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添加时间 : 2019/2/16 11:52:43
作者 : 童伟民 来源 : 黄冈新闻网
说到过年,像我这个年纪的人,难有儿时的那种激动和期盼,有的只是不尽的记忆与感慨。
(一)
儿时最为期盼的一件美事就是过年。之所以期盼,是因为只有过年,才有好东西吃,才有新衣服穿,家里的一张大桌子才能天天坐满,塆子里才会比平时更热闹更好玩。
说到吃,第一顿美味当数“腊八粥”。“腊八”还未到,奶奶就在火塘边当着一家人的面,掰着指头数,这“腊八粥”除了大米,还得加进肉丁、红豆、南瓜、芋头、栗子、红枣、油面头这七样东西。这些东西现在随时可以办到,但那时得提前准备。记得有一年,放在缸里用沙埋藏的栗子全都烂了,只好临时放几片青菜叶掺成八样;还有一年,因爷爷生病,不能亲自动手做油面,第二天一早,待粥煮好,奶奶一边轻轻叹气,一边对我说:“你爷爷这次病重,个把月没起床,你总要吃他扯的面,以后怕是没指望了,今年这粥里只有7样东西。”我见桌子上放着一碗腌豇豆,连忙说,把这豇豆放点里面去,不就有八样?奶奶半天没吭声,她竟真的在锅里放了少许腌豇豆。这是我一生中吃过最难忘的一碗腊八粥,因为爷爷这次只喝了几勺粥汤,不到一个月就走了。
农历腊月二十四,是小年。小年虽没大年过得热闹庄重,但同样要吃年夜饭,只是桌子上的菜明显比不上过大年,真正的大餐则要慢慢熬到腊月三十才能吃到。
爷爷健在的时候,每年的团年饭都是在腊月三十的大清早吃,而且塆里家家都抢先,天还未亮,鞭炮响个不停。我们一年望到头的那顿团年饭,其实也就是十个菜,号称“十个大碗”:一碗正肉(大块肥肉)、一条斤把重的全鱼、一碗肉骨头海带汤、一碗芋头粉丝、一碗煎豆腐,再就是萝卜、青菜、腌辣椒和缸豆等。这些菜我并非从未吃过,但只有吃团年饭才能同时吃到。
正月初一,也有一顿美味,那就是清早起来的一碗鸡汤糍粑面。鸡是头天现杀的,当然是自家养的土母鸡,面是爷爷扯出
的,糍粑打了没几天,新鲜得很。大土罐的盖子一揭,鸡汤的香味满屋都是,夹起一块煎得金黄金黄、气鼓鼓的糍粑,往鸡汤面碗里一放,立马就会发出一阵滋滋的响声,这碗没吃完,就想着再来一碗。过了初一望十五。十五和小年一样,也得办几个菜,但档次规格与小年大体差不多。
(二)
儿时的我们与现在的孩子一样,也喜欢热闹,但玩的却不一样。我们那时除了帮助大人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和家务活,大部分时间则是赶热闹寻开心。
若是天晴,几个小伙伴就会相聚一起,往石头上砸火炮,将拜年接客时的一小挂鞭炮偷偷拿出来藏在身上,一个个解开,相互比着燃放,看谁丢得高,放得响。干塘打鱼时,收网的那一刻最有味,一年只能见到一次,更得去凑个热闹。若是雨天,要么就老老实实地坐在火塘边烤火,要么就跑到隔壁的十爹家,哄着他反复地讲一些秀才对对子、陈世美不认前妻之类的故事。雪天更觉得好玩,一大早,伙伴们就会聚集在门口的大塘前,先用一只脚试试塘边的冰结得厚不厚,上面能不能站人,胆子大的一定要站在冰上去,双脚用力闪几闪,胆小的就四处找来一些小瓦片和薄石块抛向冰面,看谁的瓦片滑得更远。
初一早饭一吃,就要赶快去拜年。每到一家都有鞭炮迎接,还有香茶、瓜子、花生招待,有的还非得让你喝一碗甜酒,或是吃点磁粑面。一上午转下来,肚子吃的特别饱,午饭就空一餐。
儿时的文化活动比较贫乏单调,年关时大队会组织一帮人玩狮子、舞龙灯,演点文艺节目。为去观看,常常要步行往返上十里路。有时礼堂的人坐满了,就猫着腰站在台前,一
旦大门紧闭,就只能趴在窗子上往里面瞧。
(三)
爷爷奶奶过世后,我再也没回老家过年了,但乡亲们过年的事总在惦念。
去年年底,为兴建文化广场的事,我特意回到塆里,也想顺便找找儿时的年味。在从小看着我长大的细叔家里,我屁股还没落座,就故意学着细婶那尖尖的腔调,大声叫喊:“细叔,年都办齐了吧?”细叔知道我是在逗他,也用细婶的口吻回应:“年在你们家里呀!”一屋人听后都哈哈大笑起来。我问细叔,年猪刜没刜,豆腐磨没磨,糍粑打没打?在外打工的堂弟是否回来过年?他摇着头说:“家里就我们两个老货,已有两三年没养猪了,年年叫两个伢儿带点肉回,也吃不了几多;豆腐也是在河边铺子里买点,现在塆里没人再磨豆腐;糍粑要等到腊月二十八九才能打,这几天不好叫人。你那个兄弟过两天就回了,十五一过又要出去,这两年回得密点,打个转又走了。”
我见他似乎有些难过,连忙转移话题说,塆里过年很热闹吧?没等细叔吭声,细婶抢着答话:“家家户户比着放鞭炮,门口路上的摩托、小车大半夜还在跑,不是过年,哪有这热闹?只是这年一过,读书的读书,打工的打工,又冷清了。”
细叔读过几年书,经常往县城跑,见识多一点,说话也不一般:“现在政策好,只要人勤快,不害病,一年到头总会搞几个钱。塆里的大富人不多,但楼房都做了,有的买了车,还在县里买了房子,日子都不差。过年是个热闹事,要往回赶,十五一过还是要各忙各的事,各赚各的钱。手上没几个钱,过么事年?往年一到年边就着急,现在这平时吃的穿的用的,比往年过年都强。”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事关三农的重大战略部署,令亿万群众倍感振奋,倍感温暖。这几年,农村的面貌又在悄然发生着一些新变化:大学生村官越来越多,返乡创业的能人回了一批又一批,乡村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站、文化广场建了一个又一个,村头跳起了广场舞,祖祖辈辈住在大山上的贫困户,怎么也没料到会搬进山下的移民新居过年,家乡那顶戴了几十年的贫困帽子也即将被彻底甩掉。
今年吃年饭时,看着一大桌美味佳肴,我心情无比舒畅,忙和家人互相举杯祝福,推杯换盏中,奏出了一首和谐快乐幸福的交响曲,也奏出了新时代家国昌盛的幸福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