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舟语)近日,记者从老河口市摄影家协会获悉,我市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霍国军拍摄的西排子河风光照片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采用。 美丽的西排子河风光 《中国国家地理》2月刊推出了湖北专辑(下),在路卫兵撰写的《南襄盆地 古代中国的“刺点”》一文中,介绍了我市的西排子河情况并配发了霍国军拍摄的西排子河风光照片:这是襄阳下辖的老河口市境内的平原,在平原上流淌的是汉江的支流西排子河。老河口市所在的南襄盆地,相比我国其他的盆地,比如说四川盆地、关中盆地,在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理优势。四川盆地虽然体量大,土地肥沃,但位置偏西南,历来为偏安之地。而传统的政治中心关中盆地,位置又偏西北。只有南襄盆地位置居中,兼顾南北西东。正因如此,历史上的南襄盆地就像一个聚宝盆,聚集了众多的名人墨客,文化底蕴极为深厚,但也招致了众多军事势力的反复争夺。 我市的西排子湖水库是以西排子湖流域为基础,于1965年开始建坝蓄水形成的2.2亿立方米库容的湿地,是我市57座水库中最大的一座永久性淡水湖泊,位于我市以东约30公里,周边与张集、竹林桥、薛集相接,南与襄州区石桥镇相接,水域面积1894.1公顷,是当地及下游重要的生产生活水源地。西排子湖水库水质优良,物种丰富,曾经是大雁的迁徙栖息地,最多的时候达到万只以上,一年四季各种水鸟随处可见。但随着人为活动干扰加剧,水鸟日益减少,因此加强保护刻不容缓。西排子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将有效保护西排子湖湿地生态系统和水质,切实保障长江流域水生态安全,为珍惜濒危鸟类提供理想栖息地,为公众提供科普宣教、陶冶身心、休闲观光的生态空间,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市把林业园林发展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市委、市政府支持力度前所未有,2016年市政府专题召开申报创建国家湿地公园政府常务会议,林业园林部门积极启动全域湿地生态保护利用规划的编制;2017年10月,国家林业局湿地公园专家组赴我市采取实地考察和座谈反馈的方式对西排子湖申报国家湿地公园条件展开详实认真的考察评估。2018年1月中旬,国家林业局发文通知老河口西排子湖国家湿地公园正式获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