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天津
- 精华
- 0
下士

- 积分
- 56
IP属地:天津市
|
《烟霏楼记》
叶适
烟霏楼者,本西楼也。太守仲并更名之。
余自湖口渡江,沿淮北上至王潼州,烧苇夜行,投宿民舍。迟明,道上车夫与牙兵相詈击,慰谢之,然后肯去。践小杨湖,一步数陷,所过空堤绝岸,败芦衰莽而已。入灈港,乃见黄梅诸峰雄秀可喜。而百余里之间,碎坡丛岫,靡迤连接,浅泉细石,经络田畔,则蕲之士无不辟而居者相望矣。
然而州无城堞,市无廛肆,屋无楼观,佳卉良木不殖,公私一切简陋。四方之集徙者,以欺诞苟且为生,促具衣食则止。其于绝埃烦,近清凉,理榛荒,致茂好,居高览远,以遂其生之乐,非惟不能,亦未之知也。故郡之涵晖、见山与超然观之废址,不散则逼,景蔽而意昏,皆不足以处。
烟霏者,直通判厅直西。其下中洲隐士李之翰所居,稍有水竹花石之胜,四旁庐宅,以宽且远,不见甚陋。鸥鹭之羽,鸡犬之声,飞走喧寂,各会其性。林樊间错,晻霭西去,对灵虬、马下等山,拱揖宾伏,阴晴旦莫,天地之气迭为降升,登之者亦如在吴、越绮丽之乡,湖、湘清幽之滨,使吟者忘句而饮者忘酒也。盖一州之观,无以过此。
夫蕲,山泽之聚,淮之名城也,岂其天趣不足哉?特地力有未尽尔。以余之不肖,忝长吏于是,不能疏涤其陋以安利之,徒品择其美以自纵也,岂古人所谓富而教之者乎!顾今之吏有不可以此责者,故记其说以遗通判事朱君俉,刻之楼上,使蕲之人能尽其性之德以为材,尽其地之力以为利,生殖遂长而英发,器用坚实而久成,如韩之乐,公刘之芮鞠,淇澳之君子,亦欲其知自兹游者始也。
绍熙三年正月四日
-----------------------------
译文:
烟霏楼,本名西楼 .太守仲并给它改了名字.
我从湖口渡过长江,沿淮南西路北上到了王潼州(今江州镇),点起芦苇走夜路,投宿在民舍.黎明,在路上车夫与官兵互相打骂,我劝慰他们并道了歉,这样之后官兵才肯离开.走小杨湖时,走一步陷一步,经过的地方只有空旷的堤岸,(以及)衰败的芦花和草莽而已,进入濯港,才看见黄梅等几座山峰雄秀可喜.往前走百余里之间,小山坡连绵不断,有浅浅的泉水和小小的石头绕着良田,蕲州的读书人都到此开辟田地安居,相互遥望.
然而州城没有城堞,市场没有供商人存储货物的栈房,没有高楼台榭,没有佳卉良木,官家和黎民的住宅等一切都很简陋.从四面八方迁徙聚集到这里来的人,依靠欺骗别人苟且地过着日子,他们只要能够做到吃饱穿暖就满足了.至于远离尘世的烦恼,接近清凉的世界,整理出榛莽荒地,使其茂盛整洁,站在高处向远处看,来满足人生的乐趣,他们不只是不能够做到,也不知道有这回事啊.所以郡中的涵晖山,见山与超然观的废址,不是太分散就是太紧逼.风景隐蔽而意境不明,都不值得呆下去.
烟霏楼面对通判厅正西.中州隐士李之翰的依据在它的下面,那里有一结水竹花石,周围的房屋很宽阔,还不是很简陋.那里有鸥鹭飞翔,鸡犬的叫声相闻,它们飞来飞去吵吵闹闹,各自投合性情.树林篱笆间错,夕阳西下时,如同对灵虬,马下等山打拱作揖一样.光景在阴晴,早晚都有变化,天地之气起起落落.登楼远望,观者觉得自己犹如在吴,越绮丽之乡,湖,湘清幽之滨一样,景色使吟诗的人忘记了词句而饮酒的人忘了喝酒.大概一州之中最美的景致,没有超过此地的了.
蕲州,是山泽聚集的地方,是淮地的名城啊,难道是它的天趣不足吗只不过是土地没有开发出来罢了.我凭着浅薄的才能,很惭愧地在此地做了一个小官吏,如果不能疏导革除此地的陋习,使其更安宁而有利于民众,却只是选择品味此地美景来愉悦自己,难道不就成了古人所说的有钱而没有教养的人了吗!但现在我是小吏不能够完成这样的责任,所以作此文送给通判事朱君俣,并刻在烟霏楼上,希望蕲州的人们能够尽情发挥他们性格中的美德并把美德作为原材料,充分利用这里的土地来得利,使植物生长,花儿开放,器用坚实而长久,如同韩之不,公刘之芮鞠,淇澳之君子,也希望这些人知道是从我这个游者开始的.
烟霏楼始建于隋唐时期,南宋毁于战火,随后在蕲州府(今蕲州镇)长江边的凤凰山重建,山上还有座禹王阁,还有一处遗迹名叫白甫冲,据传是为了纪念李白、杜甫在此游览而命名的。无独有偶,这里的佛教,在隋唐时达到鼎盛时期。蕲州过去有九十九座庙宇。佛教禅宗四祖道信来到蕲州凤凰山建寺传教,名为“凤山寺”,后人改为“四祖正觉禅寺”。四祖道信将衣钵传授给五祖弘忍,弘忍又在蕲州城枣儿林建寺,名为“五祖贞慧禅寺”,又名“东山寺” 。后五祖弘忍又将衣钵传给六祖惠能,四祖正觉禅寺,规模宏大,寺里建有大钟,每到清晨,寺钟响起一百零八声,举州可闻。苏轼贬黄州时,曾经来此地游玩,游罢归来,憩息于“凤岗钟楼”,酣睡不醒,后被钟声惊起。后来明荆王府左使邑人吴稷有诗为证:
“凤凰岗上晓钟鸣,月落江城度远声,苏子解枕春睡美,打钟何用更关情。”
叶适 (1150—1223)1150年五月九日(5月26日)出生,字正则,号水心,世称水心先生。永嘉(今温州市鹿城区)人。淳熙五年(1178)进士第二名(榜眼)。历仕于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官至权工部侍郎、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他力主抗金,反对和议。为我国南宋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永嘉学派代表人物。1223年正月二十日(2月21日)卒,谥忠定。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学派,与当时朱熹的道学派、陆九渊的心学派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叶适著作有《水心文集》、《水心别集》、《习学记言序目》。其中《水心文集》29卷,《水心别集》16卷,有《永嘉丛书》本、《四部丛刊》影嘉业堂藏明黎谅刊本。
“烟霏楼”有历史,有故事,有渊源,如果重建会不会成为长江四大名楼之一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