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政府新闻办4月24日举行“牢记‘四个切实’殷殷嘱托,推进湖北高质量发展”首场新闻发布会,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在会上透露,截至目前,湖北省累计建成16家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下一步将加快编制出台《产业地图》,推动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升级发展。

32层闪存芯片、100G硅光芯片、万瓦光纤激光、数控8系装备、深之度操作系统……这些代表湖北制造最高水准的产品和技术,全部来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09年至今,湖北累计创建国家级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16家,总量位居中部第二,涉及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软件、高端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军民融合等产业和领域。其中,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示范基地占80%。
作为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16家“国字号”示范基地2018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95万亿元,创造了全省1/3以上的工业产值、5成以上的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约占湖北省对外出口贸易的8成以上。湖北省经信厅副厅长郭涛:“组建了一批创新型平台,为示范基地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同时推进各类股权引导产业投资基金的融合,整合财政资金支持企业承接和采用新技术,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工程化应用,同时组织实施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示范。”
在工信部近日开展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质量评价中,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电子信息(光电子)示范基地获评代表最高水平的“五星级”,成功跻身全国第一方阵。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张红说,武汉目前建成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6家,将通过出台鼓励实施零土地技术改造政策、启动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行动计划等措施,加快推进示范基地建设:“为有需求的规上工业企业提供免费咨询诊断服务,确保通过3年努力,使得规上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诊断服务全覆盖,而且力争工业技改投资占整个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50%左右。”
湖北京山经济开发区装备制造(轻工机械)示范基地,是湖北省唯一一家地处县域的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京山市市长魏明超说,当地注重以示范基地为依托,通过“四看”提高招商引资门槛,推动产业链向中高端迈进:“第一看企业的科技研发水平,第二看企业的制造工艺水平,第三看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如何,第四看它的贡献度。”
据透露,以“一芯两带三区”战略为引领,湖北将加快编制出台《产业地图》,以新型工业化基地为载体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板块和经济带。同时着力深化项目谋划,做实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项目储备库、建设库和达产库。湖北省经信厅副厅长郭涛:“争取5年内全省先进制造业储备项目计划投资要到5万亿元以上。”
作者:湖北之声记者杨晓、通讯员冷承秋
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