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8-11-6 11:26: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浠河岸边豆腐香
添加时间 : 2018/11/3 11:20:31
来源 : 黄冈新闻网
周双双
记忆就像一棵树,无论它生长得多么枝繁叶茂,最稳固的还是它的根部,深埋土壤。记忆中豆腐的味道就是如此,不管这辈子吃过多少地方多少品种多少口味的豆腐,但总也忘不了的是浠河岸边飘香的豆腐。
上世纪80年代初,吃穿用度都要靠“票”说话,吃一块豆腐也不例外。豆腐白嫩细滑,味道可口,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被当成“大荤”,要想吃豆腐得起早去排队等候。
在长江之滨的浠河岸边南门口的巷子里,有一家豆腐部。记忆中豆腐部依南门口斜坡的地势而建,是老式的架子房,里面总是雾气缭绕。豆腐部门口逼仄,但里面院子不小,工人们忙上忙下,每天下午磨浆,清晨出豆腐。豆腐部建在河岸边,为的是方便提取甘甜的浠河水,浠河水做的豆腐特别清香滑嫩。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这豆腐飘香的破旧小巷里,每天门口排队的人都排到了门外的巷子那头。
我爱吃豆腐部的豆腐,每每闻到那氤氲的香气,总忍不住咽口水。
那时候,家里有远房姑伯在豆腐部工作,我们家买豆腐常常“走后门”,很少排长队,有时还能买到便宜的酱干子、白豆腐、豆皮子的边边角角,经母亲巧手烧制成各种豆腐佳肴。小时候曾磨蹭着要姑伯带我去豆腐坊看看豆腐的制作,姑伯总说小孩子看那个做什么,没出息。今天想来,十分遗憾。
但我在乡下见过做豆腐的,那是对于一个吃货最深刻的印象,也是最神奇的发现。把黄豆用大水缸或大木盆浸泡,饱满得涨破了皮,便开始研
磨,家用的石磨不是那么好推的,用力要巧。推拉之间,石磨正好一圈,连水带豆子一起放入石磨中的圆孔里,白色的浆汁就沿着石磨的四周流出来。正是元代女诗人郑允端所写的“磨砻流玉乳”。磨好的浆汁用豆腐包布袋过滤,袋中留下豆腐渣,过滤后的豆浆放入锅中烧开,搁置一段时间,用石膏点浆,点浆的温度和比例都很有讲究,决定了豆腐的制作成败。点了石膏后,慢慢地,神奇的浆汁凝聚成花,成豆腐脑。豆腐脑倒入格板中压榨出水分,豆腐便做成了。
我问过姑伯,豆腐坊里做豆腐是不是也是这样的过程,姑伯却不答,笑着说:女孩子家知道做豆腐有什么用,会将豆腐做成菜就行了。我对他的卖关子老大不高兴。但慈祥的姑伯喜欢讲故事,他总是用讲不完的故事逗我开心。他给我讲了一个很老套的关于浠水“豆腐西施”的故事。
从前,浠水有一个开豆腐坊的女人很聪明,她家的豆腐不仅比别人家的豆腐嫩,分量还足,味道更鲜美,十里八乡的人都喜欢到她家买豆腐,称她为“豆腐西施”。豆腐西施的丈夫不伺农耕,一心只想考取功名,她只得一个人起早贪黑忙里忙外。有一年丈夫去京城参加科考,她倾尽家中所有给丈夫带足盘缠和食物,丈夫打开包袱,竟然全部是西施用豆腐做的干粮:豆腐包、豆腐干、油豆腐、卤豆皮……她对丈夫情深意重地说:“别忘了豆腐的味道!”
几个月后,没有等回丈夫,家里却来了四个赶路的人,领头的气度非凡,一看就来头不小,他们直奔豆腐西施家,点名要吃豆腐宴,不多不少,要八样,而且每样菜都要用数字命名。这哪里是要吃豆腐,分明是要考豆腐!
豆腐西施也不争辩,自打这四人进了门,她便有礼有节笑脸相迎,满口
应承下他们要吃的豆腐宴,然后进屋去了。一刻钟后,她摆出了八道菜:
第一道,千里送鹅毛。一碗刚刚做好的豆腐脑,被轻轻搅动过,浮在碗里犹如片片雪白的鹅毛。客官见了微笑不语。
第二道,百炼成浆。一碗热气腾腾的豆浆,不正是百炼而成的么?客官的表情不变。
第三道,十年寒窗。一张豆油皮被切成窗的形状,中间还依稀有人手握书卷的样子,四周撒上一些豆腐碎末,如同飘落的雪花。可不就是一位书生寒窗苦读的剪影吗?客官见后,眼睛微亮。
第四道,九曲回肠。豆腐渣灌成的香肠一片片切得厚薄均匀,再摆成弯曲的肠子形状。客官轻轻抚了抚胡须。
第五道,四体不全。白豆腐切成的细条,以韭菜配底,豆腐条拼成一个个人形,只是豆腐条都断成了两截,如同走在草地上的手脚残废之人。客官面露讶色看了看神情淡定的西施。
第六道,三思而行。白干丝酱干丝和芹菜丝切得粗细均匀,三色搭配甚是好看。客官脸上喜色难抑。
第七道,一清二白。一盘豆腐切成小丁配上葱花用小磨香油拌匀,香味扑鼻。客官微微点头。
第八道,黄金万两。一盘刚炸好的油豆腐,听得到滋滋的响声,溢着油香味道,令一众人等禁不住咽口水。客官起身大笑起来,赞叹道:好手艺!好手艺!
几天后,皇上下了道圣旨,召豆腐西施进宫面见圣上。皇上见了豆腐西施便饶有兴致地问那八道菜的寓意,豆腐西施毫无惧色,凛然相告:“有劳圣上挂记。民女家中贫寒,所有积蓄都给丈夫赶考当了盘缠,还借了些许银两。家中除了豆腐只有豆腐,正好各位客官要做豆腐宴,民女只有献丑与各位客官。”
原来,豆腐西施的丈夫一举高中状元,被皇上相中,想招为乘龙快婿。没想到状元郎听说要做驸马,不仅没有大喜过望,还一直愁眉不展郁郁寡欢。皇上命大臣问其原因,这男人还算有良心有担当,直言不讳地表明,家中已有妻室,是远近有名的豆腐西施,养其家,供其学,如今闻不着豆腐香,食不甘味,寝不安神。
皇上对这位豆腐西施十分好奇,命大臣带人前去考察状元郎的家境,一睹豆腐西施的芳容,这便有了“八道菜”的故事。豆腐西施何等聪明,便用八道菜来表明她的心思。
那“千里送鹅毛”表达丈夫远去京城赶考,她花光家中所有积蓄,一无所有,虽然微薄,但已是她的全部。“百炼成浆”和“十年寒窗”表达丈夫苦读诗书的辛苦,以及她多年清苦的陪伴。“九曲回肠”表达她心里的百般情绪,丈夫功成名就,她有被休的风险。“四体不全”是她笑丈夫一介书生,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三思而行”是要皇上想清楚,新科状元是做婿好还是做臣好,自己也要想清楚,对丈夫的美好前程,是放手还是坚守。“一清二白”表达自己不再犹豫,绝不放手,即便丈夫什么也没有,有了她的手艺,有了豆腐,就是“黄金万两”富贵满堂。
皇上十分欣赏豆腐西施的胆识和才能,便放弃了招状元为驸马的念头,并在京城赐了豆腐西施一间豆腐作坊,名曰:状元豆腐店。
兰心蕙质聪明伶俐的豆腐西施投资了一只“绩优股”,最终成为生活的赢家。她也将浠水豆腐带到了京城,名震八方。
姑伯是段子高手,故事的出处和真实性都不可考,年代和地点也不可考。他对我说,这故事是真的,浠水的豆腐就是豆腐西施传承下来的,女孩子就要做“豆腐西施”。如今,豆腐部早已改制搬迁,那豆腐的味道却深深埋进了几代人绵长的记忆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