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长沙,已经逛完湖南省博物馆,或许觉得没有必要再去也是位于开福区的长沙市博物馆,那就会有失偏颇。

长沙作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深厚,博物馆典藏丰富,岂是一个博物馆可以尽收的?

从旧石器时代到近现代长沙历史文化发展的各类实物,包括瓷器、青铜器、书画和玉器等,其中商周青铜器、楚汉文物、唐代长沙窑器和近现代文物,许多是省博物馆没有收藏的,比如铁钱。

天上长沙星,地上长沙城,一座由星辰而名的城市,20万年前人类就在此生息繁衍,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亦如星河璀璨。
上篇“湘江北去”,细说长沙千百年来形成的湖湘文化。
下篇“中流击水”,讲述辛亥革命、秋收起义、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等近现代史。

长沙市博物馆新馆位于开福区北辰三角洲滨江文化园,也是湖湘文化新标识之一,14亿投入,历时8年,新近建成的三馆一厅之一馆。
三馆一厅引入大地景观元素于城市建筑,融入“顽石”和“沙洲”创作理念,运用新河三角洲大地肌理与地表形态作为创作构思,博物馆便是沙洲了,外观则更象一座古代墓葬。这么设计或许是因为馆藏文物绝大多数来源于考古发掘,陈列在这样形态的博物馆似乎再合适不过,也意指文物作为历史文化发展长河的证物,亦如大浪淘沙之留存。
博物馆的外墙是一幅二十世纪初长沙开埠初期的地图, 白沙井、坡子街、天心阁、定王台、清水塘、岳麓书院、红牌楼、橘子洲在内的18处尽人皆知的地名都可以找到,是不是挺特别的?




青铜器是馆藏的重量级文物,包括象纹青铜铙、乳钉纹铜铙、青铜罍等等,其中四羊方尊艺术造形非常美,显示青铜铸造技艺超群,貌似省博物馆并没有展出。


馆藏最丰富的还是长沙窑器,与省博物馆的春壶“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哢春声”相呼应的“君生我求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晚,我恨君生早”。也是颇为有趣的,这其中的故事,一定是荡气回肠。


说起长沙考古发现,尽人皆知马王堆,不被大家熟知的还有好多好多,比如城头山遗址发现等等,长沙馆藏有缩微的考古现场展示,值得一观。

人们对湘西巫蛊十分好奇,其实巫蛊文化兴盛于长沙。

让人眼前一亮的,莫过于精美的玉器了,在远古时代,双面玉雕,其艺术价值,叹为观止。



青铜镜、黄金梳,尽显古人生活的考究和奢华。

长沙市,浏阳河绕东,岳麓山屏西,湘江南来北去,缠绕橘子洲岛。山水洲城,鱼米之乡,富庶宜居,早在五代十国,军阀割据,战将马殷仿效天子体制,改潭州为长沙府,修宫殿,置百官,建立独立王国之楚国,成为五代时期十个封建割据国家之一,史称“马楚”。
马楚时代,湖南与中原地区贸易兴旺,市面流通货币不足,马楚政权铸造铁钱,使得中原商贾到马楚国赚到铁钱后,无法在境外花销,不得不再将铁钱换成各种土特产贩运出境。这样一来,马楚国就轻轻松松以本土盈余换得天下物产,在多边贸易中获利匪浅,使马楚国更加繁荣富强。

铁钱成列虽不起眼,却是值得仔细一观,不同年份的铁钱,铭文也不一样。对马楚国历史感兴趣的,值得好好研究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