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7641|回复: 0

乐在乡间作乡贤

[复制链接]
来自
江苏
精华
0

15

主题

21

帖子

35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35

IP属地:江苏省

发表于 江苏省 2019-5-13 08: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农报道
乐在乡间作乡贤
写稿 杨豪
    在大悟县三里城镇效外的田间,常常看到一个身体结实敦厚、又不像是个农民打扮的老年人在田里劳作,干得很起劲。他就是从武钢退休回来的技术工程师李寿斌,今年已经68了。显得看不出实际年龄,只是晒得跟农民一样黑。
6年前,他们夫妻俩都双双退休回乡,不在城市住。开始回来,他的亲戚朋友不理解,都说他傻,不在城里享福,颐养天年,回到一个小镇上来,购物就医都不方便。但他觉得家乡农村风景美,空气新鲜,是养老的好地方,何必挤在城市呢?况且,三里城镇西有十八潭风景区,北有擂鼓台,界牌水库,自然风景美不胜收,别人都来旅游,我住在这里岂不是更好?而且家乡熟人多,又能感受亲情和友情,岂不快哉?他甚至建议,在外工作的人退休都应该回老家,以免增加城市的负荷。回乡有什么不好?古代作官都回乡!

开始回来,他也没找到感觉,做点什么好呢?总不能在街上闲逛,无所事事?他很快发现,废品收购站生意火爆,堆积如山的废品里有很多大半新的电冰箱、电视机、电饭煲、电风扇等,难道家乡这么富裕,用不久的电器都当废品处理了呢?
一打听,原来镇上一则没有技术过硬的修电器师傅,二则人家嫌修电器那两小钱看不上眼,因此镇上的家用电器没人修,所以街上垃圾堆里小电器废品扔得到处都是;不仅浪费资源可惜,也污染环境。许多家用电器出的毛病不大,换个小零件,或把烧断的电丝焊接上就可以,却都这么当废品给扔了。李寿斌决定利用自己懂电路的优势,就在家里为镇上人修家用电器,也是为了方便百姓,免得电器坏了没处修,只有扔了。也是减少老百姓的一笔损失。为了让别人知道,他在门上简单写了“维修电器”几个字,也算是一个招牌。由于他修电器技术好,收费低,随来随修,服务周到,一时间,别人都知道武钢的一个工程师在家门口修电器,都把坏了的电器拿过来,把老李的门口都摆满了。镇上人不习惯称他为工程师或李工,都叫他“李师傅”。 他终于又找到了自己退休后的人生价值了!
夫人回乡也想有所作为,就在家里开起了养生会所,教街民学养生,就不生病,就健康,就避免因病致贫。她很想改变一下家乡人的思想生活观念。老夫妻俩的作为也证明了他们的精神追求。把再创业作为实现第二次人生理想。
后来李寿斌又发现农民都进城打工,抛荒弃田的土地很多,他觉得很痛心,都这么抛荒弃田,国家一度重视的粮食安全怎么搞?就跟田主人打了招呼,请人犁了几块田,种上了花生、油菜,居然大丰收了,他认为当个农民并不难。由于他一个城里的工程师都回乡当农民了,在乡民中反响很大,农民种田的积极性高了。
他让乡亲们少用化肥农药,多用生态肥,减少污染。他引进北京保三农业的“农肥力”生态肥,不生虫,所以也不用打农荮;种出来的蔬菜果木成色又好,味口又好,他多是送给乡亲们吃,让他们懂得生态肥的好处。后来,他又直接见到了北京保三农业的总经理余三保,为他更进一步丰富了农业科学知识,也让他看到了农业的希望,搞生态农业、安全食品有作为。同时,他也了解到北京保三农业是一家致力于打造无污染无公害农产品的农业公司,“农施力”的系列产品,将成为绿色食品的代名词。而且还真能帮助农民朋友增收30%以上,这是他使用后验证过的。
因此,李寿斌加入到保三农业旗下,成为其代理商,为农民提供优质绿色的种子和肥料。他的信心更大了。亲戚朋友更加不理解,这大把年纪还折腾个啥?但老李自有他的想法,任由别人说去。
第三年他又租种别人抛荒的10亩农田作试验田,给他们作示范,他种的油莱长一人多高,锄把一般粗,乡亲们感到吃惊,以往他们的油莱从来没长这么壮的,都纷纷向他讨教,每晚他的家里门庭若市,不是来谈科学种田,就是来修冰箱、彩电的。所以他白天在田间劳动,晚饭后就给别人修冰箱、彩电。比他在城里上班还忙。尽管很累,但他感到很充实,有价值感,他乐在其中,吃着自己种出的粮食和蔬菜,他心里踏实,并且感到一种第二次创业的味道,人生进入第二春的获得感。由于他精神愉快,在劳动中身体又得到了锻炼,他的身体越来越壮实。两年之中,他种的5亩田的油菜打出了几百斤的菜油,自己吃不完,街上人听说他种的菜油是生态环保没有污染,都纷纷抢购,因此“李师傅”卖了不少钱,本想回乡劳动是为了锻炼身体,却意外有了额外收入。今年,人勤快,天帮忙,雨水好,又加用了“农肥力”生态肥,长势更好;望着他辛勤劳动长势齐人的油菜,他心里喜滋滋的,这不,还没收割榨油,他的菜油就被街民定购一空。他还发明了一个小巧玲珑的花生、油菜播种机,不用弯腰荷锄,只轻轻往土里一扎,种子就播下去了,减轻劳动强度,提高速度。
如今,谈起农业,李寿斌是一套一套的理论,他知道,土地的生态也在不断恶化,由于农民在土地上长期过量使用化肥,且一年比一年加量,土地一年比一年板结,肥力耗尽,收成一年不如一年,而农民不会从长远考虑,只会追求眼前的利益,粗放经营。虽然科技的进步提高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也使农民产生了懒惰心理,大多数农民变得种懒田。过去,田坡上长着茂盛的青草,如果用镰刀砍下来沤在田里,是上好的农家肥;如今农民图省工省时,只用除草“农达” 一喷,田坡上的草就枯死干净,连根都烂了;殊不知,草根固定着田坡,草根一烂,田坡没有草根拔住,一下暴雨,田坡就纷纷垮塌,一垮一大片,水打沙压之后,一片梯田就毁掉一半。由于一家一户地单干,农民没有劳力再修复,只有任其报废。如此下去,农田面积会不断减少,农民无田可种。后患无穷。由于农民对化肥农药的过度依赖,不断加量,土地逐步板结,土壤不断退化,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今后我们如何确保农业丰收?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李寿斌常常把家事国事挂在心上。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已要求减少对“农达” 除草剂的使用,“农达” 巨毒,除草效果虽好,但是药物残留严重,污染严重,有害无利;沾染上稻谷、蔬菜,人吃了慢性中毒;那么牲畜如牛、羊、猪吃了沾染农药的青草饲料和稻草,也会慢性中毒,而人食用了猪牛羊肉是不是也慢性中毒呢?为什么现在患各种疑难杂症、肿瘤、癌症的人越来越多?癌症村遍布中国?是不是跟农业污染有关系呢?由于土地被污染,有毒的土地长出来的粮食必然有毒;化肥洒在田里,只有一小部分被农作物吸收,大部分残留在土壤中;不仅污染土地,还造成土壤的板结,土地的退化。如此下去,农业如何维系?农药的危害严重不严重,我们观察一下水田里的生物就知道。过去,田沟里都是鱼虾、泥鳅,如今已全部绝迹。们们一直喊着提出生态农业,但实际上明显的农业污染一直没人抓,一些存在的具体问题,又被大家忽视了。长此下去,中国农业走向何处?
因此,北京保三农业研制生产的生态肥“农施力” 应运而生!生产出与众不同,用量少,投入省,活土壤,适合于各种农作物正常生长的全养分活性生态肥。它除了含有农作物合理需求的氮、磷、钾外,还合理添加了世界先进的土壤活化因子,最大限度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降低了化肥施用量,大大缓解了土壤恶化,减少浪费,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总经理余三保在为农民讲座时作了一个试验,他的肥料有不有污染?很简单,他抓了一把“农施力”一号肥放在嘴里嚼起来。他说:“能吃的肥料还有毒么?” 余总告诉记者,绿色、生态、环保、健康是我们企业的宗旨,我们将以高科技生态肥为利器,为能生产出优质、安全、高产的农业产品而不懈努力。保三农业提出的口号是:保地、保收、保安全!这是一个农业企业家的良知和责任。
“农施力”肥料的高科技高在哪里呢?它抗旱、抗涝、抗病虫,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从而使土壤疏松,减少土壤板结,有利于保水、保肥和促进根系发育。深受农民喜爱。


传统的化肥施在水田里就马上溶解了,一下雨就全部流失了,氮肥的利用率真正只有33%,大量肥效都流走了,这就形成的地表污染。我们国家农业的污染远远超过了工业的污染,工业的污染往往只是一条线的污染,而农业的污染是成片成片的污染。新型肥料“农施力”的问世,成功解决了这些问题。现在对农民大量实用,让中国的农业真正生态环保。
所以,“农施力”化肥的研发利用与推广,有助于减少污染,改良土壤,提高肥效,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回乡的李寿斌已经是镇上的名人了,农民种田讨好种子好肥料找他,修不好的冰箱、空调找他,尤其是当地茶场的园主喜欢找他,当地是产茶大镇,有30多个茶场,过去,一到采茶旺季,加工茶叶日夜不停,若是炒茶机坏了,可以急煞了茶老板,当地没有修大型机械的师傅,往往要打电话到省城去请人,来了还要当“爷爷”供着,怠慢不得,师傅还不能及时赶到;要知道,采回的青茶是不能过夜的,否则会沤坏,损失很大的。自从知道从武纲有个退休的李工程师回来了,都请他,随请随到,也不拿架子,人又厚道,只收个成本费。所以,李寿斌回乡,为乡亲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他的人缘也最好。

没想到他越干越有劲头,竟一发不可收拾,真正当起农民来了,而且成了一个高级的懂科学的农民,带动更多的农民懂科学、用科学;讲生态,爱环保。他应该算是一个回乡创业的乡贤。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 在乡村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乡村由贫困村变为富裕村,从衰败走向繁荣,就是由乡贤返乡所带动的。在浙江义乌笔者调研过一个叫何斯路的村庄,就是在一个能人的带动下把一个贫困村变成了富裕村。类似案例并不乏见,这个能人或是从乡村走出去的企业家,或是官员,或是知识分子,他们利用各自在外学到的知识、技能和管理经验,以及所积累的资本,凭着一腔乡土热情和情怀,返乡创业、兴业,重塑乡村共同体,带领父老乡亲致富,被称为新乡贤。
在推动乡村文明的建设,引导人们提升道德修养与精神境界,营造风清气正的淳朴乡风。特别是“乡贤文化”的兴起,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新的动力。乡贤多是乡村中走出去的教师、干部、企业家、商人、及族姓威望之人组成,不仅有知识、能力,也有改变家乡面貌的情怀,他们退休后荣归故里,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建设等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应该成为乡村德治的重要力量。
以任意一条普通村落为例,拥有成百上千甚至数千的人口规模,有几十年到上千年不等的发展历史,有几平方公里到上千平方公里不等的土地面积,千百年来这片土地培育了数万,数十万,数百万的儿女,有些人平凡度过了一生,有些乡贤十里八乡远近闻名,也或许有些曾深刻地影响了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走向。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乡贤文化将发挥很大的推动作用。
下一步,老有所为李寿斌准备干点更大的事情,他利用当地新开发的风景旅游区十八潭,建一所上档次的宾馆,搞好接待。他已在亲戚朋友中融资合资的形式征了12亩地,建一所17层带电梯的旅游中心,也将成为三里政府的门面工程。
李寿斌回乡创业的路越走越宽!

2345_image_file_copy_1.jpg
2345_image_file_copy_2.jpg
2345_image_file_copy_3.jpg
2345_image_file_copy_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