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李昌林)据报道,2018年的某大学“学伴”项目升级为一个留学生配三个校内学生,且校内参与学生以女生为主。
看到这则报道,令人怒发冲冠,恨不得大吼一声“国骂”以解心头熊熊燃烧之激愤。堂堂的中华重点高等学府竟然幼稚至极,弄出为外国留学生每个人配备三个异性“学伴”的闹剧,还大言不惭地将其升格为“项目”。这简直就是丢人现眼。
小而言之,这不是办教育之道。高等学府的职责首先是培育优秀人才。外国学子不远万里到中国来求学,无论读本科还是硕士博士,都是来寻求知识或做人之道的。他们都是成年人了,具备完全的行为能力,应该经受学习磨砺和人生淬炼。可某大学将他们奉为上宾,视为温室里的花朵,给予特殊厚遇,为他们配异性“学伴”,而且有三个之多。这与封建社会为富家子弟配备学童和丫鬟无异。让洋留学生享受贾宝玉进大观园的殊遇,把他们当做大户人家的公子哥儿,这绝非科学的爱的教育,实则是贻害外国留学生,是耽误洋人子弟。
与此同理,中国学子历经十多年寒窗苦读,好不容易考上大学,本该潜心治学,学成以报效父母、社会与祖国。偏偏要他们承担“学伴”项目去“陪洋人读书”。这是人为降低天子骄子们的身份,使他们沦为变相“学童”和“丫头”。这绝非这些孩子们父母所愿意看到的。“陪学”项目无论是对外国来的留学生,还是对国内陪读的孩子们,都有害无益,极不利于双方养成自强不息的健全人格。
大而言之,这简直有侮国内学生的人格。洋留学生需要三个异性陪读伴学,国内学生是否也应该享受此等待遇?是否也应该安排三个洋留学生陪伴一个中国大学生?倘若不能如此,就是明摆着让洋人高人一等!如此这般,俨然与历史上的“和亲策”异曲同工。中华民族每每遭受外来侵略,在国力不济的景况下,无奈安排皇家女儿下嫁敌国,以求得息事宁人保持苟延残喘。历史上的“和亲”是国人的奇耻大辱。有骨气和血性的国人每每读到这类历史,无不痛心疾首。而今,早已站起来的中国人民还要低三下四地陪外国学子读书。这与“和亲”的耻辱有什么区别?
“学伴”项目让人感到羞耻。这些年来,总有人以为“外国月亮比中国圆”,动辄主张“与国际接轨”,自轻自贱地丢掉民族优秀传统,盲目卑微地照搬或仿效洋人的一切。吃穿用包括命名诸方面都以“洋化”为荣。工业产品电子产品农业产品大量从外国进口,民族的传统的民生的甚至事关国家命脉的企业纷纷低价交给外国人收购或者控股经营。如果是改革进程中的“阵痛”或者说是“交学费”也就罢了。而今,堂堂重点大学竟然闹出“学伴”项目,让中国大学生陪伴洋人读书,这是不能容忍的!
大学如此丧失骨气,民族还有希望吗?这不是办教育,这是仰洋人之鼻息。浅薄些说,是某些人吃饱了没有事干,“创新”丢人丢到家了。深层次分析,这是没有骨气和血性,是丧失人格和国格的荒谬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