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滩革命老区镇标 上世纪八十年代,钟祥市长滩镇村民去钟祥县城赶集,坐着破旧的班车在路上颠簸三四个小时,下午再颠簸着回来。晴天路上黄土飞扬,到家里全身沾满尘土。雨天更糟糕,雨水将路面泡得稀烂,一脚踩进去就陷在泥中,等费力拔出鞋子,两只脚就变成两个沉重的泥球。现如今,150公里水泥路交错纵横通到农户家门口,从长滩开车到钟祥城区不到1个小时。 金秋十月,记者在长滩镇采访时,年逾五旬的村民刘士贵讲述的亲身感受。 “路、水、电、网”户户通,基础设施大改善 除了路修到了家门口,自来水管子架通是让村民最高兴的事。 “过去吃水用水得去水井里挑水,一个星期舍不得洗一次头。现在告别了挑水的苦日子,吃的都是放心的自来水。每天还能洗上热水澡。”刘士贵的老伴不时插上一句话。20年来,长滩镇15个村的农户吃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吃井水的日子从此成为了过去时。 基础设施改善带来的便利还远不止这些。 “在家不出门,也知天下事。”金星村村民殷建民最大的乐趣就是在劳作之余和周围邻居谈古论今,网络手机是掌握信息的主要工具。 近20年来,长滩镇大力推进电网改造工程,不仅把电视机、冰箱、洗衣机搬进了农户家中,还让村民赶上了网络时代的潮流。2016年,该镇先锋、廖台等4个村还开通了农村淘宝,不仅能帮助村民线上买东西,还让本地优质农产品成功触“网”。 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乡村“颜值”大改观 近年来,新一届的长滩镇党委、政府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以红色文化为底蕴,以绿色发展为方向,以美丽乡村、厕所革命、精准扶贫、农村改革为抓手,务实重行,美丽乡村建设连续三年历史性进入该市一类方阵,厕所革命进度位居钟祥市第一,奋力打造美丽长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今年8月,长滩镇先锋村美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前面是亭台古树,后面是粉墙黛瓦,今年的美丽乡村建设让先锋村换了新颜。在该村打造的观摩点上,农户贺立志正拿着铁锹整理着自家院子,“把院子理一理,种点花草,才能配得上这么好的环境。”笑盈盈地说道。 该镇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全面整治村庄环境。2016年大力植树补绿,2017年推进污水处理,2018年实施厕所革命,年年都有大变样。 在美丽乡村建设上,该镇人大副主席江克富是个行家。“过去年年植树不见树,2016年我们引进南京启祥园林、湖北紫园等企业,发展1500亩花卉苗木,流转土地将8条通村公路两边的路肩统一加宽至2米,栽植女贞、桂花、红叶石楠,真正实现绿满长滩。” 2017年,该镇新建镇区污水处理厂,规划生活污水处理规模400万吨/日。同年,该镇启动养殖区“三区”划分工作,对规模养殖场一律拆、改、关,使长滩河水质得到较大改善。 今年,长滩镇全面铺开厕所革命,15个村30 多个施工队抢晴战阴,2249个农户已经完成改厕,6座公厕焕然一新。为做好结合文章,该镇利用废弃坛子作生态净化池,建成微型人工湿地,创新摸索出“化粪池+人工湿地”的改厕模式,使厕所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亮点。 几年来,该镇接连打造了桥畈、大洪、同心、先锋、毛潭等8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实施了美丽集镇建设。 金秋十月,记者驱车走在长滩镇境内宽阔的大道上,映入眼帘的是路林交织、格田成井、优美自然的新农村景象。集镇上的所有街道,黑色的沥青路宽广通畅,精致的路灯和绿意盎然的四季桂交错点缀。穿过镇区,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层林尽染间镶嵌着富含农家韵味的特色小景观,令人怡然自得。真可谓人在画中走,车在景中游。 同心村生态化污水处理池 先锋村村民屋后菜园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壮大特色产业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支撑,但依靠过去一家一户的小农模式难以实现,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长滩镇党委书记鲍瑞如是说。 2012年,长滩镇引进浙江老板林永忠,流转农村集体荒山5000亩种植杨梅,着力打造“农田田园化、产业融合化、城乡一体化”的田园综合体。经过6年发展,长滩镇已经发展为全省最大的杨梅种植基地。今年以来,杨梅体验园已经吸引钟祥市内外游客采摘体验15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农家乐20余家,提供务工收入过百万元。 “杨梅产业效益好,20棵杨梅树就能收入过万元,是我镇精准扶贫推广的主导脱贫产业之一。”江克富说,“不仅如此,我们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为农户打造杨梅小院,既美了村,又富了民。” 在先锋村春源合作社联合社,32个整齐排列的育秧大棚内一片绿意盎然。还不到一刻钟时间,合作社理事长朱小林内就接到了3个订单电话。 “统一种植计划、统一科技培训、统一农资配送、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农机作业、统一收储加工、统一财务结算,我们采取‘八统’模式,可以辐射长寿、旧口、石牌、洋梓、九里、郢中等周边6个乡镇的水稻生产。”朱小林介绍。 经过4年发展,联合社建成3个农业综合服务超市、2个育秧基地和1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今年以来,合作社共为周边地区提供5.5万余亩大田机插秧苗服务,完成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25万亩,实施秸秆还田作业7万亩,为3万余亩水稻提供烘干服务,为1万亩水稻提供仓储服务,为周边大米加工企业提供优质原料粮1000吨,加工销售“长寿稻”系列高端大米200吨,实现产加销一体化服务。自2016年以来,合作社对接了15家贫困户,每年为贫困户分红3万元。 长滩镇街道一角 抓党建促发展,红色老区大换颜 常言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抓好村级支部班子建设,整顿后进支部,该镇采取从优秀党员中“挑”,从致富带头人中“选”,从机关事业单位中“请”等多种方式,选优配强了5个村的基层组织带头人,解决了部分村支部书记年龄偏大、能力不足的问题。为激发基层组织活力,全镇实施阵地清零行动,高标准打造了金星、同心、青龙鞍等村党员群众活动中心,实现党务、居务、服务、商务、事务“五务合一”。 50多岁的朱小林除了是合作社理事长,今年他还多了另一个身份——付巷村支部书记。今年4月,长滩镇党委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从机关事业单位中选派优秀党员回村任支部书记,朱小林就是其中之一。 长滩镇是革命老区乡镇。为打响长滩镇红色文化品牌,镇党委争取资金200多万元,对镇域内的长滩英烈园、荆钟京县委旧址等红色资源进行整修改造,推出的红色浮雕文化墙、红旗背景墙、红色文化广场等设施形式新颖,寓意深刻。目前,长滩镇已成为钟祥市开展英烈祭奠活动的主要去处之一。 40年改革发展浪潮波澜壮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长滩镇在绿色发展、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积极作为,生动实践,一幅更加美丽的改革开放画卷正在徐徐打开。(记者 李天学 通讯员 江克富 赵延 文/图) 来源:荆门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