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爱护落花 于 2019-7-8 22:16 编辑
说到“高进”法师,不能不说到一个故事,一个“高进”圆寂前后的故事。 在铁山最有名的菩萨有两尊,一尊是不见闯王面的“观音菩萨”,另一个虽然在“高镜”庙信徒中也叫“菩萨”,却不是佛家中所说的“菩萨”,它是一个罗汉,一个不会被洪水泡坏的罗汉。 不见闯王面的“观音菩萨”,是一座供奉在铁山区竹林山长生寺用紫檀木雕刻而成的“菩萨”(具体故事见铁山传奇《李自成竹林山遭遇“面壁观音”的传说》)。水泡不坏的罗汉,供奉在“高镜”庙,是用“高进”法师亲手种植的柳树雕刻而成。
现在你去海会寺(“高镜”庙是它的前身),觉得里面供奉的佛像不多,但在很早以前的明朝,“高镜”庙里的五百罗汉,千姿百态,个个都塑得传神动人。 有一年,铁山地区涨大水。东方山因地势高,宏化禅寺没有受到任何影响,“高镜”庙却不同,因为地势低,所有的罗汉都淹在水里。水退后,一些泥塑的罗汉,因浸在水中太久,有些罗汉肢体缺失,有些罗汉底座坍塌。 此时,已经年迈的“高进”大师,望着自己手中修建起来的“高镜”庙,暗发宏愿:一定要重塑五百罗汉。
“高进”大师出家前是明太祖第十七子朱权的后裔宁王宸濠手下的一位谋士,一个通晓军事策略的举人。在当时科考,通过院试(州县级)的,称为童生,也就是秀才;通过乡试(省级)的,称为举人。在举人科考中,不仅有四书五经,还有大量医科内容。 洪水过后,便是疫情。 “高进”在这次疫情,充分利用自己种植的柳树,广泛服务于民。比如说,他将柳絮研细治疗黄疸及痒疹、皮炎;用水煎柳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膀胱炎、腮腺炎、咽喉炎;用柳树皮解热镇痛、治疗疥癣顽疾;用柳根祛风利湿、消肿止痛……
当铁山的疫情消除后,“高进”却因年迈及劳累卧病在床,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感激“高进”的村民们急了,他们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都想在“高进”圆寂前,努力完成“高进”要重塑五百罗汉的愿望,表示一下自己的感谢之情。 那位被“高进”大师在雪地救回来的妇人,每日三餐坚持用自己在春夏时节保存下来的柳叶制成煎饼,泡制成柳叶茶,免费提供给为每寺庙行善的人提供饮食。
村民们从大冶请来了十几个泥塑匠人,每天松茶送饭,只希望他们能早日完成这项工作。泥塑匠人们被村民们的热情感动了,每天加班加点的工作。做泥塑需要用木头搭支架,水灾不仅冲坏了罗汉像,也破坏了村民的房屋。此时,大面积重塑五百罗汉,木料困难成了最紧迫的事情。
“高进”大师躺在病床上反复强调,不许占用村民建房一根木料、一棵树木,只能用自己种的柳树。等四百九十九座罗汉塑造工作快要完工时,大家发现麻绒、葛布、生漆、观音土等塑造材料都没有了,“高进”大师亲手种植的柳树也只剩下一棵。
望着这棵柳树,村民都哭了,想到“高进”大师用柳树为大家治病,纷纷跪下来请求“高进”大师留下这棵柳树。都心甘情愿用自己家的木料、自己家的树木塑造最后一个罗汉。
“高进”大师拒绝了,他不愿意为了自己的愿望动用村民的财产。在这个意见僵持之夜,“高进”大师圆寂了。用自己种的柳树做好最后一个罗汉成了他的遗愿。
领头的老塑匠带着手下,含泪锯倒了“高进”大师亲手种植的最后一棵柳树。突然心中一动,他要用这棵柳树做一个纯木雕的罗汉,这个罗汉模样就是“高进”大师的模样。老塑匠的想法得到了村民们的一直支持。
老塑匠手艺很高明,他试用了很多办法,利用那棵柳树本身的姿态,雕塑成“高进”大师的模样。雕成那天,天降暴雨,洪水再次冲击“高镜”庙。四方八乡的村民们纷纷赶来,和庙里的僧人们一起引水排洪,誓死不让洪水再次淹坏罗汉。在他们心目中,有一尊罗汉是不能被洪水泡坏的罗汉。在他们心目中,这不仅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爱的信仰。
从那天开始,这尊用“高进”大师亲手种植的柳树,雕塑成“高进”大师模样的罗汉,被称为不会被洪水泡坏的罗汉。从那一年开始,铁山人开始了在清明节要吃杨柳烧饼的习俗,不是为了辟邪,使因为感恩,是因为记住了这世界上有一种爱叫无私,它值得我们每一个铁山人去弘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