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江苏
- 精华
- 0
中士
 
- 积分
- 387

IP属地:江苏省苏州市
|
銗在广济话中读“hóu ”, 是乡下瓦罐窑里烧制的陶具,如花盆般大小,没有盖,内部空腔用于存放燃料,中间有一个半圆圈的手柄,便于提携,在上世纪中人们多用于冬天取暧用的生活器具。使用时在空腔内底部放置厚厚一层木屑或稻壳等燃料,再在刚熄火的灶膛里铲一些火红的稻灰或木炭盖在燃料上,由于温度很高易烫手,需在最上面再盖一层已经燃尽了草木灰,适当降低手柄上的温度,利于手提或携拿方便。这个老物件,对于新生代的人来说,很是陌生鲜有见过,必竟这个具有时代烙印的生活器物已近绝迹了,早被空调、电热毯、电热风扇和各种取暧器所取代;不过本人在2019年1月13日时回乡村垸下时(田兴祖),有幸见过一次,当再见时顿感亲切,不免勾起了儿时的回忆,印象中我嬷(读mà祖母)就喜欢炕銗,并且还不止一只銗。儿时冬日从户外回来,老人家通常都会将自己喜用的銗给孙辈们使用,给晚辈们暧暧手,我们也乐于享用祖辈们给予的銗;需知,这种给予代表的是一种祖孙之情,如今想来着实让人心里热乎。冬季,没有农活的老人们通常都围坐在一堆,家长里短的聊些家常,手中必放一銗,放在膝盖前,双手半张,用其中一只手的大姆指夹住手柄,有时还用抹腰布遮住手背,防止热量散失。时间稍长时,还会找铁钳在銗口边沿撬动,将下面已燃着的木屑或稻壳翻其上面,继续使用。生銗也是有技术含量的,生的不好通常会有黑烟熏人,生的好的话不但不熏人还会用得久,一个整天是没有问题的。也听人说过,老人家在晚上睡觉时在床上用銗,将銗放进被窝中取暧,这可是很危险的事,老年人手脚凉,晚上睡觉也不怎么乱动,有此需求和客观因素就造成了床上用銗可能,不过也有晚上烧着被子床单的情况,不过老年人睡觉也灵醒,大的事情也没怎么听说过。那时还有的小朋友也将銗带去学校的经历,通常在学校有銗的学生好似名星人物,周围都圈着一堆人,都想在銗上取个暧,有的还在銗里放些蚕豆和花生之类的坚果烧着吃,不无乐趣;一般情况下老师是不允许用的,偶尔为之也不为过,老师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当没看见,只要不闹出花生的香味影响课堂秩序即可。使用銗的人群不光只是女性,男性也使用,在那个生活条件还不足以御寒的年代,家里没几只銗,日子好似没法过的,因为它使用方便无需任何费用,达到的效果却是有切身感受的,因此它能成为当时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和必备品。虽然它随着社会的进步正将退出历史舞台,但其当时的功用是不可抹杀的,也许在各位家里还珍藏着这些个老物件,那么,请珍惜它们并为之收藏,相信在N年以后它又会以另外一种身份出现在人民面前,但到那时,你高攀不起,因为它将有一个响亮的名字。
行 者
2019年2月25日昆山花桥晚20:3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