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沿江高铁的继续推进,东湖“九头鸟”式的互撕模式再一次开启,大有愈演愈烈踏平庐山之势。发帖量也飙升,突破一千点大关,吃瓜群众们大呼过瘾。
大致归类,有三方力量在角逐。
一是守方,武天荆沿线(汉川、天门、沙洋)。因客观的地理位置、线路顺直、人员密集等有利条件,处在沿江高铁的通道上。预可研评审推荐的贯通方案经过,前景比较乐观。因此不想过多地参与辩论,以便有个好的外部环境加快推进、早日建成,处于守势。
有人可能对于汉川归于武天荆沿线有些费解,其实孝感如果想走应城、孝南,就必将撇开汉川。因此,在计算客流时,如果云荆一线含应城,那么武天荆就要含汉川。
二是攻方,云荆沿线(应城、京山、钟祥)。因武汉枢纽总图、汉川东站及荆门站位的控制,线路绕行比较远,吸引人口不占优势,因此预可研评审没有定为贯通方案。但想借东湖来造势,力争把线路北移,因此处于攻势。
三是与沿江高铁不相干的一方(如电信之乡)。不论南线北线,离他们都有九丈八尺远,不可能经过其地盘。他们各怀心思:有的是为了让天门城区不通高铁;有的是希望沿江高铁晚点上马甚至搞黄,企图继续保持其现有的交通优势;有的纯粹是看戏不怕太高,鼓捣沿线的县市互相争斗,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嫌疑。这一方的声音小于攻方但大于守方,很多无谓的争议由他们挑起。
攻守双方,为了家乡能通高铁,在这里做免费的“五毛”,不管所说的道理是否合理,可以理解也令人敬佩。毕竟沿江高铁是大通道,能经过的地方必将受益不浅。第三方就有点让人不齿了,沿江高铁早一点上马,对湖北是好事情,大家都是受益者,这条线路上马了才有条件、精力再去争取其他的铁路,比如云荆、重载,这样搅和下去,会耽误湖北的铁路建设,最终都是受害者。攻守双方一定要认清第三方的危害,不要受他们的鼓捣,抛开存见,齐心协力,尽快推动。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沿江高铁南北线的优缺点,东湖已经探讨的够多、够深,有关人士也应该都听到了,专家比我们更清楚。就让沿江高铁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有序、快速地推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