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随天远,情随意长 ——读戴希诗集《黑鸟》
文/汉江一柳
接收到郭虹女士转来的戴希先生的《黑鸟》诗集电子版,很是高兴,未及展开,便在脑海里遐想,一只《黑鸟》,弹出的该是怎样的一种曲调?及打开,扫一眼目录,就被诗人非凡的人生阅历所吸引,
但凡有着非凡阅历的人,其情感必然是十分丰富的,这一点于诗人来说尤其凸显,正因为诗人的丰富情感,所以,他才无法忘记儿时父亲对待他的样子:“父亲的手 紧抓我的手/父亲的手臂 把我的手臂/托举成 飞翔的鹰翅/我们在登山呢 好高好大的一座山”〈我坐在父亲的肩上〉
或许正因为诗人是坐在父亲的肩上,所以,他才会很早就比别人看得远一些,又或许因为他一直都在登山,所以,他不仅比别人多了一份激情,也更多了一份坚韧。这份坚韧,支撑着他在文学的海洋里不断的前行,为的就是能够看见更多更美的风景,原因就是“妈妈经常说/越是遥远的地方/越有优美的风景”,没错,只要我们的生命存在,就有理由去走向远方,哪怕“我们注定会走到路的尽头/但永远也走不出/自己的故乡”〈故乡〉
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富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日益难以满足,诗歌作为流传最广,传承最久的文化形式,仿佛又迎来了一个盛世,说诗歌是‘物阜民丰小都会,河声岳色大文章’一点也不为过。
但是,不论在任何时代,诗歌都是离不开生活的,同样,诗歌不只是满足我们情感的需要,也必须为时代服务,对社会中的一些现象,诗歌也应发出自己的声音,因此,诗人从自己的良知出发,对政府的一些行为表达了自己的希冀 “那时候/雷声大 雨点就大/后来呢/雷声大 雨点却小/再后来只打雷 不下雨了”“现在呀/能不能/雷声小 雨点大/或者/只下雨 不打雷”(天气变化)
然而,现实就是现实,很多时候,尽管我们有着美好的希望,可实际的情形并不会随着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该怎么样还是会怎么样,此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诗人经过慎重考虑,给出了一个比较合乎理性的建议: “慢慢地变老/无论海枯石烂/无论坎坷崎岖/拥着你 是我最大的满足/骄阳慢慢地下山/盛夏慢慢地远逝/当我们白发苍苍/怀揣缤纷往事/一起遥望星汉灿烂/我们 慢慢地变老”(慢慢的变老)
当然,除了慢慢变老,我们还是可以有一点作为的,就像诗人说的“总是把一个人/美化成诗 妖与神灵/总是为一个人/热泪盈眶/没完没了地祈祷”(一个人)
我们为什么要没完没了的祈祷呢?也许就是因为一个爱字,或者说是不舍,对亲情的不舍,对友情的不舍,对爱情的不舍,甚至还有对权势、对金钱的不舍,太多太多的不舍,就有可能把我们自己活成不是自己的模样: “一把椅子/能够选择坐它的人/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一把椅子)
其实,改变我们命运的,除了外在的原因,更多的则是来自我们内心的呼唤,为了防止我们变成自己不喜欢的模样,于是: “上帝提醒我们/好好看看周围的环境/好好想想我们的所作所为/一心进天堂/可是一不小心/却跌进了地狱/可是一不小心/却把天堂变成了地狱”(上帝提醒我们)
因为世间有天堂与地狱之分,所以,很多人都在追求公平公道,他们不知道,这世界原本就是不平的,就像地球不可能是平的一样,所以,很多时候,对很多事情,我们不妨看淡一些,特别是对名和利,并不是非要不可的,要知道,名是虚名,利也是虚利,有谁见人死了以后也能够把钱财和免得带到另一个世界的吗?公道世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兴许就是因了这一个不曾饶,诗人才“走着走着/我遇到一个人/走着走着/又遇到一个人/走着走着/······/我大汗淋漓”(走着走着)
为什么要大汗淋漓呢?也许就是因为对幸福的理解的迷茫,那么,“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嗜好的满足/幸福是现实的存在/幸福是一双鞋穿上一双脚/一双脚走出一条路/一条路通向/一个归宿”(幸福是什么) 由于诗人对生活有着很深的感悟,他在找到自己归宿的同时,也把诗过成了日子,笔者经常说把日子过成诗容易,而要把诗过成日子,就没那么容易了,在这里,诗人做到了。 “春风说绿就绿了/鲜花说开就开了/河流说清就清了/百灵说唱就唱了 /云彩说笑就笑了/女儿说来就来了/甘蔗说甜就甜了”(日子) 甜的何止是甘蔗,也不止是日子,更是一种心境,一种由内而外的自然平和的心境,也惟有这样,我们才可以 “机不可失 失不再来/关键是把握时间/流水汩汩淙淙/像行进的音乐/我们可不能 在岸边/昏昏欲睡”(把握时间)
生活不仅是用来享受的,也是用来折腾的,诗人的天性也许就是折腾,只有不停的折腾,才有可能折腾出一个新的天地来,在这一点,我毫不迟疑诗人的能耐,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诗人一定会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2019年3月19日23时1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