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下士

- 积分
- 88
IP属地:湖北省
|
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站在殷祖镇塘下村马岭山向远方眺望,满山遍野的白茶郁郁葱葱、吐芽喷绿、生机盎然。然而,谁能想到,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岩石裸露、荆棘丛生的荒山野岭,如今这里已建成了湖北省精准灭荒示范点。
殷祖是山区林业大镇,有山场面积10.3万亩,植树造林任务艰巨。如何因地制宜,带领群众走“靠山吃山”之路?2016年以来,殷祖镇以书记柯红云为首的新一届党委政府,大力推进“生态立镇”工程,全镇造林绿化以年均3000亩的速度推进,累计栽植各类苗木100余万株,绿化面积1.2万亩,林木覆盖率从40.8%提升到58.9%。2018年,殷祖镇列入湖北省森林城镇。
“造林绿化”究竟带来了哪些变化?如何在体制机制上保障长效推进?连日来,笔者在涉水、爬山、观景进行实地采访,感受造林绿化的“殷祖模式”令人印象深刻、可圈可点。
生态扶贫 绿了青山富了百姓
为实现造林绿化与精准扶贫的有效统一,近年来,殷祖镇因地制宜,大力推广特色经济林建设,实现“山青水绿、天蓝土净、群众脱贫”的生态扶贫目标。据殷祖镇分管农业的负责人罗振龙介绍,该镇赤山村在脱贫攻坚中,依托荒山资源,于2015年引进浙江安吉茶农周世民,流转荒山200亩试种白茶。经过三年多的培育,目前白茶种植面积发展到500余亩,亩产收益已达2500元,带动当地6户贫困户年增收2000元。
一片茶叶带富一方百姓。白茶种植在赤山村绿了青山富了民,引起殷祖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紧接着,该镇结合大冶市“精准灭荒”行动,制定造林绿化与发展白茶产业相结合的奖补政策,先后引进浙江老板肖允奇、肖西军和本镇古建成功人士罗瑞和、马先华等,通过采取“合作社+基地”的经营模式,分别在江畈、洪口、塘下等12个行政村流转荒山荒地,建成15个白茶种植合作社,以每年新增2000亩的进度,累计发展茶园7000余亩,带动全镇479个建档立卡户增收脱贫。
造林绿化 助力全域旅游建设
穿行殷祖乡村,入眼一片美景:远处,群山苍翠、绿意盎然;近旁,碧水清流、草木掩映。近年来,殷祖镇在造林绿化中,将绿化重点放在南山景区、北山景区、董口景区、马龙将军故里、大广高速、316国道、环镇公路、乡村公路等主干线补植及村级主干道路绿化,乡村绿化亮点工程,建设大港、南峰大港、董口库区等美丽乡村建设及农户“四旁”植树等方面,全面打造“生态旅游之乡”。截至目前,全镇绿化覆盖率达到58.9%,其中建设高标准园林村4个,扮靓大小旅游景点120处,涌现出了五庄村、江畈村、北山村、新屋村、塘下等绿化典型。造林绿化、发展旅游,使往日偏远的穷山沟变成了如今游人如织的最美乡村。
矿山复绿 开发建成郊野公园
殷祖镇矿产资源丰富,曾历经半个世纪的大规模不规范开采,山体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全镇遗留下张海金矿、凉亭石料厂、马岭山碳酸钙粉加工厂、鹏荣碎石厂等多处矿山创面,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成为该镇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一环。
“矿山创面植树造林存在整地难、造林难、成活难三大难点。在马岭山碳酸钙粉加工厂、凉亭石料厂的植被修复,我们采取梯级平台削坡为主,局部挡墙护坡为辅,把裸露岩石山坡改造成多级平台,然后运来新土,采用客土栽培技术绿化山坡。”据殷祖镇分管矿山安全负责人汤鹏介绍,近三年以来,殷祖共投入500多万元,建立矿区造林点2个,绿化区5个,营造绿化带9条。昔日的废弃矿山,如今开发成了郊野公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