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早的大白湖西岸边有座广化寺, 至今已有750多年历史了,这个地方杂草丛生, 茅草、芦苇多,良田很少。 清同治时期( 1862年),派教官在广华寺建训练骑兵场,后人叫广华寺,点将台在广华寺南门口广场,在这里招兵比武应召,应召骑兵来源江陵、天门、沙洋、当阳、潜江等地,当时应召人员不过百人,军马不过五十。 这时候,昌家台两兄弟比武应召,报名应召是哥哥昌近恭,弟弟昌福恭跟着去看热闹的。由于当时哥哥比武机会不好,没有被应召上,弟弟当场报名要比武应召,经朝庭官员和教官的同意,弟弟昌福恭比武成功还武功超群。朝庭官员封他为武将,负责应召兵的训练。 跑马场以广华寺为点,北至耳子台2000多米,冬至陈于院2000多米,以轧草把人为训练目标刺杀。军营借住有昌家台、肖家台、鸭巴台等,军马在中岭台架棚拴马。 在跑马场清兵训练和昌福恭的基本情况,当时有人这样评说“福恭生的苗,操了周家苕,马剑刺不到,步剑条不条”,这反映了当时农村青年农民的能力,后经几年训练,本领大大提高了。 清同治6年11月(1867年),清朝政府在安陆永隆河地区的剿捻,高场初大人将军统领清兵指挥战斗,初大人把家乡骑兵调入安陆水隆河参战。家乡官兵知道是自己的家乡将军指挥战斗非常高兴,家乡将军用家乡骑兵,在战斗中英勇杀敌,取得了安陆永隆河剿捻战斗的全面胜利,从此跑马场结束,至今已150年了。 昔日比今日,当年的昌家台现在是钻头厂,肖家台是广场公园,鸭巴台是科苑小区,中岭台现在是江汉石油管理局机关所在地。耳子台是广北小区,陈王垸有抽油井达40多口。跑马场现在有街道、学校、集贸市场、广华办事处、大马路等等。昔日的跑马场,如今已成为江汉油田政治、经济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