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黄冈舟子 于 2019-4-17 11:33 编辑
黄州历来是三国赤壁旅游胜地,赤壁文化对黄州古城影响较大。“临江三四楼,次第压城首……”,赤壁风景区主要集中在城西滨江一带,宋时黄州赤壁(三国赤壁旅游开发)有很大规模。赤壁之战影响力较大,误传的可能性很小,更没有文武赤壁之分。“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由于长江改道,来黄州(赤壁)旅游的人越来越少,黄州古城开始萧条。黄州正处于转型阶段,遗爱湖公园建设,黄州土地升值较快,推动了房地产开发,黄州加快新城区建设。黄州的长江岸线很长,却没有一个滨江公园,老城区主干道建设十分落后,一些断头路,烂尾路一拖就是几十年,赤壁风景区变成了大死角。黄州古城在那?黄州的中心在那?连一些领导都不能真正回答。诚然,卖土地能搞一些大建设,但不是一种形式,黄州应抓住生态修复大战略。黄冈大道应尽快延伸至赤壁湖,加快城中村改造,提升赤壁风景区的旅游开发能力。赤壁桥至唐家渡沿江大道应尽快建设,使老城区交通能得到真正循环,新老城区无缝对接能一体化发展。更能突出赤壁文化旅游价值,打造我国历史文化名城。近几十年的开放,有一部分能富起来,还有很多市民生存很难,一些门面落在私人手上,租金涨得很快,在街上谋生的老百姓又遇到城管人员追赶,弱势群体的生存条件无法保障。别人觉得黄州的发展更像一个“大郊区”,城市功能十分落后。黄州对背街小巷的战略定位太低,应重点打造一些特色文化小巷,促进市区繁荣。院墙不是“遮羞布”,黄州的院墙太多,市区整体发展能力不足,一些城中村市容十分落后,总觉得黄州有些空,房地产开发还有很大空间。黄州市区太小,城东新区的建设,对土地的需求更大,奠定了大市区的发展基础。然而,老城区一直得不到真正建设,城市发展不应脱离“母体”,黄州的中心对人口和文化的依赖较大,不应“逼”着老城区人搬家,应加快老城区主干道建设,更能整治落后市容,真正地为人民办实事,城市的发展需要更多责任。胡华生写于四月十七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