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在乡间小路,徜徉天然氧吧,春风拂面,满眼葱绿,心情立时大好。

虫鸣鸟飞,溪流淙淙,鱼翔浅底,蛙鼓清脆,鸡犬相闻,世外桃园也不过如此吧?花香草香,泥土芬芳,淡淡入鼻,养心、养眼、洗肺,我喜欢!

机缘
泳友上马石,是上马石之子,一位意志坚定,乐于助人,充满正能量的暖男,一个从上马石走出去的高材生,一个奋发图强,只争朝夕的八零后,且深爱故土上马石,是不是有点绕?上马石在过去是帮助骑马人上马的垫脚石,石梯是也,这里是指一个有故事的地名和冬泳泳友的名号,每听他谈及充满传奇色彩的故园上马石,眼里是闪亮的光茫,请我们泳友去耍,我想说早就等不及了呢。
五一小长假的第一天,风和日丽,我们一众浩浩荡荡奔赴传奇和古韵的上马石。

故园情真
上马石位于孝感市云梦县伍洛镇青春村,车行316国道,村口立有上马石的标牌,红色大字十分醒目。

有别于316国道,行道树郁郁葱葱,夹着笔直的村路,透视的效果极美,分分钟忆起孟浩然“绿树村边合”的诗句。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原来此行,早在唐朝,山水诗人孟浩然已为我们作了注脚?只是鸡黍之外,还有来自天紫湖的野生甲鱼。

进入村庄,车水马龙便不知何物,仿佛已入世外桃园。


蓝天白云之下,一幢幢乡村别墅,立于绿荫之间,银杏树、黄杨木、杉树……高大挺拔,直指霄汉,要么撑起巨伞,要么立起绿塔,衬托或粉墙黛瓦,古香古色;或欧式庭院,宽敞明亮;或红砖瓦房,多姿多彩,成就一个园林格局的村庄。

街巷整齐,俨然小镇模样,鲜花盛开,绿植丰茂,如园林式城市风情街。

城市风情街又如何能及?快看公鸡在绿地里扑棱翅膀,展翅欲飞,原为引吭高歌之助势,我想问这是什么点啊?你是打鸣儿呢,还是欢迎远道而来的我们?母鸡则象应声虫,公鸡鸣叫,它便咕咕应和,不知是夫唱妇随呢,还是男女声二重唱,抑或是你我听不懂的鸡公鸡婆的调情?

狗狗们则摇头摆尾,上窜下跳,逗一逗,立即就稔熟起来,和记忆中不同的是,它们不是清一色的中华田园犬,多是来自域外的洋狗狗以及混血的串儿。


上马石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在故土上马石修建了一幢二层楼的小别墅,中式古典风格,粉墙黛瓦,飞檐翘角,没有过多装饰,含蓄内敛,清新爽洁,简约不简单,处处透着用心以及修养与文化,就象墙上这个小挂件,激励自己,也表露心迹。

门前瑞兽,朱门铜栓,福字照壁,古风古韵。

庭院一侧的微缩园林景观,最具用心,把传统生活用具化着园林元素,灵巧雅致,美观灵秀。

院墙回廊和主楼相互映衬,相互补遗,低调大气,兼顾美观和实用,恰到好处,情深意浓故园情怀,昭然若揭。

人文厚重上马石
上马石不大,绕村一圈,一个小时足够。

上马石不小,街巷整洁,有如小镇,不同的是宁静安逸。


广场正好,设有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械,夜晚来临,劳作归来的村民,聚集在广场上跳舞、打球、聊天,广场是上马石的文体中心,也是新时代的印迹。

承载厚重历史记忆的两块大石头,有棱有角,因为年久风化,并不十分规整。一红一白,一细高,一敦厚,认人想到戏剧中的红白脸角儿。细高的拴马,敦厚的垫脚,在广场入口正中,十分醒目。

这便是传说伍子胥逃难至此,赠金济困,竟是倾其所有,离村时拴马作别、上马绝尘的二石,统称上马石。村民感念景仰伍子胥,保存至今的两块巨石和伍子胥饮马的池塘,共同承载小村千年历史典故,承载村民世代感恩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