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梁山调——荆门市东宝区文艺比赛中耀眼的明珠 11月18日下午,在荆门市东宝区群众文化中心举办了第十二届“农家乐杯”东宝区专场文艺比赛,在这场以“奋进新时代,欢乐在农家”为名的大型文艺演出中,极具荆门特色的传统戏曲戏种东宝“梁山调”成为了一大亮点。 下午五点,东宝区梁山调剧团给观众们带来了《说唱乡村新面貌》,十二名盛装的表演者采用梁山调传统唱腔,用说唱和对白的方式来歌颂新时代的农村美好生活。丰富的肢体语言,口语化的台词和不断变换的队形让她们成为了所有观众目光的焦点,而到了节目高潮处,所台下甚至还有不少观众也情不自禁的和表演者们一同唱了起来。节目结束之际,享受了视听盛宴的观众们毫不吝啬的回报以掌声与喝彩。 据悉,梁山调作为一种来自于四川梁山县的戏剧唱法,两百多年前经由商人们传到荆门地区,在与当地的戏曲传统相融合后,形成了一门行当较为完整、独具声腔特色、自成体系的传统戏曲剧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复兴传统文化,国家搜集、整理、编撰“十大集成”,东宝区梁山调被列入《中目戏剧集成、湖北卷》,2009年则被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梁山调这一代的传承人是东宝区梁山调剧团团长胡必莲,其父胡士斌生前表演梁山调长达近80年,自编节目100多出,2009年获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师从其父的她于2006年组建了东宝区梁山调剧团,并致力于保护和传承这一剧种。近些年剧团规模不断扩大,由她参与演出和编撰的剧目也在持续增加。 在谈到梁山调的传承和在新时代的发展的问题上,东宝区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织书记,局长邵启宏强调,以梁山调为代表的地方优秀传统戏剧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精准扶贫大业中的精神文化扶贫建设相贴合,同时还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文化自信的方针相契合。这样,梁山调这种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才能实现真正的大众化、流行化,成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张文豪 夏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