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虬川九区 于 2019-2-25 15:48 编辑
金牛牌子锣 金牛牌子锣,是湖北省大冶市金牛镇民间的一种吹打乐种,早在清·光绪年间,金牛镇福杨湾福登铰(1896年生)前往鄂州港口柯敦湾拜师学习牌子锣,回金牛后传授给金牛当地百姓,之后就在金牛民间流行至今。目前,金牛还有牌子锣队20余支,从事牌子锣演奏的人员200于人,特别是金牛西畈、高河地区,基本上每个湾子都有人会演奏牌子锣。金牛牌子锣主要分布区域为金牛地区、大冶、鄂州、阳新、咸宁、江夏等鄂东南地区。 金牛牌子锣演奏乐器:鼓板、钹、的嘟、锣、马锣、唢呐、小锣、扎子。 金牛牌子锣常用曲牌:《金榜》、《凤遇松》、《二凡》、《双凤朝阳》、《干竹歌》、《朝阳歌》等。 牌子锣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根据汉族民间传说和有关史料印证,它是由古代的鼓吹乐演绎发展而来的。鼓吹乐,始名凯乐,原本用于壮军容,表战功。西晋初年,文字家傅玄始著《晋鼓吹曲辞》,使鼓吹之乐开始有了词章,后应用益广。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太宗大宴群臣,尚书右仆射封奕德将"秦王破阵"乐用于席间演奏,并大进奉辞。太宗听后,却不以为然地说:"联虽以武功定天下,终将以文德绥海内,文武之道各行其时。"其后,遂令魏徵、虞世南、褚亮、李百药改制歌舞更名七德。(以上均见《旧唐书·音乐志一》)。 金牛牌子锣演奏是由8-10人组成,以曲牌节奏为主,其他乐器互相配合,演奏时必须按照曲牌节奏来进行打击,否则无法进行演奏。开始演奏时用唢呐演奏曲牌,配上锣鼓,演奏时鼓板居中,京锣、小锣在右,钹在左,马锣在中于鼓后,唢呐在后排。演奏时乐声宏亮,节奏鲜明,气氛热烈。 金牛牌子锣曲目繁多,被广泛运用于民间的红白喜事、迎神赛会、贺喜祝寿及传统节日等活动中。其曲牌是在民间戏曲音乐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演奏牌子锣的乐器由吹管乐和打击乐两部分组成。多种吹管乐、打击乐和弦乐合在一起演奏,具有悠扬流畅、活泼舒展的音乐效果。演奏根据环境、气氛、时间长短即兴发挥自由联缀,与节奏多变、音色丰富的锣鼓一起汇成“田园交响曲”,能充分展示民间百姓日常生活中那种安逸祥和的情景,以及人们对“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强烈祈望与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