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踪20年的杨广华回乡 
乡亲们帮忙筹备的饭菜
4月28日,天空下着毛毛细雨,春末的天气还有些微凉。大山深处的崇阳县港口乡港口村下坑杨家,却涌动着一阵阵的暖流。 原来,村民杨望华家因精神疾病失踪了二十年的弟弟回来了,全家老小都从外面赶回乡下。父老乡亲们闻讯后,也都从四面八方赶来问候和祝贺。
●儿子失踪,父母抱着遗憾相继离世
杨望华的弟弟叫杨广华,出生于1969年,今年50岁(身份证年龄45岁),成年后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 1999年4月的一个晚上,杨广华因病情加重,半夜离开了村子,从此,便杳无音讯。一家人为了找寻他的下落,辗转于湖南、湖北、四川、江西、河南等地,凡是有可能去的地方,都找遍了,几年寻找下来都是无功而返。 年迈的父母悲痛万分,思儿成疾,最终在其失踪四年后相继离开人世,留下了一生的遗憾和临终嘱托:无论如何都要找回失踪的亲人,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失踪20年的“吉广”出现在东莞
杨望华一直以为弟弟已经不在人世,没想到今年4月出现了转机。 一天,广东省微信朋友群疯传一则东莞市救助站发出来的寻亲视频。视频主角是一位操湖北口音的六旬老人,但老人因精神疾病自说自话含混不清。刚好救助工作人员中有位是湖北孝昌县人,他凭口音猜测,此人应为湖南、湖北或江西人士,然后把该视频在三省人士中广为传播。 最终,该视频传到了湖北通城义工群。该群一位名叫黄峰的崇阳义工,很快听出了视频中的口音是崇阳人,并且应该是金塘、港口一带。于是,他迅速把信息发往广东岭南商会的朋友,请他们帮忙寻找视频的来源,同时也把视频立刻发到他所有的微信群和朋友圈。 很快,崇阳的微信群便传来了消息。虽然时隔二十年,但因为杨广华和其父亲长得特别像,群里的老家人还是有人一眼就认出了,这不就是二十年前失踪的“吉广”(杨广华的小名)么?于是马上联系了杨广华的亲人。 杨望华听到这个消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认为这个弟弟应该早就不在人世了。看到视频之后,他再也没有半点怀疑,这就是他们日思夜想、失踪多年的弟弟。 杨望华惊喜万分,他马上让儿子和东莞市救助站联系,并办好相应的手续和证明,连夜开车赶往东莞,他要把弟弟尽快接回家。
●再相见,弟弟准确喊出哥哥名字
在东莞救助站,杨望华见到弟弟的那一刻,内心的喜悦和悲痛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兄弟二人抱头痛哭。 喜悦的是,原来弟弟还在人世;悲痛的是,眼前坐在轮椅的弟弟,两鬓斑白,头发胡子拉渣,双脚和左手均已瘫痪,行动不便,身上皮肤四处溃烂,无法想象这些年他都经历了什么。 据东莞市救助站工作人员介绍,发现杨广华时,他衣衫破烂,躺在公路上奄奄一息,路过的好心人报了警。警察赶到之后,便将他送到医院进行救治,抢救后,把他送到了救助站。 按照救助站的程序,认领需要做DNA鉴定。但见到哥哥的杨广华突然准确的喊出哥哥的名字,也就省去了鉴定的必要,很快就办好了认领手续。杨望华给弟弟买了衣服,穿戴整齐,便踏上了回家的路。 “吉广”归来了!“吉广”归来了!4月28日上午,这个消息让港口村下坑杨家沸腾了。杨广华的亲人和邻里乡亲都在等待着这位失踪二十年的“吉广”回家。
●二十年乡音无改,青丝离别白发归
上午10时许,载着杨广华的车子缓缓驶入村子。当杨广华出现在大家的眼前,大家都迫不待的上前问候,但当看到“吉广”这般模样,乡亲们都忍不住流下了泪。 虽然杨广华并不能完整表达出自己的意思,但他在旁人提醒下,基本能说出邻里乡亲和亲人的名字,这让大家感到无比的亲切和温暖。 二十年乡音无改,青丝离别白发归!尽管,失踪的“吉广”记不起他这些年所遭受的种种痛楚,但在他的心里,却依然记得这方养育他的土地,记得这些伴着他长大的邻里亲人。 回家第一件事,杨望华把弟弟带到了父母曾经居住的祖屋。当来到祖屋后瞬间,这位一路上基本面无太多表情自说自话的流浪汉子露出久违的笑容,开始了自言自语。 这一切他太熟悉了,熟悉的堂屋、熟悉的天井、熟悉的门窗……只是如今人去屋空,曾经的故园已只剩萋萋芳草和在风雨中飘摇的残垣断壁。父母睡过的床,一家人围坐过的火塘,房间全堆满了杂物。只有墙上二老的遗像,静静的守候着这寂寥的暗室,等待着“吉广”的归来。 乡亲们帮忙筹备的两桌饭菜,是给“吉广”接风洗尘的。看到满桌的酒菜,杨广华有些兴奋。
【爱心呼唤】
杨广华今年50岁,上无父母,下无儿女,家里除了父母留下的即将垮塌的两间瓦房,一无所有,全部依靠亲人和乡亲救济。因身体瘫痪行动不便,吃喝拉撒全部不能自理,病情也很严重,急需大量资金医治,亲人筹备了部分资金,但捉襟见肘。若有爱心人士愿意捐助,让他安享晚年,不胜感激!联系方式:15971570799(监护人杨先生)。
文章来自: 咸宁新闻网 http://www.xnnews.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