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们,你们好!
此信的目的仅仅是希望广大老百姓的小小的对“应广(火车站)直达车路线优化、站前广场的完善、重点乡镇到火车站的直达”的诉求,渴望得到重视和切实解决。不要停留在口头上和纸上。
大家都很忙,已经成为了时下最真实的写照。大家都有自己的事,为生活忙碌着。几乎是没有人是在生活充裕、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条件下闲来无事到处“挑刺”的。交通问题,确实是人们生活中“衣食住行”四大家族中的一员,无法忽视。
有些人在自己的圈子里问一问,就下定了火车、城铁没有什么人坐的定论。要知道,出门在外漂泊异乡的乡亲们,回家或出远门的出行方式仍以火车、高铁为主。
很多底层务工者并不舍得买高铁票,又有多少公司/企业愿意为员工买回家的票或者是包员工回家? “二八定律”说明,底层群众才是最大多数的群众,且看每年春运,火车站才是客流最富集的地方,胜过长途汽车客运站、机场、高铁站。春运“一票难求”的情况还将存在一些年份。
广水火车站是众多背井离乡漂泊异乡的乡亲们回家的路
众多背井离乡漂泊异乡的广水乡亲们,并不是人人都混得很好,有自己的私车或者舍得花钱买高铁票、机票,舍得花钱这样的人毕竟不是多数。 据有关数据统计,广水市在外务工或长期流动人员约为27万人。
当然,现在回家的方式多了,拼车、私车顺带、长途大巴、高铁、动车、飞机、自己开车等,形成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局面,使火车不再成为人们出行的“重中之重”。 但是近代以来中国特殊情况形成的交通“铁老大”,还将会持续一些时间。
广水火车站是广水火车站附近一带一些人民的“衣食父母”和众多在外的游子以及在周边的武汉、信阳、孝感等地务工人员回家的门槛。每年过年回家,看到广水站的面貌,相信大多数人的心情是一样的。
希望众多在乡的乡亲们不要忽略了众多背井离乡讨生活的乡亲们的感受。下了火车,要坐“黑车”、“包车”才能直接快速到家,这是社会病态的表现,这样的情况也只有广水才有。虽然大多数人不情愿,心里想着一年回一次,让他们宰一下也没什么(也许并不是宰,一年一度,“面子”一回吧)。
小小民意达成,估计会失去一半的关注民众(主要是对交通现状的着急),增加一半的理解信任的民众
在外的游子、在汉的学子、在汉务工人员等,只希望回家能够一路通畅,不要什么“坐车胜摇篮,一路尘飞扬”。下了火车不要让这些游子们转了又转才能到家。好不容易开通了个直达车,却绕行城区,众多市民表示嗤之以鼻。
直达车路线优化走应山城区,是广大市民的共同心声。此外站前广场确实是广大游子回家的第一眼,那种感觉,不用多说,广水人都知道。
广水新火车站像搬迁以前一样,能够通达各乡镇,是乡亲们的共同心声。回次家,周转多次,是众多游子回家次数少的众多因素中的重要因素之一。相信改善这三项,并不难,只看有没有心去做。
建设大美广水是官民的共同心愿
大家都是希望广水好,动车、城铁、高铁,大家都可以等,这些没有问题。基础设施关系民生的,你叫大家怎么等?
或许南立交桥失火事件很好的警示了一些事情,广水交通瓶颈问题确实存在。如果不顺势而为,为民心所向,将来不定再出现什么“导火索”难免会出现“失控局面”。防患于未然,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根本问题,维持社会和谐稳定大局。
老百姓过上安心过着自己的日子,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居住条件舒适,不问政事。官员们也没有担忧老百姓有什么活动,有什么抗议,安心做自己的工作,两者互不相交。那样的日子,该是多好啊!但是这样(官民完全不需要联系)的日子,几乎是不存在的,只是能否成为社会热点,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的问题。
约27万背井离乡、漂泊异乡的一游子/赤子
虽然不常住家乡,但心依然在家乡。祝愿家乡越来越美好!
此致 敬礼 约27万背井离乡、漂泊异乡的一游子/赤子 2018.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