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2116|回复: 0

[吃喝玩乐] 咸宁游记|烟雨映重楼,洞茶天下香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258

主题

1269

帖子

1912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912
QQ

IP属地: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 2018-12-17 14: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片烟雨重楼
藏着洞茶繁华盛世的根骨


这是一趟并不在计划中的本心之旅。
在朦胧烟雨中,有幸与湖北科技学院定光平教授一起到羊楼洞一探究竟。得益于渊博的定教授,让我我们对羊楼洞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不负“砖茶之乡”盛名,在行进过程中,两边倒退的景致,除了大大小小随处可见的茶园,便是不断印入眼帘的各色砖茶店及砖茶广告牌,砖茶俨然是当地人融于生活本能的一种存在。



从咸宁出发,约莫1个小时就到了羊楼洞。路边的巨型茶壶、欧亚万里茶道源头的石刻、沧桑肃穆的羊楼洞门楼,无不提醒着过往游人,这里曾经发生过多么轰动的大事。




在门楼的对面有一口温泉眼,虽然温度已近零界,但这里的水仍旧冒着丝丝热气,温泉之乡并非浪得虚名。据定教授讲,在咸宁,这样未曾开发的温泉,并不在少数。
这是上天的馈赠,温暖着一代又一代咸宁人。


从门楼进去,一眼望过去是与门楼对角而立的一排单层徽派建筑,这是山庄的大小活动会议室,也用作多人聚餐厅。据山庄老板说,这里最多可同时容纳七八百人就餐。院中一颗古桂数,花开花落几百年。来年桂花开的时候,相约这里打桂择菜如何?



左边,是一片小竹林,雨后竹林,青翠欲滴,为冬日增添了不少活力。右边,就是洞天福地山庄,也是我们此行就餐的地方。这里的房间,均是以当时盛极一时的茶庄票号命名的,洞茶彼时的繁华可见一斑。山庄菜色原料均为原生态上品,用的是制茶用水,喝的是羊楼砖茶,茶禅一味,令人心安。

如若不是特别匆忙,一般饭后都会在院内随意逛逛。这一逛不得了,原来此处别有洞天。在园内还藏有一片保存完好的徽派古建筑群---雷家大院古群落。


羊楼洞雷家第21代子孙雷鸣自幼饱受茶文化熏陶,创建了洞天福地山庄,并倾情维建了雷家大院古民居群落,为学者游客探访古迹、文化寻踪保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雷鸣的外婆,更是春申利茶行掌门人,也是迄今位置唯一健在的茶行女掌门,时105岁高龄,老人家是洞茶历史的创造者和见着者。





明朝初年,雷家先祖扎根羊楼洞,在用木头做成的老房子里奠基茶行营生,称作木门领。在雷家祖先的带领下,雷家子孙将这份家业代代传承。古群落所处之地原先是一个小山岗。当时雷家第16代子孙雷兰刚因诚信正直获晋商大昌川支持,兴建茶行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这里发展成为对开20多家的茶行屋区域,盛极一时,被称为栗树咀茶庄片,俗称“羊街”。
雷氏家族第21代子孙雷鸣拥有浓厚的茶文化情结。为感念先祖,传扬洞茶文化,在这片雷氏世代耕耘的土地上,将祖业传承的祖宅完好重现,并将雷家大院打造成为羊楼洞茶文化展示基地。


从此门进去是一间四合院,保有明清建筑特色,给人瞬间穿越感。院内绣楼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清代建筑文化的厚重,都深深镌刻在在这一花一木一纹理里面。






走出绣楼便能听到一处清脆的水流声,这是从山上引下来的山泉水。定教授说这是茶园加工渥堆发酵用的水,滔滔汩汩,百年不断。好山好水出好茶,洞茶兴盛多年,与这处好水密不可分。关于水源,这里还有一个典故呢。事关近代茶园兴起工农用水矛盾问题,博学多识的定教授告诉我们,充满智慧的古人是这样处理的


茶文化展示区内储存了大量19世纪70年代英商、俄商用玻璃镜片照相机留存下来的珍贵照片,照片记录了洞察制作过程,洞茶远销万里的不易与艰辛、辉煌与荣耀,也留存了茶业兴起,妇女自我解放的见证,一眼百年。



19世纪70年代羊楼洞的茶叶加工



19世纪晚期,羊楼洞的一家茶叶包装厂



称茶。称过重量之后,每袋茶都要严格的抽样检测质量



驼载茶叶等货物准备起程的赶驼人



羊楼洞的一家茶厂。茶厂是租给外国人的,主要是英国人和俄国人。



养育了世代羊楼洞人的观音泉



新店船运码头水陆运输


上图为独轮车。是当年送茶主要的交通工具,在本地也叫鸡冠车,因运输承重将青石板路面压出了一条条深深的线痕,也叫线车。如此深的车辙印,也见证了当年羊楼洞茶叶贸易的兴盛。


上图堆放的是做砖茶的原料,老青茶。老青茶渥堆存放。

砖茶制作周期很长,原料需经三次渥堆,三次翻堆发酵。为避免温度过高,堆大堆后要纵横交错打洞通风,存放时间越长,口感越醇厚。整个渥堆发酵需要七八个月的时间,以带给边疆牧民最佳的口感体验。


雷家大院不仅完好的保存了徽派古建筑群落的建筑风格,更收藏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展示了川字青砖茶的历史遗迹和制作工艺,是了解砖茶历史、探访古民居遗迹的不错去处。
在离古群落步行10分钟左右,就是为大家所熟知的羊楼洞明清古街。


早在几百年前,这里就已是一个人口超过四万,拥有200家茶庄的国际贸易集散地。



早晚时分,绵延数理的峡谷间云雾缭绕,云蒸霞蔚,朝霞夕照下的重山云峰,更是显得幽深秀丽,神秘莫测。山脚下,一条流淌着清亮泉水的小溪,从万山丛中蜿蜒而下,清澈甘醇的泉水绕镇而过,滋山养茶,使得这里的茶叶品质优异,纯正幽香。



在人口稀少的时代,这个小镇竟然居住了四万人口。这里部分居民来自10多个国家,他们用不同的文化和滚滚财源促进了小镇的繁华。





他们用源源不断的车马,将灵山秀水砌成的砖茶用鸡公车从羊楼洞运到20多公里外的新店装船。然后,顺长江到汉口,再逆汉水至襄阳,走东口(张家口)或西口(包头)至俄罗斯恰克图。一路风尘,用长长的驼队,运至遥远的大草原和俄罗斯。或出长江,经海运到天津或朝鲜、日本,舟车相连,蹄帆交替,自此开创出了一条遥遥万里的茶马古道。


羊楼洞的老乡会热情的煮上一壶青砖茶
招待远来的客人
如此岁月静好
任蹉跎



一入羊楼茶似海。
在羊楼洞明清古街约10分钟车程的地方,有一片与近现代青年命运轨迹休戚相关的茶园,唤名知青茶园。这里就是武汉老知青第七连的连部所在地,也就是知青茶园种植人学习和工作的地方。


上个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广大知识青年响应中央五七指示,工农商学兵打通,武汉先后有6000知识青年来到羊楼洞茶区开辟茶园。由于人数众多,连部采用军事化管理。知青茶园就是由当时的知识青年栽培种植管理的。




知青返城之后,茶园交予蒲圻县。从室内不知和环境陈设来看,不难想象出当时指示青年奉献祖国、建设国家的热血与赤忱。如今,这处镌刻着历史印记的地方,挂牌赤壁市羊楼栋松峰老知青茶庄,与从这里起步一手栽培出来的知青茶场,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情怀打造,这里的故事也将会被永久铭记。


知青已去,茶园仍在
夜幕降临,不忍离去
感谢定教授
让我们此行稇载而归
·
一到羊楼释百年
这里
藏着多少茶痴和文痴的钟爱
也安放着
对辉煌过去的缅怀
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以及挖掘更多底蕴的雄心

吃住行游购娱尽在咸宁旅游资讯网——香城泉都,温馨咸宁欢迎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