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57
版主
┈━原创生活艺术
   
- 积分
- 23149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8-12-14 21: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省铁路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功能作用发挥等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短板。
1.路网规模不足,发展不够均衡。全省铁路路网密度小、负荷重、分布不均等问题比较突出。截至2017年底,我省每百万人拥有铁路约70公里,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铁路万人拥有率及路网密度两项指标在全国位居中游偏后水平,单位铁路里程客货运负荷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铁路网络主要分布在我省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路网密度亟待提升,尤其是焦柳线以西存在路网空白地区,江汉平原地区铁路运输通道单一,全省50%的市县不通铁路。
2.高铁通道较少,枢纽地位不够凸显。东西方向既有铁路技术标准和运行效率不高,不能满足快速客运需求。南北方向仅一条高铁通道,中西部地区对外联系不畅。向西南、西北、东北、东南地区斜向通道不足,与国内主要经济体的高铁通道还没有完全形成。武汉铁路枢纽车站能力、过江通道、动车配置及设施配套等不能适应发展需求,新的项目难以在武汉高效便捷地接入全国路网。部分市州不通高铁,“一主两副”中心城市之间高铁衔接不畅,武汉城市圈、襄十随城市群、宜荆荆城市群之间以及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线路联系比较单一。襄阳、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枢纽功能不强,对区域的辐射作用发挥不够。
3.多式联运衔接不够,综合交通优势尚未充分发挥。货运铁路、疏港铁路建设滞后,主要港口没有全面实现铁路直接通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无缝对接不够,铁水联运发展缓慢,铁路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水平亟待提高。运营管理体制创新不够,不同运输方式尚未形成高效联程联运、互通共享体系。
4.资金筹措渠道不宽,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增强。铁路投资过于依赖国家投入和财政资金,投融资渠道不宽,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省内铁路投融资平台实力偏弱。已建成的城际铁路运营亏损问题比较突出,综合开发、多种经营发展不够。
二、形势要求
“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是湖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决胜阶段,也是我省发展的黄金机遇期、积蓄能量释放期、综合优势转化期、“四化”同步发展加速推进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趋势、新机遇,对铁路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一)外部条件和发展基础
国务院批准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到2020年和2025年全国铁路网规模将分别达到15万、17.5 万公里左右,国家将继续保持较大的铁路投资强度。我省一批项目已纳入国家中长期规划、“十三五”规划和长江经济带沿江高铁通道建设实施方案。国家稳定向好的经济环境,积极稳健的宏观政策,铁路建设、管理、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加快铁路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十二五”以来,我省经济总量由全国第11位上升到第7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跨上3000亿元台阶,我省在铁路项目谋划、建设管理、统筹协调等方面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为新一轮铁路建设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现实需求和长远需要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盘,铁路是基础设施的重要支撑,铁路建设关联度高,产业带动作用强,加快铁路建设发展,保持适度较高的投资强度,有利于发挥固定资产投资“定海神针”作用,为全省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提供力量源泉。湖北人均收入水平偏低,省内老、少、库、贫等欠发达地区集中,贫困县市和贫困人口较多,特别是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等地区还有不少深度贫困县,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群众出行困难,加快铁路建设发展,增加铁路公共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才能使不同地区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湖北自古就是“九省通衢”之地,但与公路等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铁路发展相对滞后,加快铁路建设发展,尽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与其他运输方式一起,共同构筑湖北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全面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构建湖北区位、交通新优势。湖北作为内陆省份,长期以来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加快铁路建设发展,才能进一步密切与国内主要经济区的联系合作,构建沟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战略通道,让湖北从内陆腹地变成对外开放前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使湖北真正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支点、长江经济带重要增长极。
(三)主要挑战和制约因素
国家铁路投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铁路建设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地方在铁路项目建设、资金筹措、运营管理等方面将承担更大的责任。改革后,路网干线项目由国家与地方共同出资建设,城际、支线、市域(郊)等项目由地方负责建设。中部省份新建国家路网干线项目,地方实际出资将超出资本金一半以上,其他铁路项目国家一般不再出资。铁路项目投入大,盈利能力差,社会资本投资意愿低。地方主导的项目,后期管理由地方负责,并独立承担运营亏损。部分地方还存在“等、靠、要”思想,以我为主、攻坚克难的思想准备不足,措施不多。省内铁路投资主体起步较晚,管理运营能力与加快发展的新要求还不完全匹配。地方铁路一般不具备独立组织运营条件,铁路建设发展受外部制约因素较多,还面临不少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