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宝春儿 于 2019-4-27 08:27 编辑
今天中午,黄石铁山一中校长卢明,在学校食堂窗口打完饭后。端着餐盘紧挨着学生坐下,与学生一起用餐,询问食堂的伙食如何?是否吃的习惯?学生回答:”食堂师傅做的饭菜十分合口,有家乡的味道,好吃。”校长陪餐已经成为学校的一道风景,学校建立了完善的陪餐制度。 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制定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公布,将从2019年4月施行。 其中:中小学、幼儿园应当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应当有学校相关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做好陪餐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集中用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据卢校长介绍:学校推行陪餐制度,至今已有8年,学生近千人,人数众多。学校因受空间限制,没有独立的食堂或餐厅,老师和学生早餐分开用餐,学生在班里分散就餐。部分留校学生午餐在食堂用餐,学校规定学校领导、班主任和老师陪餐。 705班班主任陆晓云早上在陪餐,播种习惯、收获性格,从学生的餐前准备,包括洗手、铺餐垫,到学生分餐用餐、洗碗、抹桌子、打扫卫生。学生忙的不亦乐乎。他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学生自立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使学生健康成长。 801班班主任陈玉兰在陪餐,学生吃的别出心裁,有的学生左手拿着包子,右手翻书,做习题。有的学生端着面条,欣赏着书法,碗里的面条幻化出了一笔一划的线条,这些千姿百态的线条很美,诠释着中国的文化.舌尖美食蕴含着文化,他们吃出了艺术,感悟汉字优美的灵动之美,品出校园美食文化的韵味,提高了自己的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 中午校长、书记、老师在陪餐,如一家人一样,围坐一起,其乐融融,这里有食堂师傅呈上的贴心味道、舌尖美食、放心食品。这里有同事的友爱、师生的情怀、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呵护。校领导和老师们在食堂里与学生共进午餐。既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又维持了就餐秩序。建立了亦师亦友新型的民主师生关系,增进了师生情谊,有利于促进校园文明的建设。 在早餐巡查和陪餐中,校领导和老师发现学生存在着浪费的现象,没有吃完的粮食随手扔,于是学校迅速开展了,“珍惜粮食,杜绝浪费,从舌尖开始”的教育活动,利用宣传栏,电子班牌、黑板报,在学校里掀起了光盘行动。 802班班主任华芬召开主题班会教育学生:“舌尖上的浪费”令人心疼,为了让这样的浪费不再发生,请加入到“光盘”行动中来。综合量化评比,评出文明就餐学生。使学生提高节约意识,明白浪费可耻,是对食堂师傅不尊重的表现。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个美食都是一个感人的故事,每一个美食凝结着师傅的辛勤劳动,食堂师傅常常忙的脚不沾地,连轴转,辛苦奔波。早餐师傅天没亮就起床,踏着月光3点赶到学校。下厨给大家准备早餐,师傅针对初一、初二、初三不同年龄段在校学生营养健康需求,既考虑大家的胃口,也考虑到营养搭配。想尽办法在做包子、馒头、花卷这类面食时,尽量多添加些食材,让包子、馒头、花卷吃起来营养丰富、口感多样化。从周一到周五定制不同食谱,提供科学合理的营养早餐。 午餐荤素菜搭配,新鲜可口,每日换新,师生根据需求自己点菜,深受大家的好评,师傅让师生品尝到美味可口、品种繁多的菜肴时,常常顾不上吃饭,与后勤工作人员一起,及时打扫后厨和餐厅的卫生,保持餐厅环境卫生整洁。营造餐厅的文化氛围,把就餐区布置的优雅美观、色调和谐,给师生创造舒适、清洁、愉快的就餐环境。辛苦他一人,幸福大家乐。 俭以养德,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勤俭节约的人,才能摒弃奢欲,有所作为,尊重他人劳动。许多学生加入光盘行动以后,学生光盘和餐后打包的情况明显增多,舌尖浪费现象比以前减少了许多,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无小事,坚持杜绝浪费和食品安全一起抓,学校非常重视校园食品安全,成立了卫生监督员、伙食评判员、营养指导员,健全食品安全管理机制,要求食堂明厨亮灶,做好设施设备、餐具饮具清洗消毒,严格落实食品采购、加工制作、食品分装和分班配送等关键环节,强化供餐食品安全。 卢校长经常深入食堂,坚持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在检查过程中,他强调:工作人员要落实责任制,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及时清理超过保质期和发霉的食品,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擦亮放心食堂的品牌。促使学校食堂不断改善、创新,塑造良好的校园美食文化。让师生吃得放心、吃得舒心、吃出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