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板凳大碗面
老杨小时候就失去了父母,好不容易考上了师范,最近才调进了县城,生活压力陡然增加。小孩子太小,两口子又要上班,家里请了保姆照顾小孩,老杨的经济拮据,为了改善经济状况,决定利用节假日到平湖电影院门口卖面条,招牌都想好了,就叫“矮板凳大碗面”。
老杨将自己的一辆旧自行车改装成小推车,车上可以放炉子,桌子还有锅碗瓢盆,几只小矮凳插在两边。在家烧好水,架上炉火,推着车子出了门。老杨能说会道,很受欢迎,总有一些回头客过吃面,一个暑假过了,上班了。原本打算利用周日再来摆摊,后来被陈校长知道了,在大会上点名批评了他,有些老师在外面摆摊卖面条,有损教师形象。
老杨没有再去卖面条,有一个回头客多次来找,没有找到,便问街边开小卖部的店主: 那个开“矮板凳大碗面”的老师怎么没有来? 他不来了! 那他在哪里住呢? 在罐头厂的院子里住! 那人找到罐头厂院子,找到了老杨。 两人一见如故,老杨说起自己的经历,那人甚为同情说: 既然你不卖面条了,那就把小推车卖给我吧! 一辆自行车一百五十元。 你把他改成了小推车,我就给你一百八十元吧!
老杨一想,我一个月的工作才九十多元,一百八就一百八!卖面条没有赚多少钱,卖了这辆车,赚了不少钱,哈哈!真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啊!
“矮板凳大碗面”继续摆在了平湖电影院前面,生意越做越红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