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刷屏之后,媒体采访了青年汽车董事长庞青年,得到的回复是——水氢燃料汽车技术已成熟,不会延缓南阳项目进程。并声称“事实摆在这里,不是瞎编的”。 据庞老板说,水氢燃料车最大的秘密其实是一种特殊催化剂,这种催化剂几乎可以零成本地将水转化成氢气然后发电,最终实现不加油不充电只加水的情况下,轿车的续航里程能够达到1000公里。对现有车辆进行改动,就可以从烧油的车变身为“烧水”的车。 小组扒了一圈青年汽车的相关报道和业内人士的分析,然后发现这个“水氢发动机” 的原理大概是这样子的: 先把水和铝或者镁反应制造氢气,然后再把氢气和氧气反应,产生电能。 也就是说,这个发动机实际上烧的是镁或者铝,根本不是水,这东西其实是金属燃料电池。 这...您是不是对催化剂有点误解? 就算小组的化学学习停滞在高考前,也知道催化剂应该是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变的  。把燃料当成电池,还在政府部门的窗口上展示是个什么操作? 这有诈骗的嫌疑了吧?您管这个叫“水氢燃料汽车技术已经稳定”? ◆ ◆ ◆ ◆ ◆ 燃料电池其实不是什么新鲜的概念,核心的原理就是把氢气等燃料和氧化剂里面的化学能连续转化成电能,是新能源的一种。 燃料电池的好处在于发电效率更高,环境污染也更小,而且噪音低,可靠性强,但缺点就是真的太贵了。不仅燃料电池本身的价格是现在大伙用的内燃机和燃气轮机的2-10倍,就连作为燃料的氢气的成本也很高,所以暂时难以大规模推广,家里没点矿的实在是用不起。 从第一台燃料电车汽车问世到现在,已经有80多年的时间了,燃料电池的高成本一直是大伙头疼的事情。 从2013年到2017年的4年里,全球燃料电池的乘用车一共才卖出去了6475辆,产量低得可怜,连电动汽车的零头都比不上,各国的基础设施更是不咋地。直到2017年,市场上的燃料电池车型都只有三种,分别是丰田Mirai、本田Clarity和现代ix35,市场份额分别为76%、13%和11%。 而国内行业在材料、工艺、设计等方面,和海外都有很大的差距,离批量化生产的距离还远得很。 结果“南阳神车”出来给了一句,我们只要加水都能跑,一巴掌打了所有汽车公司的脸,简直是《泰囧》里“油霸”的究极无敌加强版。 可惜用屁股想都知道这事不现实。不然掌握这种核心科技,除非藏在什么天涯海角,否则早就被各大石油输出国砍死了,这么断人财路你问过人家的意见没有?   至于这家公司为什么要这么干,小组试着给大伙归纳了几个点,大伙可以自己分析分析: 1、2012年有个轰动一时的新闻,青年汽车以收购瑞典萨博汽车成功并投资200亿在鄂尔多斯建厂为条件,和鄂尔多斯政府签订了协议,拿到了两项分别为6亿吨和7亿吨的煤炭资源。 随后青山汽车把这13吨的煤碳指标一转手卖给了亿佳合公司,揣了2个亿的定金到自己腰包里。 再没多久,收购失败,庞青年跑路,亿佳合打官司达到今天都没公布结果。 而同样的事情,发生了很多次。 2、2017年2月,因为新能源汽车骗补,青年汽车被暂停了申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的资质并责令整改,上了全国失信被执行名单。 这之后没多久,电动车的补贴逐渐进入尾声,但氢能源汽车仍然享有高额的补贴,也让氢能源成为了新的风口。 3、2017年8月,因为欠债不还,浙江青年莲花破产,庞青年也因为涉嫌诈骗被立案调查。但就在同一个月,庞青年高调宣布生产出了“全球首辆水氢燃料汽车”,重获新生。 从那之后两年来,就算还没有交付一辆真正的“青年水氢燃料车”,青年汽车依然拿到了不少的政府补贴。 接受采访时,庞青年曾多次提到,氢能源汽车落地补不明确,多地参照电动车按国补50%执行,不利于氢能发展,“建议政府明确地补按国补1:1执行且国补地补延长至2025年不退坡。” 4、2018年12月28日,青年汽车和南阳市政府进行了氢能源汽车项目的签约,项目预计2020年建成投产,利税超百亿,可增加1000多个就业岗位。 项目总投资83.16亿元里面,18年财政赤字达到了343亿的南阳市政府,掏了40个亿。 事情的魔幻之处在于,这时候的青年汽车和庞青年本人,都已经是众所周知的老赖了。 ◆ ◆ ◆ ◆ ◆ 事件发酵之后,南阳“水氢发动机”工厂迅速关闭了大门,相关公司和政府部门都表示要等待统一口径才能回复。南阳市工信局则表示水氢发动机还在装试阶段,尚未认证验收。 而截至小组发这篇之前,青年汽车的最新回复是,“水氢发动机不是光加水,需要催化剂”。 看到这里,小组忍不住想起《泰囧》中徐峥告诫王宝强的一句话: 记住,你在泰国见到的所有美女都是人妖。 后记:该汽车项目负责人是庞青年儿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