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5933|回复: 4

[闲聊杂谈] 黎淳状元和宜都余谦的友谊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南
精华
0

6

主题

33

帖子

55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55

IP属地:湖南省

发表于 湖南省 2019-4-23 17: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黎淳状元和宜都余谦的友谊
                                                                    徐启华

     成化十年十月,太常寺卿(正三品)余谦去世。余谦字孟亨,湖广宜都县
(今宜都市,属宜昌)人。正统初,因善书参与撰修宣宗实录,累官至顺天府府
丞、太常寺卿。余谦朴厚诚实,不苟言笑,为人平和,办事周密细致,作书字画
遒劲,也通文艺。他虽非科举出身,但这些科举出身的官员都很看重他。因是住
处不远的湖广省大同乡,而且个性非常相近,黎淳和他平时走得较近,如《黎文
僖公集》就收有他赓和余谦诗一组四首。天顺四年,余谦嘱请黎淳为公安张氏撰
写《棣萼同春堂记》一文,这是很要面子的事,如果不是交好,是开不了口的。
余谦去世后,家贫不能举行葬礼,黎淳心中恻然,出面在湖广京官中倡议,大家
一起出钱帮助余家完成了丧事。但宪宗实录却载余谦卒后“赐葬祭如例”。孰
真孰假?李东阳撰写行状时,离余谦去世仅18年,许多亲历者健在,他不敢编造
也没有必要编造恩师的善行,而实录应该很少出错。可能是朝廷赐予的下葬经费
仅能用于造坟,至于千里迢迢,扶柩归里等开支,却无从筹措,黎淳和众乡亲就
做了这个工作,让余谦遗体顺利还乡,归葬祖茔。

附录
1.《明宪宗实录》卷一百三十四甲辰条:太常寺卿余谦卒。谦字孟亨,湖广宜都县人。父任郎中,随居京师。正统初,以善书与修宣庙实录。成,授试中书舍人,寻直内阁书办,升吏部郎中、顺天府府丞。上即位,以侍书旧恩升太常寺卿。至是卒,赐葬祭如例。谦朴厚诚实,寡言笑,平生与人无怨恶。居馆阁中,尤慎密。字画遒劲,亦通文艺,士大夫多重之。子翰,学录,为国子生,授中书舍人。
2.明李东阳《明故资善大夫南京礼部尚书致仕进阶荣禄大夫谥文僖黎公先生行状》:“太常卿余孟亨卒,家贫不能举,先生倡诸乡宦合赙赠俾襄葬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南
精华
0

6

主题

33

帖子

55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55

IP属地:湖南省邵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南省邵阳市 2019-4-27 12: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宜都人才辈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南
精华
0

6

主题

33

帖子

55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55

IP属地:湖南省邵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南省邵阳市 2019-4-27 12: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宜都人才辈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南
精华
0

6

主题

33

帖子

55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55

IP属地:湖南省邵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南省邵阳市 2019-4-27 12:36:22 | 显示全部楼层

圣烈慈寿皇太后祔葬景陵回銮,和余府丞(即余谦)韵四首(选一)

                                            (黎淳)


龙輴卜吉下宸闱,攀送难胜四海悲。

太姒归从文考圣。孝成感念邑姜慈。

灞陵藏璧山河旧,瀛海骖鸾日月迟。

宗社万年遗训在,教行家国永无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南
精华
0

6

主题

33

帖子

55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55

IP属地:湖南省邵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南省邵阳市 2019-4-27 19: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松月歌 于 2019-4-28 18:05 编辑



工部屯田郎中余君(余谦之父)墓志铭

                                                         明 王直撰


    往年,予友工部侍郎罗公汝敬巡抚陜西还,予往造焉。见其与客为礼甚恭,曰此吾屯田郎中余汝弼也,小心敬慎,直道不阿,而甘于淡泊,遇事不择难易皆能有成功,吾敬之。予于是知其为良臣。未几,有以能书举入翰林曰余谦者,亦恂恂恭让,临事不懈。问之,汝弼子也;予又知其为贤父。既而闻汝弼以剰贠家居,超然自乐,无不足之意。则叹曰:汝弼诚贤于人哉!世之以才自奋者,往往据形便,识事机,制人而不制于人,人亦莫之敢议。惟质厚君子安义命之正,无机变之巧,进不改乎其度,退不戚乎其心,其汝弼之谓与?
    汝弼,字廷辅,而以名显。其先光州固始人。曽祖秉彛以明经教授乡校;祖存仁有隐德;父文宝,元季避兵入蜀,三迁始家荆州之宜都。洪武丁夘举贤良,以老疾辞。汝弼少笃学,学成领永乐辛夘乡荐,遂入成均巳亥选为工部营缮主事,满九年升屯田郎中,皆善于其职。朝廷再推恩,以所居官封其父,母向氏加赠至宜人。性孝友,平居事亲色,养母病侍汤药,不去左右,每吁天愿减已寿益母。年兄弟四人,怡怡相恭爱,无少忤。又喜赴人急,里中尝大疫,亲戚不敢过门,兄弟日煮粥徧食之,死者为埋瘗之,卒亦无恙。其在国学时,司业呉先生坐累罚役,而困于无资,汝弼倒囊济之。呉公称其有君子之风。时数遣诸生监银冶,嗜利者争趋赴,或招汝弼终不动,呉公亦器重之。在京师廿馀年,乡人以事来,而贫乏者必周给之无倦意。其教子弟及与人言,必依于孝弟忠信,其为人如此。正统辛酉三月癸亥以疾卒,年六十五。配刘氏,封宜人。子男三:长即谦,中书舍人;次谱,次诚。三女,其二嫁艾旻,杨旦。季未行。谦奉柩归宜都,以   年   月   日葬于  山之原,而以行状来请铭,观状之所述,证罗公之言而信,不可以不铭。
    铭曰:仕能其官,而又逢时。退休于家,亦足自怡。行义炳然,何有阙亏。刻此铭诗,百世之诒。
                                                                                                                                
                                                                                       ( 明 王直《抑庵文集》卷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