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19-4-7 20:40: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父亲和茶
蔡昆
入夜,万籁俱寂。一个人静静的坐在茶室,独品着老友馈赠的极品肉桂发呆。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越来越喜欢一个人静坐,独品,发呆。慢慢啜饮,脑海里父亲的影子越来越清晰。又是一年清明时,父亲离开我们19年了,思念越来越浓。一人独坐的时候,就像是与他老人家相对而坐,静静地聆听他的教诲。每每想到我的父亲,眼眶就不由自主的湿润,父亲的音容笑貌仍历历在目。
父亲爱茶,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烧水泡茶。打我开始记事时起,父亲的水杯里总是泡着满满的茶叶。记得父亲有一个景德镇的白瓷茶杯,上面写着“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几个娟秀小楷黑字,且有父亲的名字。我很喜欢父亲这个茶杯,在凤栖山的时候,只要父亲去上班,我就总要用手摸摸它。母亲怕我打碎了,总是把它放在我拿不到的高处,我也只能是看看。我印象中父亲只是喝绿茶,茶叶也只有粗细之分。每到夏天的时候,父亲也给全家人用大的搪瓷杯泡上一杯,摊凉在那里,我们家无论男女老少,都喝茶。
也许父亲没有喝过极具岩韵的肉桂,他也没有见过我茶室里眼花缭乱的茶叶,但他对茶的喜爱是我实实在在感受得到的。在我们家乡,明前茶量少且贵,在平常百姓眼里是奢侈品,父亲每年哪怕节衣缩食,也要买上两斤。平时无论春茶、秋茶,嫩叶还是粗枝,父亲是不讲究的,但明前茶父亲是一定要想办法买点。有了好茶,父亲总要包上一小包让我送给姑妈。父亲的姐姐也酷爱喝茶,表哥在宜昌葛洲坝水电站工作,只要从宜昌回浠水,带给姑妈和父亲的礼物,宜昌茶是一定不会少的。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喝茶人喜欢用茶来发酵,培育红茶菌。爸爸也按照《参考消息》上的办法,用大大小小的瓶子培育红茶菌。那东西酸不溜即的,很难下咽。爸爸说这个红茶菌好,有利于身体健康,每天要我喝一杯,我只能咬牙喝。这东西哪能与绿茶的清香、滑润、爽口相比?流行了一阵子,红茶菌也不了了之。
那时家里没有冰箱,父亲每次买回的茶叶,除取一些放在洋铁盒子里平时喝以外,其余的,就用几层牛皮纸包裹好,放在一个瓷罐里,里面还要放些木炭。
父亲也喜欢钓鱼。当时只有礼拜天,只要是天气好的礼拜天总要带我一起出去钓鱼。每次出去的重要道具就是一大玻璃瓶子茶水,还要带上行军壶灌满开水。那一大玻璃瓶子茶水,父亲是不让其他人泡的,一般都是一大早,他自己起来泡好,再让我背上行军壶,抱着玻璃瓶,屁颠屁颠的跟在他的后面出发。现在想来,当时和父亲拿着玻璃瓶咕噜咕噜的时候,真是一种享受。
父亲不管到那里,永远离不了的,一是茶杯,二是烟。如果那天茶杯不在手边,那就像丟了魂样的。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家对面兴建浠水县精制茶厂,家乡的茶才有原来的粗制、人工制作改为精制和机器加工。当时父亲好友的女婿在精制茶厂负责,经常捎给父亲一些品质不错的茶,到这个时候,父亲才开始喝上了一些好点的茶。
我大学毕业后,才知道中国茶的天地是那么的大,中国的茶文化是那么的博大精深。原来我对茶的认知只是绿茶,对茶的理解只是解乏、提神。接触到其他茶后,我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父亲喝到最好的茶。
工作后每次回家,我必定会给父亲带点茶叶。我给他带过绿茶、普洱、红茶、岩茶、铁观音等,但父亲最钟情的还是绿茶。记得1992年春,一个朋友给我带了点五峰茶,我舍不得喝,带给了父亲。他高兴得不得了,这是他第一次喝鄂西高山茶,他那时在县志办公室,编写浠水县志。他把这茶拿给同事、两个叔叔和姑妈分享,剩下的像宝贝似的留着舍不得喝。我总是告诉他,想喝什么茶,就告诉我。他总是说“有喝的,有喝的”,我知道他是永远不愿给我添麻烦。
明前茶我总要为父亲买一些。父亲一生生活淡泊,从来都是粗茶淡饭。但我想,我一定要让他喝遍十大名茶中的绿茶。我有一同学,也是父亲的学生,在武汉铁路局工作,他经常出差到信阳,我给他的任务每年是必须给我买两斤正宗的明前信阳毛尖。我在湖大工作时的一哥们,1995年在杭州浙江省农科院做研究项目,他当时给我买了一盒西湖龙井,那茶叶的品质真的是好。我拿到手后,为了让父亲尽快尝鲜,抽一个周末送回了浠水。父亲看到正宗的西湖龙井,爱不释手,舍不得拆开包装盒。当我拆开包装,倒出茶叶后,他仔细端详,闻了又闻,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父亲当时得了脉管炎,腿有时走路疼,那天他很轻松的快步去重新烧水,洗杯,泡了满满一杯茶,同时也给我泡了一杯。泡好之后,看着翻腾舒展的茶叶,眼神是那么专注,举着杯,嗅着袅袅的香气,半天不愿下口。好不容易沾上杯口,只是啜了一小口,嘴唇来回的抿了几个回合。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父亲这么专注的品茶。父亲啜了几口,连说“好茶!好茶!你也尝尝。”看到父亲如此喜欢,我心里高兴极了。父亲喝完茶后,还把茶叶嘴嚼着,吃掉了。
父亲说,对茶要有敬畏之心,得用心去品。原来我不甚理解,后来我也慢慢爱上了茶,而且有点到了痴迷的地步。我现在理解了父亲所说的话,每每泡上一壶茶,我都要用敬畏之心净壶,取茶,在茶与水融合的刹那,感觉到人的升华。我喜欢一个人静静的坐在茶室,要么用石瓢泡上一壶生普,要么用水平泡上一壶岩茶,有时也偶尔用掇球来一泡碎银子,呆呆的坐在那里,啜茶抚壶,犹如与父亲在娓娓道来,向他倾诉着我的思念。
我爱茶源于父亲爱茶,每每与壶和茶的对话,就如与父亲对话!
夜已深,茶性浓,思念更浓!
2019年4月2日于武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