞麦“疙瘩粑”并不那么好吃,相比米粉、小麦粉“疙瘩粑”,它味短,还有点燥口。然而,它填满了乡亲们肚子,帮助乡亲们渡过了饥荒难关,乡亲们对荞麦还是心存感激。

荞麦全身是宝。荞麦蜜呈深琥珀色,味甜而腻,回味重,口感佳,有软化血管,是防治贫血之良药;荞麦秆儿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也可以当柴烧;荞麦面可以做成各种面食,如荞麦凉粉、荞麦扒糕、荞麦挂面、荞麦饸饹等,人们称她为“净肠草”、“消炎粮食”“降压食物”;荞麦皮壳装灌的枕头,柔软清凉,舒适有度,有安神催眠之效。荞麦愈来愈受现代人青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2018-10-13 17:58: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位贫困户的奋斗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 2018-10-13 17:58: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添加时间 : 2018/10/13 15:26:05
作者 : 晏生亮   来源 : 黄冈新闻网
 
9月17日中午时分,我们来到红安县杏花乡五云山村三组绿茵岩建档立卡贫困户秦金菊家,正赶上她和女儿江任华在门口自来水池旁洗菜准备做饭。见工作队来访,母女俩满脸笑容,秦金菊指着旁边的一栋新屋高兴地说:“以前的老房子破旧不堪,随时都可能倒塌。这下好了,住上新房,再也不用担心害怕了。”

秦金菊身体不好,一直在家操持家务,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伴江忠堂;女儿江任华,今年37岁,由于家里困难,至今未婚,与母亲共同生活。随着江忠堂卧床不起,加之年老体衰,一家人日子过得越来越艰辛,2017年被重新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如果不是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帮助,我家日子都过不下去,新房子更是做不起来的。”说起新落成的房子,秦金菊高兴不已。

去年5月,经过几轮贫困户信息采集、入户调查、精准识别、大数据核查等,工作队已基本掌握五云山村贫困户信息。但是在走访过程中,绿茵岩秦金菊一家贫困情况引起我们注意:破旧的房屋摇摇欲坠,江忠堂中风瘫痪在床,秦金菊严重关节炎导致四肢扭曲,几乎丧失劳动能力。唯一的女儿江任华,1981年生,至今未婚,一家生活困难。通过了解,江忠堂家2014年经村民评议为贫困户,但由于江任华的朋友用其身份证注册公司而被取消。经过深入了解和实地走访,工作队将问题上报总队,根据实际情况,注销用江任华身份证办的公司,新增补录他家为2017年贫困户。在新补录贫困户分配包保中,工作队副队长熊天新主动包保,成为其精准脱贫包保干部。秦金菊一家享受医疗救助,每月领取低保金400元。通过申请危房改造项目已于2017年底建成并入住的新房,遗憾的是江忠堂这年12月去世。

为了增加收入,被评定为贫困户后,工作队根据秦金菊家的实际情况,动员秦金菊在家小规模发展产业,养鸡30余只,流转自家土地入股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前不久,合作社第二批分红3000元已经到达秦金菊银行卡上。

江任华在县里做小工。她说:“我没有关系,也没有门路,外出做点小工,全靠大家帮忙介绍,特别是帮扶干部的鼎力相助。我只有努力工作来报答他们的一片爱心,生活早日达到小康水平。”

江任华细算了一笔账,去年打工收入15000多元,低保收入4800元,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分红3000元,一年收入超过20000元,盖新房补助3万元。盖房花去4.5万元,除去收入,加之亲戚朋友贺喜礼金,盖新房没有欠债。

江任华说:“党的政策真好,我们的党员干部这样全心全意帮助我,我没有理由不勤快。去年,我家在脱贫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今年我计划好了,要养100只鸡,在外面放勤快点,只要身体允许,多出门做小工。好好过日子,不拖大家后腿,和乡亲们一起步入小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1123

2万

主题

60万

帖子

7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人在天涯ξ灵气袭人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775309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江苏省镇江市

发表于 江苏省镇江市 2023-6-25 04: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帮顶一下。
活着应该快乐,因为你会死很久。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如果你涉世未深,我会陪你看遍世间繁华;如果你历尽沧桑,我会带你坐十遍木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