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172|回复: 2

[文坛茶馆] 浅论诗的意境

[复制链接]
来自
辽宁
精华
1

216

主题

613

帖子

804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804

IP属地:辽宁省阜新市

发表于 辽宁省阜新市 2019-2-13 15: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长岭周光文 于 2019-2-13 15:31 编辑

浅论诗的意境



                                                                 文/周光文


诗者,言志也。诗人,或念山水之秀,或感人生之慨,或书豪迈之风,或叙婉约之柔,等等,无一不是境由生出、心由感起。


名诗总让人拍案而起,惊诧不已,如马头琴悠扬、动听,陶然其中;名诗人总有佳句偶成令人五体投地,疑为天人,如白兰地愈久弥香,回味无穷。

名诗之所以留芳于世,共鸣开道,境界普存,浸生活何其深,叹道路何其同,感意境何其真。

名诗人扬名千古,行其路,寻其迹,察其事,交其人,个人才情际遇、社会风气标向、政治清正标新、经济繁荣标立,方有异人出没,故唐朝多诗人,纵情山水之间,沉静时代之颠,感怀旅途之壮,咏叹情境之妙;宋代多名词,有情爱之律韵,有娟秀之流畅,有激荡之心动,有声歆之雄伟。

生于盛世,文化开明,实为幸事,生逢其时,还有才气,道可不同,历不同异,也可肆意而为,想不立名都难挡其势。

生于乱世,非翘楚之人不能展志,芸芸众生,意境不开,非情势所逼,何以闻达?

大千世界,百物共生,唯人有诗意,方有情致境遇,故名诗可久传,诗人可遐迩。

诗之意境,变化莫测,非本人无以所察,而同境同人或同境不同人,无当时之心情、意远,留不下名篇;故李白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叹,而崔护能留下人面不知何去处,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无奈。

据传柳永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引发投鞭渡江之争;朱庆馀的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能震动朝野,声名鹊起;唐后主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招来杀身之祸。皆为意境所致。

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留下了推敲之佳话,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道出了雕琢之苦,亦从反向论证了意境的重要。

​“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道出迟暮的悲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突出了将士坚定、深沉的誓言,意境开阔,身临其境,脍炙人口。

清代王夫之曰情、境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之无穷,求学之义理无穷,此二句有化机之妙也

境生于象外,意外之象,味外之旨。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眼,莹然掌中,了然境象。文心雕龙中说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写心而徘徊大抵言艺术画面立体感,实为意境之妙也。



行到水穷处,坐看风起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辽宁
精华
1

216

主题

613

帖子

804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804

IP属地:辽宁省阜新市

 楼主| 发表于 辽宁省阜新市 2019-2-13 16:55:39 | 显示全部楼层
psb_副本.jpg
行到水穷处,坐看风起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