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湖北广济县(今武穴市)梅川镇(县治所在地),北边建有一座古朴典雅的“会元门”以及“会元街”,这是为纪念本县明朝万历会员舒其志而建造的。舒其志字元清,梅川镇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以末科会试第一,是武穴市(广济县)最早在全国科举考试中夺取的第一名进士。舒其志高中会元87年后,清朝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龙坪镇人金德嘉宠娼之子常洪,而将世子常青禁锢于密室。常洪左右皆大盗,常出没于彭蠡间,剽掠作恶。舒其志访知后,出其不意,夜半下密令拘捕常洪,并面责淮王之过。淮王恍然大悟,乃释放世子常青而杀巨盗常洪。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湖口关榷税宦官李道部署在湖口凤凰石矶设卡,勒索行商。舒其志密令部属以快艇数只,由鄱阳湖驶进湖口,捕擒其为首者。李道持数千金贿赂他,遭到严厉拒绝;九江道为之求解,亦遭其斥责。他坚持将案犯押解九江狱治罪,李道爪牙于是纷纷改装逃遁。舒其志后迁江西布政使,因病归里,卒年82岁。 儒林完人金德嘉 金德嘉,字会公,号豫斋,生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龙坪镇人。少时,父亲早逝,家道日衰,常无米为炊,但好学之志不懈。15岁中秀才,顺治十七年(1660年)应乡试中举人。乃归乡里设馆授业,后任德安(今安陆)府教授,任期9年。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壬戌科应会试名列第一,称会元。后殿试中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掌修国史。者私谥贞孝先生。广济县民间曾流传其为雍正皇帝的老师,称“门生天子”。 金德嘉为文宗法韩愈、欧阳修,诗力追唐代风格。《四库全书存目提要》对他的评论是:“德嘉晚年健户著书时,同郡顾景星、张任熙、刘醇骥往往追摹秦汉,崇尚王、李”。著有《居业斋文集》20卷、《居业斋别集》10卷、《续纂元、明臣言行录》、《礼记解义》、《通鉴讲章》、《居业斋诗抄》20卷等。清《国朝诗人征略》及黄梅、广济县志均收录了他的诗、文。高中会元,明清两朝武穴两会元成为史上“双璧”,2012年龙坪镇文昌街建起了古色古香的会元门楼,并修缮了会元街,以纪念金会元,同时彰显千年古镇厚重的文化底蕴。 刚正廉吏舒其志 舒其志初授行人,两年后升四川参政兼督学,后迁江西按察使。到任月余,贪官污吏闻风辞职。不久,舒其志赴饶州检察,兼署九江。其时,饶州府淮王朱翌具拟立宠娼之子常洪,而将世子常青禁锢于密室。常洪左右皆大盗,常出没于彭蠡间,剽掠作恶。舒其志访知后,出其不意,夜半下密令拘捕常洪,并面责淮王之过。淮王恍然大悟,乃释放世子常青而杀巨盗常洪。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湖口关榷税宦官李道部署在湖口凤凰石矶设卡,勒索行商。舒其志密令部属以快艇数只,由鄱阳湖驶进湖口,捕擒其为首者。李道持数千金贿赂他,遭到严厉拒绝;九江道为之求解,亦遭其斥责。他坚持将案犯押解九江狱治罪,李道爪牙于是纷纷改装逃遁。舒其志后迁江西布政使,因病归里,卒年82岁。 儒林完人金德嘉 金德嘉,字会公,号豫斋,生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龙坪镇人。少时,父亲早逝,家道日衰,常无米为炊,但好学之志不懈。15岁中秀才,顺治十七年(1660年)应乡试中举人。乃归乡里设馆授业,后任德安(今安陆)府教授,任期9年。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壬戌科应会试名列第一,称会元。后殿试中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掌修国史。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赴贵州主持乡试,广开贤路,择优选俊,录取举人20名,开黔中乡举先例。又奉命纂修明史,改翰林院编修。他在翰林院被人称为硕儒,与湖北儒林名士刘子壮、熊伯龙齐名。又分修《大清一统志》及《礼记解义》《通鉴讲章》等。对楚中府县史料考订尤为精细。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金德嘉乃以疾归,实则与徐乾学过从甚密,因为掌院李光地欲借以倾徐乾学,对其提出了弹劾。他还乡后,闲门著述近20年。78岁卒。学者私谥贞孝先生。广济县民间曾流传其为雍正皇帝的老师,称“门生天子”。 金德嘉为文宗法韩愈、欧阳修,诗力追唐代风格。《四库全书存目提要》对他的评论是:“德嘉晚年健户著书时,同郡顾景星、张任熙、刘醇骥往往追摹秦汉,崇尚王、李”。著有《居业斋文集》20卷、《居业斋别集》10卷、《续纂元、明臣言行录》、《礼记解义》、《通鉴讲章》、《居业斋诗抄》20卷等。清《国朝诗人征略》及黄梅、广济县志均收录了他的诗、文。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赴贵州主持乡试,广开贤路,择优选俊,录取举人20名,开黔中乡举先例。又奉命纂修明史,改翰林院编修。他在翰林院被人称为硕儒,与湖北儒林名士刘子壮、熊伯龙齐名。又分修《大清一统志》及《礼记解义》《通鉴讲章》等。对楚中府县史料考订尤为精细。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金德嘉乃以疾归,实则与徐乾学过从甚密,因为掌院李光地欲借以倾徐乾学,对其提出了弹劾。他还乡后,闲门著述近20年。78岁卒。学者私谥贞孝先生。广济县民间曾流传其为雍正皇帝的老师,称“门生天子”。 金德嘉为文宗法韩愈、欧阳修,诗力追唐代风格。《四库全书存目提要》对他的评论是:“德嘉晚年健户著书时,同郡顾景星、张任熙、刘醇骥往往追摹秦汉,崇尚王、李”。著有《居业斋文集》20卷、《居业斋别集》10卷、《续纂元、明臣言行录》、《礼记解义》、《通鉴讲章》、《居业斋诗抄》20卷等。清《国朝诗人征略》及黄梅、广济县志均收录了他的诗、文。高中会元,明清两朝武穴两会元成为史上“双璧”,2012年龙坪镇文昌街建起了古色古香的会元门楼,并修缮了会元街,以纪念金会元,同时彰显千年古镇厚重的文化底蕴。 刚正廉吏舒其志 舒其志初授行人,两年后升四川参政兼督学,后迁江西按察使。到任月余,贪官污吏闻风辞职。不久,舒其志赴饶州检察,兼署九江。其时,饶州府淮王朱翌具拟立宠娼之子常洪,而将世子常青禁锢于密室。常洪左右皆大盗,常出没于彭蠡间,剽掠作恶。舒其志访知后,出其不意,夜半下密令拘捕常洪,并面责淮王之过。淮王恍然大悟,乃释放世子常青而杀巨盗常洪。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湖口关榷税宦官李道部署在湖口凤凰石矶设卡,勒索行商。舒其志密令部属以快艇数只,由鄱阳湖驶进湖口,捕擒其为首者。李道持数千金贿赂他,遭到严厉拒绝;九江道为之求解,亦遭其斥责。他坚持将案犯押解九江狱治罪,李道爪牙于是纷纷改装逃遁。舒其志后迁江西布政使,因病归里,卒年82岁。 儒林完人金德嘉 金德嘉,字会公,号豫斋,生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龙坪镇人。少时,父亲早逝,家道日衰,常无米为炊,但好学之志不懈。15岁中秀才,顺治十七年(1660年)应乡试中举人。乃归乡里设馆授业,后任德安(今安陆)府教授,任期9年。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壬戌科应会试名列第一,称会元。后殿试中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掌修国史。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赴贵州主持乡试,广开贤路,择优选俊,录取举人20名,开黔中乡举先例。又奉命纂修明史,改翰林院编修。他在翰林院被人称为硕儒,与湖北儒林名士刘子壮、熊伯龙齐名。又分修《大清一统志》及《礼记解义》《通鉴讲章》等。对楚中府县史料考订尤为精细。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金德嘉乃以疾归,实则与徐乾学过从甚密,因为掌院李光地欲借以倾徐乾学,对其提出了弹劾。他还乡后,闲门著述近20年。78岁卒。学者私谥贞孝先生。广济县民间曾流传其为雍正皇帝的老师,称“门生天子”。 金德嘉为文宗法韩愈、欧阳修,诗力追唐代风格。《四库全书存目提要》对他的评论是:“德嘉晚年健户著书时,同郡顾景星、张任熙、刘醇骥往往追摹秦汉,崇尚王、李”。著有《居业斋文集》20卷、《居业斋别集》10卷、《续纂元、明臣言行录》、《礼记解义》、《通鉴讲章》、《居业斋诗抄》20卷等。清《国朝诗人征略》及黄梅、广济县志均收录了他的诗、文。 (吴为民) |