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8644|回复: 2

[今日老河口] 考察禹家寨之说阴方瓦城沟村鱼祖碑揭开助大禹治水分九州著山海经伯益封地之谜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549

主题

4696

帖子

500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05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9-7-14 11: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考察禹家寨之说阴方瓦城沟村鱼祖碑揭开助大禹治水分九州著山海经伯益封地之谜
文/卧马先生(李敦彦)
    2019年5月30日考察禹家寨意外发现鱼公祖碑和鱼姓传人,没想到一个“鱼”字居然成为论定伯益封地在老河口的一把金钥匙。
    据瓦城沟村杨俊胜副书记、三队长陈学修和鱼明洋说:瓦城沟叫瓦罐沟,河叫郑家河,水利县志上可查,百年前的状况都有,最初没丹江坝时,河南人从瓦城沟处到陕西,过均州!老河口《水利志上》记载,百年前有制瓦,罐的,方便叫才叫瓦罐沟,百年前有一年非常干早,这里很多人逃荒到陕西,留下了很多空房,站在高处望下看,尽是黑瓦房,老式建筑,说明那时我瓦城沟处非常繁荣,河南人从此过晚上必须在此留住第二天结伴向均州县城赶路,因为有狼等凶兽出现不安全,有三碗不过冈的意思,同时也说明其地理位置的重要。
    瓦城沟村的禹家寨人后来多迁到禹家寨东山下的白楝树沟和瓦城沟住了,余姓占多数,现在白楝树沟、瓦城沟一带姓鱼的人大概还有一百多人,岁数最大的鱼明付86岁。白楝树沟、瓦城沟等地的鱼姓都源于禹家寨东偏南三里远的黄家庄。地图上标注的黄家庄也叫董家庄,老年人都知道黄家庄最早叫鱼家桥。即将消失的鱼家桥老地名,是老河口瓦城沟村一带鱼姓祖地,鱼祖的老坟堆在鱼家桥。


禹家寨卫星地图



鱼祖碑及译文图
    因为鱼姓是一个古老又非常罕见的姓氏,鱼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35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截至2013年底全国汉族户籍人口中还有"鱼"姓35076人。说鱼姓古老证据很多,追根溯源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著作《山海经》、辅助大禹划定天下九州的夏代良相伯益。鱼姓六种源流中有鱼姓源于嬴姓,出自伯益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复姓省文简化为氏的鱼氏悠久历史。
    禹家寨的鱼公祖碑让我想起的伯益。伯益是东夷族首领少昊之后,女祖为黄帝族颛顼之孙,系嬴姓诸国的受姓始祖。伯益的后裔子孙分衍有十四支,其中的一支后裔因分居于修鱼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南而称修鱼氏。一直到了春秋时期,修鱼氏多省文简化为单姓鱼氏、修氏,世代相传至今。
    伯益最突出的贡献就是佐禹平治水土,这点可见于《史记》之《夏本纪》《秦本纪》等。伯益不仅治水卓有成就,而且在治水过程中还立下了其他功劳。伯益在遭受洪水侵袭的地方,根据当地地势低洼的特点,教给民众种植稻谷,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因此,当禹在平定洪水后,帝舜赏赐伯益以皂游,即一种黑色旗帜,还将自己家族的女子许配给伯益。此后,伯益就在舜的手下担任虞官。《尚书·尧典》,掌管山泽,繁育鸟兽。而伯益的后人,包括费昌、仲衍、造父、处父辈以长于训鸟兽成立于世。
    传说伯益发明了凿井技术。《经典释文》卷二井卦因《世本》云:“化益作井。”《吕氏春秋·勿躬篇》:“伯益作井”。这大概与其佐禹治水有关,毕竟在长期与水土打交道的过程中易发现地下水的秘密。凿井技术的发明有重大的意义,此技术发明之前人们不得不靠近河流定居,忍受河水泛滥的威胁。凿井技术发明后,古代北方广大平原地区逐渐为各氏族充斥,得以开发。
   《山海经》是一部富于神话色彩的中国志怪古籍更是一部最古老的地理书。它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等,史载伯益著作《山海经》将跟随大禹治水时所经历的地理山川、草木鸟兽、奇风异俗、轶闻趣事记录下来,成为素材写成《山海经》的。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其中有4卷为后人增补作品。最初的撰写人很可能是就是夏代的伯益。
    西汉刘歆《山海经表》:“已定《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禹别九州,任上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
    东汉王充《论衡·别通篇》:“禹主行水,益主记异物,海外山表,无所不至,以所记闻作《山海经》”。东汉赵晔《越王无余外传》:“(禹)与益、夔共谋,行到名山大泽,召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虫之类,及八方之民俗、殊国异域、土地里数:使益疏而记之,故名之曰《山海经》”。历代史籍记载证明奇书《山海经》为伯益所著。
    因为伯益也叫伯翳、柏益,又称大费,所以有伯益封地山东费县说和莱芜是“伯益封地,嬴秦始源地”说,伯益因居费地而得氏名,此说有牵强附会之嫌。费县莱芜说与“禹举益于阴方之中”的阴方记载不符。至于伯益封地到底在哪儿至今无稽也尚未最终论定。
    关于在老河口禹家寨首次发现鱼公祖碑,发现为伯益后裔的鱼姓传承聚居地,就说是伯益辅助大禹治水著作《山海经》的伯益封地,听上去有武断唐突之感,之所以在老河口一发现鱼姓祖碑后就敢说是作《山海经》的伯益封地,是在老河口发现记载伯益封地“阴方之中”的排他性确凿证据。
    记载伯益封地的“阴方之中”出于《墨子·尚贤上》原文:“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尚贤所载人物事件地点清晰明白言简意赅,以下就专门细说论定伯益封地的阴方。
    墨子名翟(dí)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生前担任宋国大夫是墨家学派创始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关于《墨子·尚贤上》的“阴方”的解读,百度汉语解释阴方,1.指西方。2.泛指阴山一带少数民族地区。
    《礼记·祭义》“阴阳长短” 清 孙希旦 集解:“月为阴,阴主内,而西方亦阴方也”。唐 卢纶 《腊日观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豹歌》:“ 阴方质子纔三十,译语受词蕃语揖”。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唐人所解均晚于墨子,为一家之言。单独解读阴方为西方勉强还可以理解,若将“阴方之中”连起来解释为“西方之中”就很难说通,确有所指的阴方解释为西方之中就不知所云不知在哪儿了?
    研究历代关于阴方的解释发现存在于理不通和曲解的严重错误。因为首载“阴方”来自文言文的古文献记载,文言古文中的阴方,按照当时的语境和历史背景及记载阴方的整句文字,研究认为“阴方”并非词语成语句子或合指某一地名,阴与方应按照文言文字语境各表其意,分开解读才能准确解读“阴方”本意。
    在古为阴国的老河口境内发现与大禹治水有关的禹家寨鱼家桥“鱼公祖碑”,一下打开了关于辅助大禹治水的伯益研究之门,发现与伯益后裔鱼姓有关的关键线索后,实测洪山咀镇瓦城沟村的禹家寨遗址与古阴国阴都袁冲乡乡杜家庄村阴国古城遗址直线距离仅12公里在方百里之内。以阴国方圆百里之内来理解阴与方的阴方就很好理解了,即符合古人一方水土、方圆百里之方意,也与古代制图计里划方相符。
    综合与大禹有关的禹家寨、与伯益后裔有关鱼姓传承和《墨子·尚贤上》“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记载整句,发现合理准确解读“阴方”的新解。《墨子·尚贤上》“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整句可释为“大禹在古阴国的方百里之中,推举伯益为相,授予相国之职,在良相伯益的辅佐下大禹完成治水大业,并以山水为据划分出天下九州”。
    以与大禹、伯益、阴国有关的禹家寨、鱼姓聚居地、阴方、阴国、黑水河等系列证据为据综合解读“阴方之中”就有了人文历史依据和充分的合理性,也很符合《墨子·尚贤上》关于“禹举益于阴方”的“阴方”字意地点了。同时,“阴国方百里之中”的“阴方之中”也成为论定伯益受封封地和伯益后裔鱼姓袭封传承地在老河口的重大历史传承依据。
    古为阴国的老河口、阴国、阴方、禹家寨、余姓、鱼姓聚居地、鱼祖碑、鱼家桥等鱼姓传承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名证据链完整,为揭开伯益封地之谜提供了确凿无疑的历史地理证据,老河口市洪山嘴镇瓦城沟村鱼家桥有望最终论定为伯益封地

                                                  2019年7月14日 与湖北老河口 卧马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549

主题

4696

帖子

500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05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19-7-17 11: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部落方国的历史证明“阴方”应为部落方国的阴国

本帖最后由 卧马居 于 2019-7-17 12:16 编辑


部落方国的历史证明“阴方”应为部落方国的阴国

    《墨子·尚贤上》“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记载的“阴方”应为部落方国的阴国。阴方”之阴当指阴地、阴国,阴方之方当为方国之方。
    方国、方国部落是指中国夏商之际时的诸侯部落与国家。《周易·既济》篇载,方,国也便是所有的国,甲骨文中称为多方。在甲骨卜辞中,有称为“X 的国,又有不称“X 的国。在商朝有许多小国都称“方”,例如:土方、吕方、苦方、龙方、马方、蜀方、盂方、羌方、周方、鬼方的部落方国,部落方国的历史证明,“阴方”应为部落方国的阴国。

    同在老河口洪山嘴镇瓦城沟村的禹家寨与鱼家桥紧邻左右,与伯益和大禹居住地相符,伯益作为大禹之相,助大禹治水不可能离大禹居住太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16

主题

428

帖子

459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459
QQ

IP属地:广东省

发表于 广东省 2019-10-25 23: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碑文,都是历史见证,希望妥善保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