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卧马居 于 2019-1-25 11:00 编辑
勘误“危子矰壶”发现谷伯绥墓(八)破译“赢子种壶”有望揭开系列谷城历史之谜 图
文/卧马先生(李敦彦) 八、破译“赢子种壶”铭文 有望揭开系列谷城历史之谜 2019年卧马先生勘误破译《危子矰壶》为《赢子種壶》青铜壶铭文译文合图 《赢(绥)子種壶》壶盖铭文为:赢(绥)子種,自作筮伯壶。 从2019年元月16日首发“勘误“危子矰壶”发现谷伯绥墓”,到之(五)八字“赢子种壶”解开谷城之名由来之谜,已一字不拉的将谷城县冷集镇尖角古墓群出土的“危子矰壶”壶盖壶内16字铭文甄别塞查研究了个遍,将“危子矰壶”破译为“赢(绥)子种壶”,并分析研究了与出土地历史文化相关的谷城由来、固封山、双阳桥等,已基本完成我对“危子矰壶”铭文前期文字辨别识认的基础工作,可以告一段落了。 虽然完成“危子矰壶”勘误破译出“赢绥种壶”,并且一一找到与中国汉字演变传承对应的文字依据,但所破译所勘误的这些说见之说,毕竟都仅是出自我一个非专家教授、非大专院校、非大家名流之言的一己之见,充其量只是与众不同的个人看法和新见,为“危子矰壶”铭文研究提出新的研究论点。
2009-2019《危子矰壶》铭文译文对比图
(2009)鄂文物鉴定第14号 文件图
2013年《中国考古》关于“危子矰壶”相关报道图
十年来,研究“危子矰壶”铭文的专家老师很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译释结果。媒体报道和2010年8月3日中央电视台《天网》拍摄播出的“月夜迷踪”专题片等也有不少关于“危子矰壶”等于墓葬人相关的考古结论。 《天网》“月夜迷踪”专题片视频链接:http://tv.cntv.cn/video/C10490/b932ba951b234898158f0a88e0a040e8?t=1422273958606 《天网》“月夜迷踪”专题片中谷城县博物馆馆长李广安截图。 谷城县博物馆原馆长李广安介绍:这个是青铜镜、圆形的方形的,这个是樽这是铜鼎,在我们汉水流域谷城地区,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鼎啊铜壶啊比较多。 《天网》“月夜迷踪”专题片中谷城县博物馆副馆长任挺截图 谷城县博物馆副馆长任挺介绍:一九六几年的时候,搞农田改造的时候,在冷集尖角固封山下,发现了有青铜器,当是出土的量不大,偶尔推山改田的时候发现有青铜剑啦,或者是说青铜锅、车马器啊零零星星的有一点,就把他作为重点文物保护区,就把它保护起来,从整个固封山一直到尖角腹地这一片山岗。 《天网》“月夜迷踪”专题片中襄阳市文物局副局长孙志刚截图 襄阳市文物局副局长孙志刚:谷城地下的文物储藏非常丰富,以前出土过许多文物,尤其是以青铜器居多。这些文物主要是青铜器、车马器、兵器,还有玉器,这批墓葬的发现,证实了谷城在楚国历史区域内的一个重要地位,从出土器物的种类规格上来看,这个墓至少是大夫一级的。 《天网》“月夜迷踪”专题片中襄阳市文物考古所长陈千万截图。 襄阳市文物考古所长陈千万讲解:我们看到几块陶器碎片,它应该是战国时期的陶壶,判断这个墓葬是战国时期是没有问题的。 这个是不是盗洞里边挖出来的,这就是墓里边一个青铜器的鼎腿儿。这个应该是一个战国时期的一个青铜鼎下半部的一个鼎腿儿,这个没有问题。这个墓是非常有价值的墓,应该是一个战国时期的青铜墓。 一看照片完全可以判定它是从地下盗出来的文物,因为墓葬出土这个环境比方说器物上粘的有泥土它这个作假都是不一样的? 壶盖上有铭文,危子矰自作铸壶,那就是危氏家族的一个男子,他的名字叫曾,那个墓主人呢,他就一定是楚国的一个中高级贵族。那么楚国的中高级贵族,过去我们知道,屈原他也是楚国的贵族,他叫屈子,那么这个人是危子,过去的文献中并没有记载楚国有危子家族,铜壶的出土,证明了楚国存在过一个危氏家族。在这个意义上,它确实填补了历史的空白。 十年来以“危子矰”为主的青铜壶铭文的文物鉴定结果,让谷城县冷集镇尖角墓地一夜之间诞生了一个没有历史记载的危姓贵族? 勘误破译出“危子矰壶”铭文为“赢绥种壶”虽然出现转机,但只是新的一个开始,接下来需要谷城县博物馆与出土文物馆藏单位的襄阳市文物考古所,拍出更清晰的“危子矰壶”铭文图片,拓印出完整清晰的铭文,为关注研究“危子矰壶”铭文的专家学者提供清楚保真的文物资料。 最终还需要接受权威的古文字研究专家和考古专家的严苛考核和检验;需要仔细对比甄别和鉴定“危子矰壶”铭文,到底是“七个字还是八个字?“危子矰壶”铭文到底是“危子矰作铸白壶”还是《赢(绥)子種壶》壶盖铭文为:赢(绥)子種,自作筮伯壶?还是其它铭文?最终论定“危子矰壶”铭文内容,确定墓葬人、墓葬等级、墓葬年代、墓葬地国属等一系列问题,举行更进一步的专家学者研讨会和专家论定会等。这样“危子矰壶”铭文的对错与否孰是孰非,经过过五关斩六将后最终才能得到权威专家的鉴定认可。 如果最新研究破译的“危子矰壶”铭文确实为“赢绥种壶”并且得到权威专家一致认可的话?那“赢绥种壶”的学术研究价值、历史文物经济价值就非常大了?出土十年后首次破译的“赢绥种壶”,可以填补谷城县、襄阳市、乃至湖北省和中国历史文化的很多空白。 1、首先载有谷国始封之君谷伯赢绥之姓、名、字的“赢绥种壶”,无疑当是谷国建国至谷城县3065年历史以来,最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 2、“赢绥种壶”填补建国以来谷城县没有谷国历史文物的历史空白,填补谷城县没有早期谷伯绥文字记载历史的历史空白。 3、从文字学上说,增加早期“赢绥种”字金文写法的字例外,填补绥字早期没有纟旁写法的(纟+爫+女)早期金文空白。填补早期种字为(禾+層)及文字工具书中古“层”通“重”的金文字例空白。 4、可以解疑中国地质大学伍颖教授,关于“尖角古墓疑是楚国公族--䓕(艹+为)氏、蒍氏”,疑是伍举墓问题。 5、如果“危子矰壶”铭文确为“赢绥种壶”的话?“赢绥种壶”铭文,即可推翻(2009)鄂文物鉴定第14号的文字鉴定结果的墓葬人为“危子的危姓说?推翻(2009)鄂文物鉴定第14号鉴定的“春秋晚期战国早期”的文物年代、墓葬年代说?推翻关于谷城县冷集镇尖角墓出土的青铜壶为“危子矰壶”等所有相关的媒体报道,及2010年“月夜迷踪“专题片中专家所讲的“危子矰壶”为楚国贵族说?”电视专题结论等系列国属的楚国说;年代的春秋晚期战国早期说;墓葬人的楚国大夫危子说等与铭文文字不符的不确切考古结论。 危子曾壶铭文与赢绥危蒍甲骨文金文篆书对比图
“危子矰壶”铭文壶盖首字铭文与金文赢字贝部笔画对比图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对于“危子矰壶”铭文破译为“赢绥种壶”,我是充满自信的,这个自信不是自以为是的盲目自信,而是“危子矰壶”的“危”字太不像铭文文字外,十年来的危、(化+阝)、(危+阝)、蒍、陒字等各种译文没有一个真正像青铜壶铭文笔画的?这个自信是建立在综合各种译文研究和逐一对比的基础上来的自信,更大的自信来自“危子矰壶”铭文笔画与中国文字“赢”和“绥”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演变传承惊人相符的基础之上,但愿最新破译的“赢绥种壶”能够经得起各界文字考古研究专家的检验验证。 相信谷城县尖角墓群随着“谷伯绥墓”铭文关于赢绥的最新研究发现和未来的继续深入研讨,最终会水落石出真相大白被专家彻底论定。如果湖北省襄阳市能够及时对已经严重遭遇盗扰的毁坏的谷城县冷集镇尖角墓群的谷国谷伯绥墓继续开展抢救性的发掘,相信不久的将来更多谷城县谷国的历史文化之谜将会被一一揭开? 2019年1月24日 于湖北襄阳 老河口 卧马居
特别声明: 谷城县冷集镇尖角墓地出土的“危子矰壶”出土距今已经十余年,关于墓葬人“危子”是谁?墓葬年代、墓葬国属等问题均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本人经过多年苦心研究才首次将“危子矰壶”铭文逐字勘误破译,发现为“谷伯绥筮伯壶”为“谷伯绥墓”,此研究成果来之不易。个人如果转载须注明出处,任何媒体、单位,未经过本人同意,不得随意发表使用命名等任何关于谷城县冷集镇尖角墓为谷国墓为谷伯绥墓等研究成果的关键字,否则均视为侵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