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67
版主
   
- 积分
- 8960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
2018年新散文年展作品 长风剑客《结在碎瓦片上的南瓜》
夷陵评论总350期 组稿审定:元辰
发布媒体:元辰文苑 编发:元辰
长风剑客,原名:李大国,出生于六十年代中期,武汉蔡甸人。闲来无事时,喜欢与一些简单的文字对坐、对视、对饮。曾经在一些报刊杂志上发表过小说、散文、诗歌。
结在碎瓦片上的南瓜
1)
乡村的早晨,空气里弥漫的是甜,是香,是纯粹!
在这种甜与香与纯粹里醒来,惊喜与惬意接踵而来。
推开那煽透着纯纯的杉木气息的门,面前是开阔与空旷,质朴而诚实的景致,扑面而来。
平视门前的那块空地,一抹绿中略缀黄的南瓜叶呈现在眼里。
迫不及待的扑过去,拨开重重南瓜叶,我看到了另一种景象。
一个酷似灯笼且只有拳头大小的南瓜,静静的躺在碎瓦砾之上;静静的吸取阳光的精华,默默的汲取大地精髓……
2)
俯下身,一块块碎碎的瓦片上,横渡着一个个圆溜溜的南瓜,还有南瓜的祖父祖母及父亲母亲与兄弟姐妹和七大姑八大姨。
它们合起力,享受生命的畅快,领悟成长的力量!
只要选择了,只要坚持,无论是什么样环境,终究是会结出果!
3)
擦亮如云的目光,叶与花,花与藤,藤与叶,紧紧地纠缠在一起。
分,分不开;拆,拆不散。
然而,它们又有,各自己世界,各自的领域,各自的骄傲。
它们,从那些紧紧纠结在一起的情感里,能够理清各自的方向与责任。
它们,懂得各自,爱的目的,爱的坐标,爱的路径!
4)
沿着一条条爱的路径,遇见了一顶南瓜头上的花冠。
在清晨阳光的抚摸下,多像一位刚刚步入尘世的婴儿啊!
娇嫩的肌肤,可爱的笑脸,通透的灵魂,圣洁的目光……
无一不汲取着爱的靠拢!
5)
靠过去,你睡着了吗?
躺在那一丛绿草间,安祥,宁静;坦然,坦荡。
你一定在无拘无束的做着梦,做着你想要的梦,做着前世今生的梦?
理想,或者爱情;远方,或者大海;挺立,或者高山!
真的,不敢惊扰你,怕惊扰你梦碎。
曾经,也梦碎过,个中的滋味,只能深深地埋藏。
6)
其实,埋藏的再深,躲不掉的,始终都是躲不掉。
比如眼前,南瓜叶正深情的绿着,南瓜正嫩嫩的生长着;可是,快走几步的南瓜藤,却步入衰老与枯萎。
它利用仅有的时光,抽出身体里始与终的诗意,抽出柔软里最坚硬的骨头,抽出高高飘扬的旗帜。
那面旗帜,是赠予我的吗?
7)
手握一面灵魂的旗帜,去聆听世界,去聆听东南西北,去聆听前后左右。
去聆听自己,去聆听根的誓言。
竖起耳朵,一曲轻幽幽的旋律,从南瓜藤的末端,如溪泉一般流淌出来。
太阳沉默了,心跳沉默了,一块块碎瓦片也沉默了。
默默地感受,藤之幽深之曲,藤之磅礴之律!
8)
默默地享受曲律之美后,睁开眼睛。面前,是一幅最不忍面对场景。
一生一死,一枯一荣,紧紧的纠缠,纠缠的紧紧。
时光,只能选择,挖一个深坑,把纠缠的疼,把撕裂的痛,埋葬!
借一片绿叶,写下碑帖。
不乞望有人来读,只要秋冬春夏,能记住便是安好!
9)
秋天是一个充满温情的季节。
它只记住该记住的,忘掉必须忘掉的;它感染着每一位从其身边走过的人。
我走过时,被轻而重的感染了。我忘掉了死,记住了生。
那一根根路过的青草,亦是如此。
青草细如丝,视枯如无物,却牢牢的记住了,记住了正在生长的南瓜。
青草向南瓜献上耳语:你是我心中的太阳!
10)
太阳有升起,便有落下。太阳一旦生出根,即是天老地荒;太阳即使高高在上,它在一个人心底里,永远不落!
正如眼前,南瓜就是碎瓦片不落的太阳。
如果没有这颗不落的太阳,瓦片将什么都不是,将随着岁月流逝,被时光之水淹没。
11)
在我的记忆里,这里是没有碎瓦片的,我向母亲求证。
一说起这些碎瓦片,无比的喜悦,填满了她额头上的皱纹;一说碎瓦片,她忘记了晕眩,忘记了疼痛。
随着国家对农村政策越来越好,政府出钱,给每家每户门前的空地上浇灌成水泥地。因我家门前空旷,于是,就留出了一块长约十米,宽约四米的空地。当时,隔壁人家要换掉屋顶上黑布瓦,母亲要来了那些碎片般的黑布瓦,填在空地上,等有机会了,都浇灌成水泥地。哪知等了几年也没有机会。
去年,母亲随手把南瓜籽丢到碎瓦片上,今年就长出了南瓜秧,于是,南瓜藤并爬满了整个空地。推开门便见南瓜花,目光与灵魂,自然的接受顶礼膜拜;低头便见南瓜,如同一盏盏灯笼,把大地举向天空!
12)
当南瓜把大地举向天空时,我听见了碎瓦片的呼喊:
谁还敢再说,我是被抛弃的;谁还敢再说,我只能当垫脚石;谁还敢再说,我不能孕育生命?
那些藤,那些蔓,那些花,那些果,都是我的孩子!
13)
有谁能像我这样开心与幸福?
看看,我的孩子成群结队,它们,相亲相爱,相依相偎。
看看,我的孩子乖巧可爱,它们,相帮相助,相携相守。
它们,每时每刻,都画着圆满,嚼着甜蜜!
14)
南瓜不仅仅有现实欣赏的美感,它还有积淀已久的文化传承。
南瓜原产于南美洲,已有9千年的栽培史,哥伦布将其带回欧洲,以后被葡萄牙引种到日本、印尼、菲律宾等地,明代开始进入中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南瓜种出南番,转入闽浙,今燕京诸处亦有之矣。二月下种,宜沙沃地,四月生苗,引蔓甚繁,一蔓可延十余丈……其子如冬瓜子,其肉厚色黄,不可生食,惟去皮瓤瀹,味如山药,同猪肉煮食更良,亦可蜜煎。”
元代贾铭在《饮食须知》中也曾提到“南瓜”,他说:“南瓜,味甘,性温,多食发脚气黄疸。同羊肉食,令人气壅。忌与猪肝、赤豆、荞麦面同食。”但此时哥伦布尚未发现美洲大陆,而中国亦未发现南瓜的其他野生种,因此书中“南瓜”绝非今天我们所说的南瓜,而是其他的瓜类植物。只是今天的南瓜也不适合与羊肉同食,故以讹传讹,甚至派生出“南瓜早就传入中国”“亚洲也是南瓜原产地”等等错误的说法。
南瓜的优点非常明显,它产量大、易成活、营养丰富,荒年可以代粮,故又称“饭瓜”“米瓜”。《北墅抱瓮录》中说:“南瓜愈老愈佳,宜用子瞻煮黄州猪肉之法,少水缓火,蒸令极熟,味甘腻,且极香。”所谓“子瞻煮黄州猪肉之法”,就是苏东坡制作东坡肉的方法,可见人们已将南瓜视为珍物。
15)
南瓜还有一些民间习俗。
中国江南区,每逢立春家家吃南瓜,以示迎春。一些文人雅士在快要成熟的小巧“桃南瓜”表皮刻上诗文或图案,随着瓜的成熟,瓜皮上便留下了美丽的图画和诗文,把它搁置于案头,可增添生活情趣。在西方许多国家,每年十月三十一日的万圣节(Halloween)上,人们用南瓜雕空成一盏盏精美的南瓜灯笼,用它来祛邪避鬼,欢度节日。
16)
南瓜与其他事物一样,除了文化传承、民间习俗,还有着丰富的民间传说,比如:南瓜雕空当灯笼的故事源于古代爱尔兰。
故事是说一个名叫JACK的人,是个醉汉且爱恶作剧。一天JACK把恶魔骗上了树,随即在树桩上刻了个十字,恐吓恶魔令他不敢下来,然后JACK就与恶魔约法三章,让恶魔答应施法让JACK永远不会犯罪为条件让他下树。JACK死后,其灵魂却既不能上天又不能下地狱,于是他的亡灵只好靠一根小蜡烛照着指引他在天地之间倘佯。在古老的爱尔兰传说里,这根小蜡烛是在一根挖空的萝卜放着,称作“JACKLANTERN”,而古老的萝卜灯演变到今天,则是南瓜做的Jack-O-Lantern了。
17)
因了文化传承、民间习俗、民间传说等,南瓜同样也吸引着文人墨客,来,看看文人笔下南瓜的模样。
幼年挑逗南瓜蒂,
还有长须卷卷簧。
却忘叶茎皆举刺,
全身道道刮痕痒。
——甘露赵《南瓜》
春栽玉籽近柴门,
夏结金瓜似小盆。
——夏园春晓《咏南瓜》
金黄点蔓绽篱门,
幽境生香月舀盆。
——兰舟先生《咏南瓜花》
金黄灿灿天雕琢,
万千宝藏地收获。
——佚名
其实,这世上的任何事物,只要给它生存的空间,就必定释放自己独有的魅力。我家门前的那块南瓜地,它们就是以其独特的魅力,窃取了我的心,钉住了我的脚步,并让我品尝到世间另一种美!
去红岗山,听诗情画意的春天
<1>
4月15日,阳光明媚,红岗山上,茶味飘香,诗意流芳,情浓淌蜜。第二届花乡茶谷“春茶节,春天诗会”,在和谐、典骓、开心的氛围中拉开序幕。一群迷于茶,醉心于诗的朝拜者,从四面方聚集于红岗山的山水间,煮茶吟诗,诵诗访春,弄春品茗……当诗与茶,茶与舞,舞与诗;当诗、茶、舞与人、与绿、与花发生碰撞时,红岗山款款而出,红岗山沸腾了!红岗山的春天飞起来了,飞进一双双激悦的目光里,飞进一瓣瓣红花绿叶里。红岗山的春天,凝聚成一幅巨大的画,装裱在蓝天白云下!
<2>
拥着,捧着,揣着这幅充满着诗情画意的春之画,吮一口春茶,吟一句春天的诗,踩着红岗山起伏的旋律,听一路的风,传递澎湃的信息。听,春之火,点燃了一朵依水而居的花,似在煮茶,还是要煮茶?是煮一壶茶,还是煮一湖茶?停下脚步,静静地听。听见了火与水互相仰慕,听见了火与水娓娓道来,听见了火与水的吟唱……回望身后,翠翠绿绿的花乡茶谷,披上一件奶白色的薄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