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上士

- 积分
- 517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
黄冈是大城市吗?
户籍人口750余万,在全省仅次于武汉,人称“大黄冈”。不过,根据国务院2014年调整后的标准,衡量城市规模不看市域人口,而是看城区人口。
一半山水一半城。遗爱湖公园的建成,让古老的黄州生态更好,更加宜居。
2018年底,黄冈城区黄州区的户籍人口约35万,仅占全市的4.7%,常住人口约40万,还未达到中等城市标准(50万至100万)。
4月9日,黄冈市召开“加快市区人口增长扩大城市人口规模动员会”。市委书记刘雪荣说,这种主题的会以往从未开过。会议决定,全面放开城区落户限制,推出10项高含金量措施,鼓励外来人口举家迁入,力争用2至3年时间使城区常住人口达到50万。
黄冈,迈出大城梦想第一步。
大市小城的尴尬
版图大市、人口大市、经济大市……从市域角度,黄冈是个大块头;但从中心城区角度,一直存在小城的尴尬。
有历史原因。地级市多由地区改制而来,省内一些城市如宜昌、襄阳、十堰等,改制前地区驻地已是城市建制,改制后发展中心城区优势明显。黄冈改制前,地区驻地是县城黄州镇,改制后作为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经济基础、市政设施等起点较低。
有地理原因。从行政地理学角度,城区最好位于城市版图中心,这样周边县市的人会自然向城区集中,就业、就学、就医、购房。黄冈不是这样,全市形状犹如一把折扇,黄州区位于扇柄,其余9个县市远近不一分布在扇面,难以形成向心效应。此外,鄂东城市密集,黄冈部分县市与武汉、黄石甚至九江距离更近、经济关联更密切。
有认识原因。作为全省4个只设有1个市辖区的城市之一,黄冈市委市政府对城区规模小、工业经济不强的问题看得很清楚,做强城区的愿望也很强烈。多年来,该市提出强工兴城、提高市区首位度、建设市域中心城等战略,取得一定效果,但在提高城区人口规模上,没有提出紧迫目标,未推出强有力举措。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加快,黄冈城区人口规模偏小的弊端愈发明显。有的项目引进了,招工遇到困难;几所大专院校数万学生,每年留不下多少;高水平的商业、文体设施难以发挥规模效应……
日益急迫的挑战
市区人口状况到底如何?今年1月,黄冈市委主要负责人要求展开调查,摸清家底。
调查结果令人大吃一惊。
黄冈市公安局提供的这份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至2018年,黄州区无论户籍人口还是流动人口均呈净流出状态,其中户籍人口微降1000人,流动人口则净流出数万人。需要指出的是,黄州虽是城区,仍有乡镇,2018年户籍人口中有38.04%为农村户口。
对于市区人口“不升反降”的原因,报告指出如下原因:一是相比各县市,黄冈市区的基本公共服务配置并没有形成级差优势,对本市域人口吸引力不强;二是农村人口对土地依赖程度依然较高,很多人已在市区生活,但不愿迁入户籍;三是外来人口落户愿望不强,外地购房户、外来务工人员和院校学生迁移户口的比例很低;四是全国范围内人力资源竞争致使人口外流,尤其是2017年起武汉、天津、宁波、西安等城市密集发布人才引进政策,黄冈市区户籍人口持续外流;五是相关限制性政策和少数职能部门服务意识不强,阻碍了人口迁入。
看到报告,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坐不住了,先后作出批示,大声疾呼: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要素,没有足够人口规模的中心城区,黄冈高质量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此外,按照《湖北省人口发展规划(2018-2030年)》要求,到2020年黄冈市区要达到中等城市规模,任务十分紧迫。
再不能泛泛而谈,必须拿出超常规举措!市政府迅速成立专班,深入研究政策、借鉴外地经验,拿出了加快市区人口增长扩大城市人口规模的实施意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