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6943|回复: 8

[其他] 湖北省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转)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57

101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原创生活艺术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3149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8-12-14 21: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关键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铁路运输具有大能力、低排放、高效率的特点,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加快新一轮铁路建设发展,完善全省铁路网布局,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对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交通强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发展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依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一)发展现状
“十二五”以来,我省铁路建设全面提速,铁路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投融资模式不断创新,高速铁路网络初步形成,铁路建设为全省经济提档进位提供了强大动力,大大改善了群众出行和货物运输条件。
1.        铁路营业里程大幅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不断提高。构建了沟通南北、横贯东西的铁路运输通道,全面建成京广高铁、沪汉蓉快速铁路及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完成武康、武九、京九、洛张等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武九高铁、汉十高铁、郑万高铁、蒙华铁路、天门至仙桃铁路支线、潜江铁路支线等,以“四纵(京九铁路、京广铁路、京广高铁、焦柳铁路)三横(沪汉蓉铁路、汉丹~武九铁路、长荆铁路)”为骨架的铁路网络基本形成。“十二五”以来,全省铁路建成投入运营项目8个,新增营业里程789公里;在建项目9个,建设规模1323公里。截至2017年底,全省铁路营业里程4129公里,复线率83%,电气化率88%。

专栏1  2017年底湖北省建成铁路基本情况
序号        项目名称        通车里程
(公里)        复线里程
(公里)        电气化里程(公里)
“十一五”末合计        3340        2639        2833
“十二五”以来建成项目(小计)        789        789        789
1        武汉至宜昌铁路        293        293        293
2        石家庄至武汉高铁        132        132        132
3        武汉至咸宁城际铁路        77        77        77
4        重庆至利川铁路        28        28        28
5        武汉至黄石城际铁路        92        92        92
6        武汉至黄冈城际铁路        36        36        36
7        武汉至孝感城际铁路        62        62        62
8        武汉至九江高铁        69        69        69
2017年底合计        4129        3428        3622

专栏2  湖北省在建铁路基本情况
序号        项目名称        总里程
(公里)        省内里程
(公里)        预计建
成年度
                                    
1        武汉至十堰高铁        399        399        2019
2        郑州至万州高铁        785        287        2022
3        安庆至九江高铁        302        51        2022
4        黔江至张家界至常德铁路        339        55        2019
5        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        1815        331        2019
6        武汉新港江北铁路香炉山至黄州段        63        63        2019
7        天门至仙桃铁路支线        84        84        2018
8        潜江铁路支线        37        37        2018
9        汉宜铁路大福至仙桃城区支线        16        16        2020
2017年底合计        3840        1323        -
2.高速及城际铁路发展迅速,高铁骨架网络初步形成。建成武汉至宜昌铁路、石家庄至武汉高铁,沪汉蓉铁路、京广高铁贯穿我省,武咸、武黄、武冈、汉孝等武汉城市圈4条城际铁路相继投入运营,形成了武汉为中心“十”字形高速铁路网和放射状武汉城市圈城际网格局。截至2017年底,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营业里程1102公里,占全省铁路营业里程的27%。城际铁路267公里,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
3.铁路运输能力显著提升,客运市场快速增长。对外铁路通道实现快速化,武汉至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方向城市5小时左右通达,进一步密切了湖北与外部联系。动车直达全国主要城市,铁路客运能力显著提升。2017年,全省铁路旅客发送量18074万人次、旅客周转量969亿人公里,“十二五”以来年均增长约14%、9%。2017年铁路客货周转量分别约占全省运输市场份额的60%、16%,同比分别增长约8%、9%,铁路在全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作用明显提升。2017年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共发送旅客约1490万人次,为城市圈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4.综合枢纽建设加快,配套体系不断完善。完成汉口站改造,建成孝感北、黄石北、咸宁南、黄冈东等一批现代化综合客运站,带动了沿线产业布局优化和城市空间拓展,为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发挥了积极作用。城市轨道交通引入武汉铁路枢纽,进一步完善了武昌站、武汉站、汉口站三大客站综合枢纽功能,为旅客“零距离”换乘提供便利。汉孝城际铁路连通武汉天河机场,实现了快速铁路与航空枢纽“无缝对接”。2017年武汉枢纽发送旅客约7500万人次,居全国第4位。
5.投融资改革稳步推进,工作机制逐步完善。路地合作进一步深化,投资模式、经营管理呈现多样化特点,开展了以地方为主建设高铁通道的新尝试。实施城际铁路路地股权置换,我省主导城际铁路运营管理。组建省级铁路投融资平台,全面参与全省国铁干线和地方铁路建设。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铁路项目,投资主体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各地加快铁路发展的积极性高涨。建立省市之间、部门之间纵横联动的工作机制,制定征地拆迁、资金筹措等配套政策,为铁路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7

101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原创生活艺术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3149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8-12-14 21: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省铁路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功能作用发挥等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短板。
1.路网规模不足,发展不够均衡。全省铁路路网密度小、负荷重、分布不均等问题比较突出。截至2017年底,我省每百万人拥有铁路约70公里,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铁路万人拥有率及路网密度两项指标在全国位居中游偏后水平,单位铁路里程客货运负荷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铁路网络主要分布在我省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路网密度亟待提升,尤其是焦柳线以西存在路网空白地区,江汉平原地区铁路运输通道单一,全省50%的市县不通铁路。
2.高铁通道较少,枢纽地位不够凸显。东西方向既有铁路技术标准和运行效率不高,不能满足快速客运需求。南北方向仅一条高铁通道,中西部地区对外联系不畅。向西南、西北、东北、东南地区斜向通道不足,与国内主要经济体的高铁通道还没有完全形成。武汉铁路枢纽车站能力、过江通道、动车配置及设施配套等不能适应发展需求,新的项目难以在武汉高效便捷地接入全国路网。部分市州不通高铁,“一主两副”中心城市之间高铁衔接不畅,武汉城市圈、襄十随城市群、宜荆荆城市群之间以及城市群内各城市之间线路联系比较单一。襄阳、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枢纽功能不强,对区域的辐射作用发挥不够。
3.多式联运衔接不够,综合交通优势尚未充分发挥。货运铁路、疏港铁路建设滞后,主要港口没有全面实现铁路直接通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无缝对接不够,铁水联运发展缓慢,铁路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水平亟待提高。运营管理体制创新不够,不同运输方式尚未形成高效联程联运、互通共享体系。
4.资金筹措渠道不宽,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增强。铁路投资过于依赖国家投入和财政资金,投融资渠道不宽,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省内铁路投融资平台实力偏弱。已建成的城际铁路运营亏损问题比较突出,综合开发、多种经营发展不够。
二、形势要求
“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是湖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决胜阶段,也是我省发展的黄金机遇期、积蓄能量释放期、综合优势转化期、“四化”同步发展加速推进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趋势、新机遇,对铁路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一)外部条件和发展基础
国务院批准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到2020年和2025年全国铁路网规模将分别达到15万、17.5 万公里左右,国家将继续保持较大的铁路投资强度。我省一批项目已纳入国家中长期规划、“十三五”规划和长江经济带沿江高铁通道建设实施方案。国家稳定向好的经济环境,积极稳健的宏观政策,铁路建设、管理、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加快铁路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十二五”以来,我省经济总量由全国第11位上升到第7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跨上3000亿元台阶,我省在铁路项目谋划、建设管理、统筹协调等方面积累了经验,锻炼了队伍,为新一轮铁路建设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现实需求和长远需要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底盘,铁路是基础设施的重要支撑,铁路建设关联度高,产业带动作用强,加快铁路建设发展,保持适度较高的投资强度,有利于发挥固定资产投资“定海神针”作用,为全省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提供力量源泉。湖北人均收入水平偏低,省内老、少、库、贫等欠发达地区集中,贫困县市和贫困人口较多,特别是大别山、武陵山、秦巴山等地区还有不少深度贫困县,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群众出行困难,加快铁路建设发展,增加铁路公共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才能使不同地区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湖北自古就是“九省通衢”之地,但与公路等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铁路发展相对滞后,加快铁路建设发展,尽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与其他运输方式一起,共同构筑湖北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全面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构建湖北区位、交通新优势。湖北作为内陆省份,长期以来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加快铁路建设发展,才能进一步密切与国内主要经济区的联系合作,构建沟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战略通道,让湖北从内陆腹地变成对外开放前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使湖北真正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支点、长江经济带重要增长极。
(三)主要挑战和制约因素
国家铁路投资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铁路建设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地方在铁路项目建设、资金筹措、运营管理等方面将承担更大的责任。改革后,路网干线项目由国家与地方共同出资建设,城际、支线、市域(郊)等项目由地方负责建设。中部省份新建国家路网干线项目,地方实际出资将超出资本金一半以上,其他铁路项目国家一般不再出资。铁路项目投入大,盈利能力差,社会资本投资意愿低。地方主导的项目,后期管理由地方负责,并独立承担运营亏损。部分地方还存在“等、靠、要”思想,以我为主、攻坚克难的思想准备不足,措施不多。省内铁路投资主体起步较晚,管理运营能力与加快发展的新要求还不完全匹配。地方铁路一般不具备独立组织运营条件,铁路建设发展受外部制约因素较多,还面临不少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7

101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原创生活艺术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3149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8-12-14 21: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重点任务
(一)发展重点
——扩充高速铁路网。构建京广、京九、呼南、沪汉蓉、沿江、武西、武九、郑万等组成的高速铁路主骨架。到2020年,武汉与周边省会城市2~3小时通达,与全国主要经济区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广州、重庆、西安)间5小时左右高铁通达,群众出行的便捷性和舒适性显著提升。到2030年,构建武汉与长三角、珠三角、川渝地区核心城市高铁多通路连接格局,实现与全国省会城市间高标准通道可达,进一步缩短时空距离。
——完善城际铁路网。利用高速铁路网络,新建部分线路,形成长江中游城市群、省内三大城市群之间较为完善的城际铁路网络,更好服务城市群发展。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武汉为中心,联系全省主要城市的快速城际客运网络,实现城市圈(群)内部0.5~1小时交通圈,城市圈(群)之间实现1~2小时到达。到2030年,开辟武汉城市圈与邻省皖江城市带、长株潭城市群沟通的新通道,为城市圈(群)之间交流提供条件。
——加密普速铁路网。完善货运通道布局,打通北煤南运铁路通道,提升主要物流通道干线铁路运输能力。强化与资源富集区、货物主要集散地、沿江主要港口的对接,建设一批兼顾客货运输功能的铁路,进一步调整货物运输结构。加密我省中西部地区铁路网,提升路网规模和质量。
——强化点线配套。在加快线路建设的同时,科学规划枢纽及配套设施建设。改造提升武汉铁路枢纽,高标准建设襄阳、宜昌铁路枢纽,全省形成三大综合性铁路枢纽,加快形成荆门、黄冈等区域性铁路枢纽。合理规划线路走向和站场布局,在满足线路通达顺畅要求的同时,更好地发挥铁路对沿线发展的带动作用。完善铁路站场周边交通配套,形成便捷、高效、顺畅沟通的换乘和联运体系,提高铁路枢纽集散效率。科学规划动车所、检修基地等配套建设,形成与高铁网络相适应的动车发车能力。
——建设特色铁路。面向需求,因地制宜,全面完善地方铁路体系。加强旅游黄金线路铁路规划,推进“一江两山”等主要景区旅游铁路建设,促进旅游资源开发。积极发展市域(郊)铁路,完善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好地适应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新要求。推进城市闲置铁路实施重轨轻用改造,扩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有效供给,为群众出行提供便捷多样选择。
——加快多式联运发展。进一步完善湖北“走出去”通道,积极发展中欧(武汉)班列运输,使我省成为连接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国家的重要枢纽。大力发展铁水联运,利用“黄金水道”优势,加快建设沿长江和汉江重点港口疏港铁路,打通多式联运“最后一公里”,建设多种交通方式衔接有序的综合性货运枢纽,形成便捷高效的现代铁路物流网络,提供覆盖广泛的铁路运输服务。
(二)规划方案
1.高速铁路。建设武汉至十堰高铁、郑州至万州高铁、安庆至九江高铁,新建武汉至杭州高铁黄冈至黄梅段、宜昌至郑万高铁联络线、西安至十堰高铁、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沿江高铁云梦至武汉直通线、呼和浩特至南宁高铁襄阳至常德段,推进沿江高铁武汉至合肥段、京九高铁阜阳至黄冈段、沿江高铁宜昌至恩施至重庆段规划建设,深化武汉至贵阳、武汉至南昌高铁规划研究,适时启动相关新建线路建设。
2.城际铁路。建设汉宜铁路大福至仙桃城区支线,推进荆门至荆州铁路、仙桃至洪湖至监利铁路规划建设,完善省内城市群以及群内城市之间的城际铁路网络,深化荆州至岳阳铁路规划研究,适时推动建设。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主要城市之间,以及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之间高效、便捷、灵活的往来通道。
3.普速铁路。建设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黔江至张家界至常德铁路、武汉新港江北铁路香炉山至黄州段,推进常德至岳阳至九江(南昌)铁路、安康至恩施至张家界铁路、恩施至黔江铁路规划建设,配合国家开展沿江重载铁路规划研究。
专栏3  规划建设和规划研究铁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7

101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原创生活艺术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3149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8-12-14 21: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高速铁路
规划建设武汉至十堰高铁、郑州至万州高铁、安庆至九江高铁、武汉至杭州高铁黄冈至黄梅段、宜昌至郑万高铁联络线、西安至十堰高铁、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武西高铁云梦至武汉直通线、呼和浩特至南宁高铁襄阳至常德段、沿江高铁武汉至合肥段、京九高铁阜阳至黄冈段、沿江高铁宜昌至恩施至重庆段等,总里程约2300公里。
规划研究武汉至贵阳高铁、武汉至南昌高铁、咸宁至宜春至吉安高铁等。
(二)城际铁路
规划建设汉宜铁路大福至仙桃城区支线、荆门至荆州铁路、仙桃至洪湖至监利铁路等,总里程约180公里。
规划研究荆州至岳阳铁路等。
(三)普速铁路
规划建设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黔江至张家界至常德铁路、武汉新港江北铁路香炉山至黄州段、常德至岳阳至九江(南昌)铁路、安康至恩施至张家界铁路、恩施至黔江铁路等,总里程约890公里。
规划研究沿江重载铁路等。
4.铁路枢纽。实施武汉铁路枢纽改造升级,形成四大主要客运枢纽布局,将武汉铁路枢纽建设成为通达郑州、济南、合肥、杭州、南昌、长沙、贵阳、重庆、西安等9个方向的环形放射状大型枢纽。科学规划、高质量建设襄阳枢纽、宜昌枢纽,优化新线引入方案,完善枢纽客货运设施布局。加强铁路枢纽站场与轨道交通等城市公共交通衔接,提高交通组织集约化水平,构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提升铁路枢纽整体能力。
专栏4  规划建设铁路枢纽相关重点工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7

101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原创生活艺术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3149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8-12-14 21: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武汉枢纽
我国铁路四大路网性枢纽、六大客运中心和四大机车、客车检修基地之一。逐步形成由京广、武西、武九、沿江高铁,汉孝、武咸、武冈城际以及京广、武九、武康、合武、汉宜铁路,汉麻联络线等13条干线引入的环形放射状大型枢纽。在既有武汉长江大桥(双线铁路)、天兴洲长江大桥(四线铁路)的基础上,规划建设白沙洲长江大桥(四线铁路)、葛店长江大桥(双线铁路),形成新的过江通道。客运系统按“四主(武汉站、汉口站、新汉阳站、武昌站)两辅(流芳站、天河北站或长江新城站)”规划布局;货运系统按“三大物流基地(吴家山、滠口、大花岭)、两大高铁快运中心(武汉站、新汉阳站)”规划布局;解编系统按“一主(武汉北)一辅(武昌东)”规划布局;配合干支线铁路建设,相应配置动车段(所)、客车整备所等相关设施。
规划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武西高铁云梦至武汉直通线、新汉阳站、动车所、白沙洲长江大桥(四线铁路),扩建吴家山集装箱中心站、扩建滠口和大花岭货场、新建阳逻物流中心,新建西北货运环线、北环线及战备码头搬迁等。
(二)宜昌枢纽
区域性重要铁路枢纽。引入宜万铁路、汉宜铁路、宜昌至郑万高铁联络线、沿江高铁、呼南高铁襄阳至常德段、焦柳铁路、鸦宜铁路及太平溪、秭归茅坪、红花套等港区支线铁路,高速铁路靠近城区呈“工”字构架,普速铁路在鸦鹊岭附近“T”型交汇,形成衔接6个方向干线的铁路枢纽。客运系统按两站(宜昌东站、宜昌北站)并立规划布局。
规划建设宜昌北站、宜昌至郑万高铁联络线、沿江高铁、呼南高铁襄阳至常德段等。
三)襄阳枢纽
区域性重要铁路枢纽。引入武西高铁、郑万高铁、呼南高铁襄阳至常德段、焦柳铁路、武康铁路、蒙华铁路,形成高速铁路沟通武汉、西安、郑州、重庆、荆门等5个方向,普速铁路沟通武汉、安康、洛阳、荆州、三门峡等5个方向的客货顺列式大型铁路枢纽。客运系统按两主(襄阳站、襄阳东津站)一辅(襄阳东站)规划布局。
规划建设东津站、呼南高铁襄阳至常德段引入工程、襄阳铁路物流基地等。
5.特色铁路。规划建设恩施、宜昌、十堰、神农架等地旅游观光铁路,探索城市闲置铁路重轨轻用改造,深化武汉城市圈、宜荆荆城市群、襄十随城市群铁路研究,组织编制市域(郊)铁路发展规划,适时启动相关项目建设。
6.货运支线和铁路专用线。组织编制铁水联运和货运支线铁路发展规划,重点规划建设长江沿线武汉、宜昌、荆州、黄石、鄂州和汉江沿线襄阳、荆门等港区疏港铁路,打造武汉阳逻港、荆州储煤基地、黄石棋盘洲港等铁水联运示范项目和宜昌三峡铁水联运体系,加快实现主要港口“铁水公”互联互通。规划建设连接重点开发区、大型工矿企业和物流园区货运支线或铁路专用线,建设天门至仙桃铁路支线、潜江铁路支线,新建当阳至远安铁路支线等项目。
7.物流基地。推进铁路大型综合性货场改造,建设“1+7”铁路物流基地,构建现代化铁路物流系统。配合国家开展高铁快递运输方式研究,适应高铁物流发展趋势,推进设施、设备升级,以及分拣、装卸标准化建设。以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建设为契机,探索“航空+高铁”组合运输方式,合理规划布局相关线路和转运设施,推动“空高联运”发展。
8.既有设施改造。适时开展鸦宜线、长荆线、汉丹线、麻武线、黄石山南铁路等既有线路扩能改造。根据发展需要,新建宜万铁路高坪站,改扩建黄冈西站、孝昌站、松滋站、咸宁货场等既有铁路车站、站房、货场等设施,进一步提升路网综合利用效率和能力,改善客货运输服务质量。
专栏5  规划建设旅游观光及疏港铁路重点工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7

101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原创生活艺术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3149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8-12-14 21: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旅游观光铁路
规划建设恩施腾龙洞至大峡谷、宜昌清江画廊、武当山、神农架等旅游观光铁路等,总里程约200公里。
(二)货运支线和铁路专用线
规划建设武汉阳逻、汉南(军山)等港区,宜昌白洋、云池、枝城等港区,荆州江陵、车阳河、观音寺等港区,黄石棋盘洲、阳新、黄颡口等港区,襄阳小河港区,荆门石牌、沙洋等港区疏港铁路,总里程约180公里。
规划建设天门至仙桃铁路支线、潜江铁路支线、当阳至远安铁路支线、远安至保康铁路支线等,总里程约290公里。
根据发展需要,规划建设连接重点开发区、大型工矿企业和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
规划研究三峡铁水联运铁路、潜江至荆州铁路支线等。
(四)物流基地
    规划建设吴家山物流基地(一级物流基地),汉口北(滠口)物流基地、大花岭物流基地、襄阳金鹰重工物流基地、宜昌物流基地、鄂州三江港物流基地、黄石西塞山物流基地、荆门物流基地(二级物流基地)等。
(三)实施计划
2018年续建项目:武汉至十堰高铁、郑州至万州高铁、安庆至九江高铁、黔江至张家界至常德铁路、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武汉新港江北铁路香炉山至黄州段、天门至仙桃铁路支线、潜江铁路支线、汉宜铁路大福至仙桃城区支线等。
近期新建项目:武杭高铁黄冈至黄梅段、宜昌至郑万高铁联络线、西安至十堰高铁、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武西高铁武汉至云梦直通线、武汉枢纽改造工程、呼南高铁襄阳至常德段、荆门至荆州铁路、当阳至远安铁路支线、阳逻港等沿江港口疏港铁路、铁路物流基地等。
中长期规划建设项目:沿江高铁武汉至合肥段、京九高铁阜阳至黄冈段、沿江高铁宜昌至恩施至重庆段、仙桃至洪湖至监利铁路、荆州至岳阳铁路、常德至岳阳至九江(南昌)铁路、安康至恩施至张家界铁路、恩施至黔江铁路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57

1010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原创生活艺术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积分
23149

东湖服务奖章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8-12-14 21: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保障措施
(一)构建适应新一轮铁路发展形势的政策体系。围绕新一轮铁路发展目标,根据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新变化,构建支持铁路建设发展的政策体系。建立分层负责、分类推进制度,对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货运支线铁路等不同类型项目,根据其在区域路网中的功能,由省和市县分别承担相应责任。明确地方铁路项目省市资本金分摊比例,适当提高市县资本金出资份额,增强各地共同做好铁路建设的责任感。完善铁路运营补亏机制,对新建城际铁路等省内铁路项目,建立投资平衡和运营补亏机制,落实运营补亏责任。加强对地方铁路项目绩效考核,督促其规范管理、挖潜增效、降低亏损、优化服务,保持地方铁路持续稳定运行。完善促进铁路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根据建设发展需要,加大省级及市县财政对铁路建设支持力度,对建设任务重的市县,在发行地方债等方面予以支持。落实国家关于铁路沿线土地综合开发政策,为新建项目站场周边落实相应规模的土地资源,土地综合开发收益用于弥补铁路投资和运营费用的不足。明确铁路项目征地拆迁的基本原则、责任主体,进一步完善实施细则。
(二)有序推进重点项目规划建设。深化项目前期研究论证,尊重客观规律,把握建设时机,科学推进规划实施。对规划的新建项目,逐年制定推进计划,各责任主体按计划实施。保持合理的建设规模和投资强度,“十三五”后期,每年新开工3~4个铁路项目,保证良好接续。对在建铁路项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支持协调力度,为项目如期建成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对新建铁路项目,按照工作任务、责任单位、完成时限“三项清单”,相关单位分别推进各项前期工作,确保项目按时开工;规划铁路项目,做好相关规划研究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为项目启动创造有利条件。
(三)增强铁路可持续发展能力。壮大省级铁路投融资平台实力,发挥其省内铁路建设主力军作用。通过政府资本金注入、安排政府债券、给予投资补助、划入国有资产等方式,增强投融资能力、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探索设立铁路建设发展基金,进一步完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鼓励探索采用PPP模式加快我省铁路建设和运营,推行BOT、投资+EPC等投融资模式。允许向社会资本转让既有铁路地方股权,转让收益用于铁路建设。放开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和支线铁路的所有权、经营权,通过授予特许经营权等方式,吸引各类投资人参与。
(四)健全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省重点铁路建设指挥部统筹协调优势,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省铁路建设指挥部统筹项目进度,解决突出问题,加强协调督办。落实省直有关部门责任,根据分工分别落实项目审批和建设实施各项要件。落实市县政府责任,做好项目谋划、要件办理、资金筹集和征地拆迁工作,市县政府承担征地拆迁主体责任,按照“包任务、包进度、包费用”要求完成征拆任务。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对我省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合资建设的项目,省铁投集团作为省方出资人代表参与项目建设管理;对省级规划建设的城际铁路等项目,省铁投集团承担主体责任,负责前期推进、投资融资和建设运营管理。
(五)形成路地共同推进的合力。加强与铁路部门的合作,建立紧密联系的工作机制。持续推进铁路运营管理改革,路地双方在站场土地综合开发、铁路物流基地建设、多种运输方式衔接、地方铁路运营管理等方面开展合作。协调推进站场、线路建设,使其更加符合城市发展规划要求和长远发展需要,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优化铁路运输组织,积极争取铁路部门提高列车整备能力和接发车能力,增加我省干线铁路发往主要城市的直达车次和发车密度,积极探索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管理。优化主要站场综合交通配套设施,实现旅客“零距离”高效换乘。
(六)加强规划实施的协调和监督。加强本规划与国土、交通、环保、水利、林业、风景名胜区等专项规划以及城乡规划之间的衔接。强化规划指导作用,不随意变更确定的建设目标、发展重点等核心内容。适时组织开展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根据形势发展变化,按程序调整规划内容。加强动态监测和跟踪分析,为新建项目决策提供支撑。加强规划实施监督,推动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加强规划宣传,形成全社会关心铁路发展、支持规划实施和共同评价监督的良好氛围。
六、环境影响评价和要求
本规划与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湖北省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等进行了有效衔接,对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构筑湖北绿色综合交通体系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规划实施,从环境保护角度做好铁路建设与区域生态敏感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的协调。严守区域生态保护红线,本着绕避优先的原则,选线、选址尽量避开永久基本农田,不占或少占耕地,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生态影响。强化噪声和振动影响控制,根据噪声和振动防治要求,做好铁路两侧用地规划控制,预留声屏障等降噪措施的建设条件,并针对振动可能产生的结构噪声等影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规划项目建设过程中切实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2018年12月11日印发
http://fgw.hubei.gov.cn/ywcs2016 ... 181213_138235.s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上海
精华
0

8

主题

58

帖子

69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69

IP属地:上海市

发表于 上海市 2018-12-15 10: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去年就知道了。但是还是说一下,沿江高铁没开工,合襄就会一直被打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